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阳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2016-03-02隋玉华

现代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阳光活动学校

■隋玉华 徐 艳



小学“阳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隋玉华 徐 艳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取向开始超越单纯的教育体制改革,开始关注课程与教学层面的革新,致力于把教育改革的理念落实到课程与教学、课堂与师生活动的微观层面,在学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中体验发展、寻求超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青岛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第二章关于青岛教育事业发展主要任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论述中指出:要“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课程体系。建立理念先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适应性强的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重视地方课程建设,鼓励学校开发有特色的学校课程”。由此可以看出,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具有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一、基于人的全面发展与学校现状的思考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2011年,李沧区启动了“多彩教育”,对多彩教育的内涵和发展愿景做了科学的界定和具体的描述。这也引发我们重新思考我校的教育发展方向。青岛虎山路小学是山东省首所太阳能小学,学校的太阳能系统自动发电、供热,为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能量。以此为启示:我们的教育也要像阳光一样“多彩、公平、悦纳、向上”。太阳照耀世间万物,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偏私,我们的教育也应公平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关注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家长的成功。因此,学校提出“让生命在阳光下绽放”的教育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尊重学生的需求,给予适合的教育。

“阳光教育”,指通过创建尊重关爱、和谐快乐的育人氛围和优质的教育活动,让儿童在阳光向上、宽容友善、充满爱心的氛围中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乐观向上、诚信互助、活泼健康的阳光儿童。它的宗旨是:为学校优质发展营造阳光环境;为儿童健康发展铺设阳光大道;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阳光舞台;为家长科学家教开辟阳光通道。

基于以上对“阳光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我们重新梳理和架构了我校“阳光教育”课程体系,并进行实践研究。我校“阳光课程”的整体架构分为四个层面:“德润人和”的阳光校园文化(楼间文化、楼层文化、班级文化);“乐教善思”的阳光教师课程(学习课程、实践课程、研思课程);“智慧张扬”的阳光学子课程(基础类课程——国家课程、拓展类课程——语文双主题课程、活动类课程——德育课程、自选类课程——社团);“和谐进取”的阳光家长课程(校园课程、班级课程、实践课程)。四个层面相互依托,互相支持,既面向全体又针对个体。我们希望通过这样多元、开放、自主的课程,给每一个孩子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和自由成长的空间,为他们提供引领、促进其发展的学习媒介和知识路径,从而实现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真正体现小学教育的价值。

二、基于学生发展的“阳光教育”课程构建

我校“阳光教育”的课程设置坚持科学化、人性化、全面化,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设置多门课程,特别强调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阳光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以培养全面发展、乐观向上、诚信互助、活泼健康的阳光儿童为落脚点,具体方法如下:

(一)打造“德润人和”的阳光校园文化

为打造虎山特色的阳光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阳光教育氛围,实现“尊重生命关注成长——让每位虎山人阳光般灿烂”的理想,学校积极打造阳光校园课程,培植阳光校园文化。

1.楼间文化课程——楼楼有主题

学校教学楼共有四层:一楼修建了德育长廊,一个个经典的德育小故事渗透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二楼是科技长廊,浩瀚的星空图和海洋世界把学生带进了神秘的科学世界。三楼是文学长廊,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的文学故事,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做了清晰的梳理,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漫步其中,能感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四楼是艺术长廊,这里汇集了中外知名音乐家、书画家的介绍和作品介绍。学生可以把这里作为一个资料库,随时学习教材中提到的名家和优秀作品的相关知识。

2.楼层文化课程——层层有特色

每层楼不但特色鲜明、主题明确,而且都有特色的处室。一楼有市级“宋道晔名师工作室”,这里常常举行各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是语文名师的“孵化室”。二楼有“创客小虎队”特色工作室和“秦和民科技”工作室,是学生动手实践、验证自己设想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学会了质疑、探索、研究和实验。三楼有开放式的阅览室,藏书近万本,是学生课余时间最喜欢去的地方。四楼有一个露天的开心农场,采用土培和水培两种方式,由各班认领,种植了几十种蔬菜和水果。春种秋实,每次的收获都会用于少先队开展的爱心义卖活动。

3.班级文化课程——班班有特点

要书写学校的大文章,必须先做好班级的小文章。基于这样的共识,我们决定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展开工作的切入点。每个班要张贴班级格言、班级公约,开辟班级图书角。除此之外,每班设置特色展示栏。展示栏由各班自己设计版面和布局,主要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热点时事新闻、学生家庭出游的游记、少先队活动感言、学生自己设计的活动方案等。采用学生自主推荐、班委会审核的方式挑选展出作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展出形式。经过师生的努力,班级展示栏成了学生文化生活交流的热土,也成了特色班级建设的一张张名片。它熏陶、感染着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形成必然的向心力和内聚力,从而形成群体活力。每学期,学校举行班级文化特色的班队观摩活动。“吾爱吾班”金点子征集、“吾爱吾班”班级文化展评等活动,从物质、行为、制度、精神四个层面展示了师生对“阳光教育”的理解、追求与践行。

学校精选了悦耳的音乐钟,建立了启迪心智的宣传栏、校园导语、提示语、楼梯上的小脚丫……整齐的队伍、朗朗的书声、自信的微笑、轻声的问候……从点点滴滴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也展示出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心灵和自觉行为。

(二)建设“乐教善思”的教师团队

“阳光教育”课程的构建要求“阳光教师”不断地成长。“阳光教师”队伍建设是关注教育实施者的研究,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对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克服职业倦怠有重要意义。学校在实施“阳光教师”团队建设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教师文化活动和多元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为教师专业成长奠基。

1.以学习引领教师教学思想的提升

(1)抓教师读书工程,促教师素养发展。学校把读书活动跟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教师把读书活动跟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书本中学习,在工作中应用,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学校有效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如组织开展“读书论坛”、“读书笔记展示”、“读书沙龙”等。每学期,学校集中组织一次读书交流反馈活动。“教、训、学、研”结合,营造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开展“合作、交流、互助、分享”读书活动,推动读书工程不断走向深入。

(2)网络研修、学科培训特色各具。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网络研修,一方面通过线上学习、研讨,学习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线下实践,将理论落实于课堂,将理念扎根于平日教学。网络研修使老师们不出家门便能开阔视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网络研修的同时,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老师参加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学科培训,在培训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

2.以课堂实践研究圆融教师教学技艺

课堂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重要场所。真正的名师是在学校里、课堂上摔打出来的。学校把课堂实践研究的突破口放在了更有活力的青年教师身上,引领青年教师将自身发展与学校发展结合起来,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在推动青年教师成长的同时促进学校发展。

(1)建立个性研修团队,涵盖各个学科,实现教师的捆绑式发展。

(2)实施名师——骨干教师——新教师梯队式培养模式,促进不同层面教师的个性发展。我校有市、区级学科名师工作室四个(市级语文工作室、区级语文工作室、数学工作室、科学工作室),特色工作室两个(创客小虎队、扇画苑)。以工作室为基地,带动团队,充分发挥名师在课题实施、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借助研发中心牵手发展校这一契机,为23位骨干教师拜师(每科教研员带领2—3位徒弟),使这些骨干教师获得快速发展。学校层面实施青蓝工程,对新教师进行入职后的常规培训。

(3)课题引领、三校联动、八校联合。三校联动,针对基础教研,解决教材教法问题。八校联合,针对教学的热点、重点问题,关注改革和创新,我们共享专家资源,破解共性问题,使得我们的教学研究厚实而有高度。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阳光科普课程构建与实施》获青岛市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小学语文双主题课程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获青岛市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

3.以读书活动熔炼教师自我反思

因为有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碰撞,教师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多名教师的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并在各级论文比赛中获奖。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被评为李沧区“国培(2013)——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先进单位,承办了“阅读悦心”李沧区全民阅读启动仪式并获最佳组织奖。

4.“阳光心理辅导”成就阳光教师

通过开展“阳光教师心理辅导”活动,老师们经常浸润在正面能量之中,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围绕“阳光教师成长进行时”,从“个人成长、人际互动、高效率学习指导、家庭教育指导”四个专题开展专项辅导。具体做到:心理培训常规化——一天一个心理小故事,一周一次音乐疗法,一月一次沙盘体验……帮助教师科学管理情绪,有效缓解压力,激发成长动力;学校活动经常化——全校教师参与的野外拓展活动,中老年团队的太极训练,青年教师的“萤火虫公益社团”组织……学校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需求开展不同的活动,凝聚了团队力量,丰富了教师们的业余生活。

学校一系列的活动开展,使教师心态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面对生活,有阳光般健康的心态与体魄;面对教研,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孩子,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发展,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

(三)培养“智慧张扬”的阳光学子

1.乐学共生的阳光课堂,带动学生优质高效地学习

在“阳光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学校阳光课堂的打造着力营造温暖愉悦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学生乐学的、和谐的、共生的“阳光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三项转变,即学生生存状态的转变、教师行走方式的转变、课堂活动样态的转变。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主题式教研为主要特色,基于问题、夯实问题、合作共赢。以“一课三研”为基本教研形式,以不同形式的研究课、展示课、汇报课为载体,历练教师的执教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我校各学科积极展开“阳光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例:

“低年级双重点语文课程”——听说起步,阅读识字。以识字、阅读为双重点。将课堂调整为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三大板块。从听说故事入手,继而读故事,认生字,能有效地解决“学汉字”和“学语言”这一对矛盾。“听说起步,阅读识字”模式将听故事和说故事的语言活动作为识字的基础条件,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不受识字少的影响,通过听和说的活动,使自己的口头语言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得到充分发展。它和传统的低年级语文阅读识字教学的区别在于: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听和说为主要教学途径,来引导学生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它不仅仅看识字数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指标,就是看是否有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充分发展。

“中高年级双重点语文课程”——以单元为整体,强化阅读和表达两个训练重点。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教学活动、丰富的课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虑的单元整体备课教学模式。“双主题”,就是根据教材单元内容的特点,将学习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种类型,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为两类主题。该研究通过对教科书中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训练点的梳理,制订了较为具体的目标内容,并根据目标需要构建不同的课型,从而解决了教学中目标不明确、课型单一等问题。这种课程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授课方式,以单元包为整体,构建了浏览课、精读课、拓展阅读课、习作指导课、习作讲评课等基本课型。五种课型呈螺旋上升式,逐步展开教学的全过程。利用长、短课时不一的课型实施单元目标,同时在全校晨诵、午秀,经典诵读与写字训练并重,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研究开展以来,每个年级都建立了自己的单元包,实验教师的上课也以新的模式进行,包括精读课、拓展课、影视课、经典诵读课、综合课等多种课型。这种授课模式,节约了大量的讲课文、分析时间,使学生的海量阅读成为可能。并且初步形成了学校的补充教材,包括《美文阅读》和《经典诵读》。其中,《经典诵读》是为了扩大学生积累,《美文阅读》是为了增加学生实践。每单元只夯实不超过四个技能训练目标,课堂上讲方法,《美文阅读》让学生来具体实践,掌握技能,同时也起到了桥梁作用。后面附有推荐阅读书目,使学生能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在阳光课堂课程推进过程中,我们有两个策略:第一,自上而下,从学校层面出发,完成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统整课程设计与实施。第二,自下而上,以教研组为点,年级组为线,学科团队为面,激活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团队的创造力,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参与到学校课程的探索和创新中去。实践证明,我们的阳光课堂课程为学校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也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开辟了一条最佳路径。

2.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鼓舞学生快乐自主地实践

“阳光教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它不但让德育有了时间上的保证,也让德育有了更好的文本与实践层面的支持。同时,还让德育的实施步入到了一个科学有效的轨道上。依据学校课程体系,我们将德育目标进行了课程化设计,以主题活动为引领,以实践活动为方式进行。德育活动课程分节庆、仪式、基地、主题课程四个板块,秉承引领、参与、实践、体验的德育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自我、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成长自我。

(1)依托传统文化,实施“节庆课程”。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有效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将一年中的节日进行了分类:有季节性的,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有历史性的,如“五一”“六一”、国庆等;有文化性的,如端午节、清明节、教师节等。本着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宗旨,我们尝试将节庆活动儿童化。每年春节,我校都会开展“记录幸福瞬间”活动,鼓励学生与父母用相机记录下过年时的欢乐祥和场面并记录下自己的点滴体会,感受和谐温馨的家风。每年国庆节,学校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开展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引导学生以现代化的表达方式传承优秀文化,表达热爱祖国的情感。清明节,组织全体同学远足到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端午节的“画把小扇寄深情”活动,妇女节的“护蛋行动”,教师节的“我为老师画张像”系列感恩体验课程……这些主题鲜明的活动课程,把爱国情、亲情、友情、师生情牢牢地印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2)依托各种典礼,实施“仪式课程”。我们把毕业典礼改在浪漫的夜晚,除了学生,我们还邀请所有毕业生家长参加。毕业诗朗诵拉开典礼的序幕,接下来以“那些年”为题串起了散落在六年里的一个个精彩瞬间,家长和孩子的深情表达体现着他们对学校的感恩与眷恋,告别演出诠释着孩子们成长的含义,最后是老师殷殷嘱托并给每个孩子赠送了特殊的礼物——书籍,寓意为“以书为伴,行者无疆”。泣不成声的孩子,泪流满面的老师和家长,依依不舍的场面,师生用真诚诠释了“开始”和“结束”的涵义,毕业典礼也成了学生最难忘的一门课程。

(3)依托校园节日,实施“节日课程”。节日课程包括习惯、读书、艺术、体育、科技、感恩六个主题。以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的形式加以落实。每年10月份是我校的科技节,从开幕到闭幕历时一个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科技节设计了航模比赛、建模竞赛、四驱车撞标赛、天文科普知识竞赛、头脑奥林匹克竞赛、科学小论文比赛等活动。这样的活动,使一部分爱好科技的孩子脱颖而出,也为以后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选拔出种子选手。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创造力日益彰显。受南方雪灾的启发,学生发明了“多功能太阳能电风扇”,借助太阳能这种新能源制作发明了小电器,为灾区的伙伴雪中送炭。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影像地带》栏目对其进行了专门报道,并邀请我校同学参加了“我是地球小卫士”全国活动。我校的“蓝色创想”科技团队参加了全国青少年创意大赛,现场动手制作动力小车、太阳能小车,一举夺得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学校赢得价值15万元的太阳能电站。在科技辅导员的带领下,学生自己动手拼装在学校并网发电。随后,同学们自主研制的“太阳能电站示教板”诞生了。此项发明一举夺得全国劳技大赛一等奖。在科技节竞赛活动的推动下,我校长期开设“头脑奥赛即兴题”课程。近年来,先后三次代表青岛参加全国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世界头脑奥赛选拔赛,分别取得一、二等奖。在今年的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我们的团队充分发挥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几年来,学校先后有2000余人次参加过区级以上科技大赛并获奖。

(4)依托评价方式,实施“阳光小虎在成长”课程。学校定期开展礼仪教育、阳光评价、“阳光男孩女孩”评选、星级班级评选等活动,引导学生规范言行,及时评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我们改变了单纯的说教,每周抽出两天大课间前三分钟,由班主任设计互动游戏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包括站的礼仪、坐的礼仪、着装礼仪、问候礼仪、待客礼仪、男女生交往礼仪等。引导学生从微笑开始,以阳光的心态感染同学,以阳光的行为与同学交往,以阳光少年的标准为自己树立目标。

(四)引领“和谐进取”的阳光家长

家校合作是目前国际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最终受益者是学生。本着“开放办学”的理念,学校成立由家长、学生、教师、社区、共建单位人员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广泛听取各界的意见与建议。为了使“阳光教育”课程的理念落地生根于每个家庭,我校在阳光家长课程上做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索。

1.校园课程——开展“家委会驻校”活动,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

让家长参与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把对学校的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把对教师的评价结果纳入年度考核,与评优选先等挂钩。

2.班级课程——定期召开“班级家长论坛”

学校通过微信平台、企业号平台开展家长论坛活动,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情况,并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法进行指导。“家长论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双向互动。同时,坚持教师访百家活动,让家访真正成为沟通家校联系的纽带。

3.实践课程——邀请家长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家长自发成立了志愿服务团队,跟随学校“萤火虫公益社团”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家长协同学生共同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安排活动日程、做好后勤保障等工作。

三、硕果累累,“阳光教育”课程绽放光彩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学校已成为一所办学质量优良、办学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现代化学校”、“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青岛市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承办了青岛市教育教学现场会、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青岛市小学科学“绿色生态”主题教学及科学实践活动展示研讨会等活动。近几年,学校“阳光教育”课程的实施逐步向更深层次发展,学校办学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也成就了师生的成长与发展。

目前,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师团队。老师们拥有阳光的心态,工作热情被焕发起来,也享受到了职业幸福感。在各级各类现场会上,有多位教师执教省、市级公开课。有多位教师参加市优质课比赛,分获一、二等奖。有了阳光教师爱的浸润,我校学生也变得心态积极、勤学善思、乐观向上。在青岛市第六届中小学生科技节活动中有十余人获一等奖。2015年李沧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五项竞赛获得团体第一名,两项团体竞赛获得第二名,同时有27人次获一等奖,34人次获二等奖,42人次获三等奖,并有三人获李沧区科学小院士称号。每年我们组织一次艺术节活动,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2015年12月组织了“多彩童年,梦想起航”李沧区第十七届艺术节专场暨虎山路小学家长开放活动汇报演出,近500多名学生参加了器乐、合唱、舞蹈、校园剧、经典诵读等演出,内容丰富多彩,展示了学校近年来“阳光教育”课程的成果。

另外,家校良好的互动也呈良性循环的趋势。拥有阳光心态的家长,更加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更加配合学校的工作,也更加善于学习科学的育人经验。目前,家长志愿团已经成为我校各项活动的有力的保障团和智囊团,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提升。

四、反躬内省,“阳光教育”课程还需不断完善

青岛虎山路小学“阳光教育”课程的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效。在课程构建和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是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出发,进行大胆而稳妥的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远远超越于科学知识、学习能力,更指向于意志、审美、情感、价值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阳光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完整的人,让学生以阳光的心态追求完整的生活、完整人生。为此,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并为之不断探寻!

青岛虎山路小学,山东青岛 266121)

(责任编辑:徐素花)

猜你喜欢

阳光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走,出发!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走在阳光路上
学校推介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