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并探讨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2016-03-02陈佳
陈佳
(江苏省南通市三余中学)
浅谈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并探讨其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陈佳
(江苏省南通市三余中学)
德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从德育的重要性、生活德育是德育理论的实质以及实施德育的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并阐述其现代价值,以期为当今的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生活;学校德育;陶行知
陶行知先生在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和对西方教育思想进行吸收提升的基础上,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他的德育思想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真善美”的光芒。教育发展到今天,他的这种思想对于目前德育的改革和创新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德育的重要性
陶行知所追求的德育目标跟人类社会所向往的真善美是一致的。德育的本质,直接源于道德的本质。我国传统德育视教人做人为德育的根本。只有求真、求善、求美的教育,才能塑造出真善美的人格,才能实现德育的目标。陶行知所提倡的真善美的德育目标和现代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是完全吻合的。
在坚持德育为宗旨的同时,陶行知还把德育和社会主旋律的要求相结合,把道德的作用上升到“做人之根本”的高度。从陶行知先生生活的年代分析,中国正处于国家多难、民族危机之时。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提高国民基本素质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基本素质的提高应当是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其中品德是一个人素质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也将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
二、生活德育是德育理论的实质
陶行知先生的老师杜威,也非常重视对学生道德的教育。他认为,学校德育的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的生活,促进社会的福利,增进国家秩序的稳定,使学生的道德教育适应他所在社会的要求。陶行知继承了杜威关于学校生活与社会相联系的思想,但不主张把社会的某些做法搬进学校,而主张把整个社会当成大学校,因而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在这一点上,可以说陶行知是超越了他的老师杜威的。
1.“教育是为了生活”,这才是生活德育的核心理念
我们常常说的德育要以人为本,就是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生活的变化,使生活向好的方向发展。德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各种品质,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生活品质,人们凭借这些品质走向更好的生活。德育是为了给人类更好的人生和生活。德育是为生活服务的,而不是相反。德育要引导学生过道德的生活,让学生受道德的教育。
2.德育要从生活中来
现实的生活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全面受教育的机会,使受教育者可以全面地占有社会生活经验。陶行知所提倡的德育,强调了德育必须源自生活,健康、劳动、科学、艺术都是陶行知所提倡的生活教育的目标。社会革命的生活即是社会革命的教育。怎样做到德育从生活中来呢?首先,德育的主题和素材应该从生活中选取,要选取生活中孩子们经历过的事情,让他们用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去感悟,从而激发他们对道德的思考。其次,在德育内容的选择方面,要尽可能全面,而不是选择其中一部分典型的来思考,忽视那些小的细节。在德育的过程中,不应该有所回避。最后,德育的内容要按照生活中的逻辑来选择,而不是为德育而德育,按照知识的前后逻辑编排德育的内容。
3.德育要回到生活中去
德育源自生活,终究还要回归生活,受教育者通过在生活中的体验,来改变和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认识,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所以,德育要引导受教育者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体验、思考和探索,让受教育者对生活有积极的回应。只有这样,德育才能有效进行,受教育者才能在德育过程中体会到,从而转变成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成为他的道德行为。
如今,我们的德育现状已经十分让人担忧。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的德育脱离了真实的生活世界,成了纸上谈兵。甚至对于很多人而言,提到德育就会感到反感,因为他心中所浮现的画面无异于作秀。这样的情况严重阻碍了德育的进行,而且扰乱了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要改变现状,必须找到一个新的途径来完成道德的教育。生活是多向的,有些生活是向上的、健康的,是有其积极教育意义的;而有些生活则不仅没有正面教育意义,甚至对受教育者还有负面效应和反教育作用。不健康的、不道德的生活只能培养出不道德的品质。所以,在德育选材不回避消极方面的同时,要多在生活中发现它积极的一面,让受教育者来反思,从而改善他们生活的价值。
三、探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1.重视社会实践
这是陶行知德育措施的立足点。只有重视了社会实践,才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接受德育。
2.集体主义和学生自治相结合的方法
陶行知认为,依靠集体和学生自治是非常重要的两种德育方法。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学生的集体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所以要借助集体来促进学生道德的进步;同时,实施集体教育,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才能有效。
陈之平.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探讨[J].人民教育,1953(8).
·编辑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