论农村小学英语中生活化教学
2016-11-23山东省胶州市马店小学崔元洪
山东省胶州市马店小学 崔元洪
论农村小学英语中生活化教学
山东省胶州市马店小学 崔元洪
对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方法、评价生活化程度不高的现状给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农村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
农村小学英语课程自开设以来就受到了人们重视,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教学要求提出以来,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引起各界学者的关注及注意。本文结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途径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很多学者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对英语教学同生活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并认识到将生活化的情境应用到英语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同时也看到英语教学生活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1.英语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程度不高。
很多农村小学英语教材同城市小学是一致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以课本为主,照本宣科,不能结合农村生活实际来创造教学情境,也不能结合网络、报纸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使得农村小学英语在教学上只是流于形式,教学生活化的程度不高。
2.英语教学方法的生活化程度不高。
农村小学教学设备少,师资力量不足,在英语教学上多以口头教述为主,教师教学水平差,组织能力不足,不能灵活运用情境教学及活动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生活化的程度不高。
3.英语教学评价的生活化程度不高。
当前多数农村小学对英语教学质量的评价还是传统考试,评价的方式单一,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对形成评价进行有效利用,不能对学习思维能力及交流能力进行有效考查。
二、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面对上述问题,要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实现生活化需要从如下方面做起:
1.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投入。
情境教学是教学生活化的一个主要教学方法,此方法对教学设备要求高。近些年政府虽一直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但在一些原因下,很多学校设备设施仍非常落后。要促进英语教学生活化,各地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小学的资金及硬件投入,为农村小学建设多媒体教室,并配备各种影音资源。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吸引高素质的专业英语教师能够在农村扎根,对在职教师加强培训,从软、硬件两方面全面提高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条件。
2.转变英语教学理念。
当前很多农村小学对英语教学重视度都比较差,将英语当成副科,英语课程课时少,同小学生记忆规律不相符合。且学校规模小,英语师资力量不足,没有专业英语教师,有些学校一个英语老师甚至需要承担起学校所有英语课程,使得教师没有更多时间去探讨教学生活化理念,不能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教学实际中。所以,对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在引进更多专业英语人才的同时,更要提高教研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此外,传统教学理念下,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在评价上还是局限于书面试卷这种单一形式,教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缺乏口语及听力等方面的培养,有些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这些内容,上课仅是对单词进行拼写,对语法进行背诵,与学以致用这一英语学习宗旨严重背离,也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英语教材评价机制进行改进完善,采取口试及笔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将平时课堂表现同试卷的成绩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地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改善教学方法及手段。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同农村生活实际联系少,在教材编写上应多添加同农村生活关系紧密的场景(如河流、树林、农场等),或将农村庙会、大集等特色风俗作为场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以往单一的授课方式,多设置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比如在进行水果介绍时,可以先对水果进行实物展示,随后对超市水果买卖的场景进行模拟,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单词记忆深刻,同时还对英语对话进行了拓展,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手段上应将视听说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语音室等教学设备,多使用图片、实物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布置生活化的英语作业,让学生多模拟生活中的对话场景,让学生课下能针对性地进行英语对话练习,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让英语教学的方法及手段更为生活化。
总之,生活为教育的基础及目的,当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理念落后,师资力量不足,英语教学生活化程度不高。要促进农村小学英语生活化必须克服这些困难,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投入,转变英语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及手段,将英语学习场景转移到生活实践中,实现英语教学生活化,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及质量。
[1]李娜、王玉秋.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中的困境及解决路径探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5(10):26-28
[2]耿慧真.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路径探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1):76-77
[3]高俊杰、史梦娇.保定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对策研究[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5(27):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