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
2016-03-02邓文丽
邓文丽
(贵州省铜仁市第八中学)
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
邓文丽
(贵州省铜仁市第八中学)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从而形成了经典诵读热潮。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和研究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希望借此来加强师生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重视。
高中;语文;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经典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现在,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读经热潮,很多中小学校都在积极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活动。但在高中教学阶段,迫于升学压力,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都不够重视。因此,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一、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意味着语文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而应拓宽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1.有助于文化知识积累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传统经典中涵盖的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服饰、文学、舞蹈、文物等均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助于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下文将介绍两种在中华传统经典中比较常见的文化知识。第一种就是中国的山水文化。在中国很多诗歌中都可以见到富有中国特色的山水文化。在中国山水文化中,山川美景所蕴含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景物本身,更多的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例如,李白的很多诗歌作品中都以山水言情。在《将进酒》中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在《游泰山》中“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初天地间”,这些诗歌中出现的山水景物都寄托了诗人自己的情感;第二种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通过传统的节日文化可以看到古人社会生活的情景,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人情风俗。学生通过诵读这些中华传统经典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积累文化知识。
2.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书面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口语表达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可以让学生变得“会说话”“会写作”,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其实,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是书面表达能力,都要经历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所谓的输入过程就是要先将语言素材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之中,而输出过程就是学生应用这些语言素材的过程。中华传统经典中包含很多内容,具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学生经常诵读中华传统经典,会不断填充大脑中的语言素材库,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即语感。虽然,有些传统的经典离我们生活的时代比较久远,但依然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凝聚精气神
精气神是古代哲学提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为人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中华传统经典中不仅包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包含着正确的价值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儒家经典《大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修身”,也就是说人要先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才能维护好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让天下太平,这样的思想观点放到今天也是正确的。高中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阅读这样的传统经典,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修身”的重要性,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此外,在中华传统经典中还蕴藏着很多其他的思想观点。例如,屈原的《离骚》中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的是古代士大夫尽忠为国的思想,这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思想是一致的。让学生阅读这样的经典名篇,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文化,否则国家的发展将毫无意义。现在,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并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诵读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但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因此,高中学校必须重视这一活动,丰富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诵读平台。
何玉茵.关于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2).
·编辑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