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教学实践
2016-03-02新疆石河子第一小学
新疆石河子第一小学 刘 波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教学实践
新疆石河子第一小学 刘 波
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在学校大力开展“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背景下,在对比、研究了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修订内容后,对课外阅读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思考,并进行了实践。
课程标准课外阅读教学实践
崔峦老师指出,阅读教学能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提高儿童的生活的幸福感,能提高儿童的思想精神。修订后课标对课外阅读量的要求:小学最低145万字。其中,低年级5万字,中年级40万字,高年级100万字。我认为:应该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重视课外阅读,这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该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结合学校常年来开展的一系列读书活动,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针对学生年龄段特点,积极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学生年龄、性别、性格等方面有差异,他们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为了满足不同学段的学生需要,我给所带的六年级学生推荐了适合的课外阅读书籍,《水浒传》《明朝那些事》《三国演义》《论语》等,还有适合学生阅读的《意林》《箴言》《读者》等杂志,在班里我组织开展了读书社团活动,利用每周三节的班级读书课组织各种读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热爱读书。一个喜欢读书的教师,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还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熏陶感染学生。我总会挤时间和学生一起在教室里谈论他们最喜爱的《藏地密码》全套,谈谈读《明朝那些事》的感想,说说被《阿狸,梦之城堡》深深打动的章节,努力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领路人。
三、积极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热情
良好的氛围是行动的催化剂。孩子们在校园里处处都沉浸在读书氛围中:在班级中,创办图书角、学习园地、读书乐园等,这些带着书香气息的氛围再次点燃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四、重视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1.固定读书时间。为了确保学生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我帮助学生制订了合理的课外阅读时间表。把每天中午到学校后的时间定为课外阅读时间,虽然只20多分钟,但是学生们读得津津有味。读书的内容结合实际而定,每次学生读书时我都会和学生在一起,共享阅读的快乐。
2.教给读书方法。由于我指导的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所以,在读书方式上我要求学生默读,学生在阅读时告诉学生要边读边想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内容,文中哪些部分让自己感兴趣,读书中获取了哪些知识。
3.制作读书卡。为了保证学生读书的效果,我教会学生制作读书卡。读书卡上不仅有文字,也有图文并茂。指导学生在读书卡上摘抄优美的词句、片段,写读书体会。
4.读书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读书的最佳状态是手、口、眼、脑的有效结合,只有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指导学生阅读时眼睛仔细看,口里出声念,大脑反复想,手里不停记。这种读书方法帮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五、开展读书活动,强化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1.亲子共读一本书。在课外阅读指导活动中,我们尝试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活动时间定在周末和暑假。教师事先与家长沟通,推荐阅读书目,指导亲子阅读的方法,提出阅读要求,家长的参与增强了学生阅读的热情。家长对课外阅读形成了新的理解,亲子阅读被更多家长接受和重视,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
2.师生共读一本书。为了准确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还尝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在规定的时间里,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阅读内容,师生相互交流读书收获,共享读书乐趣。
3.全班学生共读一本书。这项活动最受学生欢迎,在每周四的班级读书交流会上,学生们就同一本书畅谈自己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感受,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爱读书的习惯逐步养成。经过我多方位的指导和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教室里时刻能看到学生读书的身影,课间也时常听到学生在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学生的书包里也多了一两本课外书,阅读经典已经成为学生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在2011版学科《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课外阅读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但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我努力实践: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依然存在重课内轻课外的现象。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外阅读的实践中。
(2)读书氛围的营造要进一步注重实效,不能过多注重形式,要真正让学生在读书氛围中养成读书的习惯。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外阅读课程资源,不断为学生建构更加良好课外阅读环境,要进一步探讨。
(3)在课外阅读指导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需要。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这依然是我不断探究的主题。
(4)自身的理论水平还达不到一定的高度,限制了推进课外阅读研究开展的深度和广度。
(5)对学生阅读效果的检测和评价如何操作,也是我不断探究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各种困惑,我将树立大的课外阅读观,不断地探究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正确地处理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关系,合理安排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扎实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真正取得实效,让每个学生与阅读同行,享受快乐的阅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