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论文论据分析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2016-03-02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高级中学

学苑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论据论点议论文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高级中学 徐 雯

议论文论据分析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高级中学 徐 雯

议论文写作常常面临着事倍功半的问题。学生常常会出现分析不足,说理不到位的情况。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锻炼学生在议论文论据分析中具备的五种能力,来提高议论的质量。

议论文写作论据分析能力

高中三年的写作教学中,几乎一半以上的时间是用于议论文写作训练。然而对于大部分的同学而言,议论文虽然常写常练,但是收效甚微。分析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议论文立意的准确独特,注重文章的内容结构,而忽视了论据材料的分析,学生也认为只要积累了几个论据素材,在写作时随意填入就好。殊不知,抛开论据一味去分析议论文的立意结构或论证方式,就像抛弃了食材去讲解满汉全席的做法一般,空洞而无效。

纵观学生的文章,我们不难发现,在论据的使用时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论据的积累不够,内容老套陈旧。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使用固定的几个论据,不断地自我克隆自我重复,逐渐丧失了写作的兴趣。

另一方面,在论据的使用时,不会概括,只会陈述事实。将素材内容写得生动详细,而分析论理只是一笔带过。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诸如不会使用修辞,句式无特色,运用不灵活,缺乏感情等其他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写作训练中强化学生以下几种能力,以提高议论文的质量。

一、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是用三四个论据走天下。但凡写刻苦就是马克思在图书馆座位下磨出了一个坑;写意志坚定就是张海迪克服病痛,自学成才;写民族大义就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论据陈旧缺乏新意,新颖性和典型性更是无从说起。

其实,论据的积累并非要刻意为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习的很多内容都可以转化成为议论文中的素材。就如《史记》学习过程中,魏公子的“仁而下士”、淮阴侯的“俯出胯下”,淳于髡的“滑稽多辩”等都可以转化为议论文中的论据。而且无论是课文还是练习,一般都会讲解得非常仔细,所以学生对这些素材的了解比较深入,不容易出现因对论据一知半解而无话可说的现象。因此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提醒学生从已学已练的文本中积累论据,做到学以致用。

二、概括能力

在高中以前的作文训练,大多侧重记叙文。所以当学生们开始接触议论文时,一时间无法改变原有的写作方式,习惯性地将论据写得详细丰富,而议论则薄弱无力。其实在议论文写作中,论据不需要写得有声有色,不需要首尾俱全,反而应该有意识地去故事化,将其与论点相关的内容突出,弱化其他细节便可以。

例如一学生在他的习作《懂得坚守》中这样写论据: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词拒绝敌人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前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更加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吾别无所求。’临行前,监斩官凑近了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以免于一死,还依旧可以做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于是面向南方慷慨就义,给世人留下一首震人心弦的《正气歌》。”

这个论据故事生动,但是缺乏严谨性,自然说理的力量就被削弱了。其实对论据的概括非常简单,一方面交代清楚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果,另一方面针对自己的论点突出议论便可以。

如上文的论据可以这样修改: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三年,不因囹圄生活的艰辛退缩,不为敌人的高官厚禄所诱,坚守内心对南宋的忠诚,毅然赴死。身虽陨灭,但那首震撼人心的《正气歌》却永世长存。”

这样不仅论据内容简练,同时也突出了论点“坚守”,使说理清晰有力。

三、表达见解的能力

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出现论点和论据相互脱离的问题,就是常说的“水油分离”。而如何使论点论据相互融合,论据能够真正有效地为论点服务,这便需要锻炼学生们表达见解的能力。

例如一学生在他的作文《细节决定成败》中这样写道:

“1907年,美国兴建魁北克大桥。设计者库帕认为自己的方案是“最佳”“最省”的,并忘乎所以的把大桥的长度从原来的500米延伸到600米,以争取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长桥。桥的建设速度很快,施工组织也完善,当人们思考如何为大桥剪彩的时候,忽然大桥坍塌了。一万九千吨钢材和86名工人全都掉入水中,只有11人生还。事后查明原因,是库帕在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对大桥重量的精准计算,忽略了小数点后的一位数字。而这一细微之处的差错,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可见细节有如此重大的影响力。”

这位学生对论据的分析非常简单,先叙述事实,再加上观点。这种文章的说服力非常弱,因为只是叙述论据,没有结合文章主题针对论据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论据只是一个脱离了论点的故事,没有为论点服务。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掌握几种常见的论据分析法之外,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表达自我见解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叙述事实是为了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如果上面这位学生,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具备这样的能力,那么他的文章可能是这样的:

“这一位被忽略的数字,对于库帕而言,是声名鹊起或者颜面扫地。对魁北克大桥而言,是世界第一或者是一片废墟,而对于那些建筑工人而言,它意味着生存或者是死亡。如果没有这一个小小的疏忽,如果库帕重视细节的意义,这一切都会是美好的结局,而不会在数百年以后,还是让人唏嘘不已。”

陆机曾说:“论精微而朗畅。”意思就是议论文要做到说理透彻。如果在分析论据的时候,学生能够结合中心论点,就论据内容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那么论点论据水油分离的问题自然会解决。

四、灵活分析的能力

当学生拥有了概括能力和表达见解的能力的时候,便可以训练学生灵活分析的能力。所谓灵活分析,就是对用一个论据,通过不同的表述和分析,展现出不一样的观点立场,从而为不同的文章服务。高中学生的课业压力大,无法做到积累大量的素材,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一材多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例如青年无臂钢琴师刘伟,能够用双脚弹奏出相当于手弹钢琴专业7级水平的钢琴曲《梦中的婚礼》,而从对钢琴一无所知到专业7级,他只花了一年时间,这让无数人惊叹。为了做到这些,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弹琴时,小则动肩,大则晃腰。夏日蚊虫叮咬,痛痒难耐;冬日滴水成冰,严寒刺骨。面对困难他坚持不懈,最终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一展才华,成为人人皆知的励志偶像。

论证一:成功从不是轻而易举的。

青年无臂钢琴师刘伟,他是中国达人秀第一届冠军,是家喻户晓的励志偶像。谁会想到他那用脚弹奏的一个个音符,渗透了无数的血汗。失去双臂用双脚弹奏钢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而坚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才让成功的光环落在了他的头上。成功,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得的。

论证二:不幸,是磨砺人生的硎石。

人才的成长,往往会有一段坎坷的经历。真正的强者能够直面人生的苦难,艰难求索,成就一番事业。就如青年钢琴师刘伟,面对自己身体的残疾,没有气馁放弃,反而愈发自强不息。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就用双脚弹出相当于手弹钢琴专业7级水平的钢琴曲,更一举成为达人秀冠军。对于他而言,不幸不仅不是阻碍他人生的绊脚石,却是磨砺他意志的硎石。正是敢于面对不幸和苦难,才让他的人生站上了另一个高度。

可见,同一个故事,通过不同的描述和分析,就能论证不同的观点。如果学生能够拥有灵活分析的能力,那么就可以在已掌握的有限的论据中变化出无限的可能。

五、思辨能力

掌握了以上的能力,学生们或许能够进行很好的论据分析,而要让议论文有深度,有内涵,那就要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

所谓思辨,就是思考和辨析。要求学生要有一分为二的辨析能力,还能分析出看似对立的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种比较深层次的能力要求。

以上的各种能力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学生懂得如何学以致用的概括素材,才能懂得表达见解,只有获得了结合论据表达见解能力,才能做到对同一论据灵活分析。而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训练,这需要教师不懈的努力。

在议论文写作中,各种论证方法,结构思路都是写作的“术”。而在这些“术”的背后,学生的能力才是真正的道。议论文教学不应该只是注重方法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只有将各种能力训练到位,写出的议论文才是言之有物的,而议论文教学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猜你喜欢

论据论点议论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简谈“议论文”写作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应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