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美以养正”办学理念的小学“五美”课程构建

2016-03-02徐金青李香菊

现代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养正课程体系育人

■徐金青 李香菊



基于“美以养正”办学理念的小学“五美”课程构建

■徐金青 李香菊

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滨城区第六中学小学部。学校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一直思考在儿童成长的小学阶段,最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和影响,才能使其始终保留儿童的天性,拥有终生成长的动力与能力?经过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学校以“一切为了生命的成长与丰盈”为旨归,确立了“美以养正”的办学理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五美”课程体系,带动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

一、“五美”课程体系的构建缘于学校对育人目标的追求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不能融入办学理念的课程是“水上浮萍”、“墙上芦苇”,难以真正发挥引领和促进育人的作用。建构符合学校办学理念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必然。

清怡小学在建校之初就确定了文化立校的发展思路,“美以养正”办学理念的确立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与整合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存在着深深的困惑。最突出的一点是:如何更好地将课程建设与学校的育人目标有效地整合?

基于这个思考,我们重新梳理了学校的育人目标。我们要做的就是为每一位学生,即未来小康社会的公民,迈向幸福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到底需要怎样的基础呢?我们认为,一是有责任担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能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与人和谐相处,合作共赢;二是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未来社会,掌握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三是有健康的身心,拥有健康的兴趣爱好,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四是对世界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探索和追求,在众多课程中拥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领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及环境意识。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的育人目标就定位为培养具有“赤子之心”、“智者之识”、“强健之身”、“君子之行”的美少年。为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学校进行了“五美”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二、“五美”课程体系的内涵与内容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清怡小学确立的“美以养正”的办学理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养正”,语出《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其指“养天地正气”,意思是说,在儿童后天的知识系统与品行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懵懂时期,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培养其纯正、崇高的德行。“正”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美以养正”中的“美”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教育的途径和手段。养正教育中获取“正”的主要渠道就是营造“美”的价值体系,把一个个的“美”作为规范,作为标准,引领儿童,影响儿童,使其在“美”的规范和“美”的引领中,怡养“正”能量,成为具有“赤子之心”、“智者之识”、“强健之身”、“君子之行”的美少年。“赤子之心”是指孩子与生俱来的对世界充满好奇、不断探索纯真向善的一种朴素情怀,是走向成功的人生底色。“强健之身”是指有强健的体魄、阳光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智者之识”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拥有智慧、眼界和宽广的胸怀。“君子之行”是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品行。

在育人目标的指引下,学校初步形成了“五美”课程的结构与内容体系,分类构建了“人文之美课程”、“科学之美课程”、“艺术之美课程”、“生命之美课程”、“行为之美课程”。“五美养正”课程体系涵盖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融合学校的学科教学、社团活动、文化熏陶、环境影响等多种元素;从层次上,每类课程又分别针对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和面向特殊需要的学生潜能发展,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每类课程相互融合与互相独立,指向儿童的“赤子之心、强健之身、智者之识、君子之行”的培养。

三、“五美”课程体系的实施让育人目标真正落地

学校积极抓好“五美”课程管理,多方整合推进,在实施中不断调整,使其日臻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艺术之美”课程涵养学生“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是指孩子与生俱来的对世界充满好奇、不断探索纯真向善的一种朴素情怀,是走向成功的人生底色。而艺术能给人的心灵带来真、善、美的最高享受和潜移默化的引领。因此,“艺术之美”课程成为培养学生赤子之心的主要课程载体。此类课程以国家课程音乐、美术、综合实践为基础型课程,以陶笛、纸艺等为拓展课程,全力培养情趣高雅、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学生。

基于此,学校进行了艺术课程建设体系化的有效探索。一方面,学校建设了专用音乐、舞蹈、美术教室,配备了多种中西乐器,艺术教师全部实现了专业化,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在相关学科中的渗透与整合研究。另一方面,深入进行艺术教育课程校本化的实践,研发、开设了六项艺术教育必修课程,包括纸艺课程、书法课程、腰鼓课程、陶笛课程、口风琴课程、动漫设计课程,还开设了彩工坊、民乐队、风雅陶笛等23项艺术教育选修课程。课本剧、创意空间、剪纸等社团活动也充实着孩子们的艺术生活。学校自建校以来就一直坚持“乐器进课堂”,二至六年级学生人人都会吹奏陶笛,一年级做到了口琴进课堂。学校每学年都举办校园艺术节等,各级部也开展合唱、演讲等比赛。

(二)“生命之美”课程练就学生“强健之身”

生命之美课程以国家课程体育、综合实践,地方课程安全教育为基础型课程,以足球、少儿健美操、花样跳绳、篮球、数字油画等为拓展课程,全力培养具有强健之身,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寻生命意义的学生。

足球课程是学校一道绚丽的风景。清怡小学以足球课程为主打品牌,整体规划体育社团活动。学校分段设标,建立梯次推进的足球课程。从一年级开始每周每班开设一节足球课,教师按照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分段设计育人目标,低段侧重培养兴趣与习惯,中段侧重培养技能与方法,高段侧重培养团队精神与个性特长。围绕不同年级段的培养目标,自主研发了校本教材《清怡快乐足球》。学校每年都举办校园足球节,组织班级联赛、年级联赛、年级挑战赛,开展“校园足球榜·榜上有名”等特色活动,还积极参加并主动承办各级足球比赛,充分锤炼了队伍,形成了“人人爱足球,班班有球队,年年踢联赛”的浓厚氛围。

学校被评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获“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称号。

新生命教育课程也是清怡小学“生命之美”课程的一朵奇葩。李红梅老师是学校新生命教育的“掌门人”。她经过近一年的执着探索,相继研发了《青苔之歌》、《树叶的重生》、《杨柳青青春意浓》等新生命课程。2015年,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五届研讨会在成都举办,李红梅撰写的新生命教育叙事获得特等奖,“新生命教育课程”荣获2015年度“新教育十大卓越课程”。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老师称赞道:“红梅老师是被新教育唤醒的生命,是本次年会中最具生命力的教师。”

(三)“科学之美”、“人文之美”课程培养学生“智者之识”

清怡小学构建的“人文之美”和“科学之美”课程分别以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为基础课程,以晨诵、暮读、机器人、科技节等为拓展课程,全力培养拥有深厚人文底蕴、崇尚科学、乐于探究、终身学习的学生,从而使学生拥有“智者之识”。

学校通过倾力打造“三美课堂”,加强“人文之美”和“科学之美”课程的落实,培养学生的“智者之识”。“三美课堂”引导课堂教学从“生命活力”“学科价值”“思维导向”三个层面去构建,为学生快乐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制定了《三美课堂建设行动计划》,做了“三美课堂”解读,把这一愿景分成“制定‘三美课堂’标准”“打造‘三美课堂’模式”“培养‘三美课堂’名师”三个子目标,让课堂建设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愿景,实现了价值认同和思想统一。

学校以“三美课堂”为总的课堂形态,又指导各学科根据学科自身特点和学段特点,生发出各自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小学低年级语文设计了“随文识字,悦读越美”识字课堂模式,高年级语文打造了“单元聚焦,整体推进”教学模式,数学学科提炼出了“双闭合”式九字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汇聚了全校教师的智慧,保障了“三美”课堂的科学实施。

学校建立了《“三美”课堂整体评价标准》,其主旨就是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制定不同的课堂评价标准。每个学科的评价标准都从“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三个维度进行设计,重点关注学科价值与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三美”理念:面向全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经历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和突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和舞台,让学生更多地产生新见解、习得新知识和掌握新方法,不断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效实现“三维目标”,有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的评价体系的构建,让教学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更有效。

(四)“行为之美”课程锤炼学生“君子之行”

清怡小学的行为之美课程以国家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为基础型课程,以德育活动、主题班队会等为拓展课程,全力培养行为规范、乐于担当的学生,历练学生的“君子之行”,使其养成并践行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将各项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了德育课程体系,包括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系列,每个主题都有丰富的活动课程、音像课程和文本课程作支撑。其中,“仪式课程”、“节日文化课程”和班本课程尤其富有特色。学校充分利用“新生入学仪式”、“元宵节”等仪式和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丰富拓展了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了一系列课程。

毕业课程的研究尤为深入和系统,形成了活动序列。每个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回忆小学生活”主题活动充分唤醒了学生的童年记忆,那些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活动,都将久久回荡在学生的脑海里。“寻找班级足迹,制作班级纪念册”主题活动将学生的小学生活具体化、形象化,学生通过调查、策划、制作、表达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加深了体验。

四、成效、反思与展望

美以养正理念引领下的“五美”课程建设助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仅建校两年的时间,学校就获得了全国新教育优秀实验学校、山东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滨州市规范化学校等30多项殊荣,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课程构建带来了我们对学校发展的深入思考,课程构建的序列性、课程实施的科学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问题也相继显现,也将指引着干部教师更加执着深入地探索。

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山东滨州 256600)

(责任编辑:高 原 丁德文)

猜你喜欢

养正课程体系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风景里的大美学校
——江苏省宜兴市湖实验学校“养正文化”剪影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弘道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