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野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创新
2016-03-02杜勇
杜勇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达州外国语学校)
新课标视野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创新
杜勇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达州外国语学校)
新课标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建立新型的高中地理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构建新型的地理教学课堂,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高。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展开分层教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地理水平是不相同的,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提高每个层次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利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展开教学时,教师要认真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地理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参考学生入学时的地理成绩,并在班级中组织地理知识的测试,判断学生现有的地理水平。在学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教师也要参考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在日常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表示学生地理能力强,B层表示中等,C层表示较弱。
分好层次后,每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也应不同,教师在确定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时要以课程教学大纲、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条件为依据,合理地制订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地球的运动》中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学习为例,C层的学生只需要掌握地球的两种运动形式:公转和自转,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及周期,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情况。B层在C层的基础上需要学生能够自己画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A层在B层的基础上,需要学生理解恒星日与太阳日、恒星年与回归年之间的区别。
确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后,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进行层次教学,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必讲内容,讲授必讲内容时把内容讲透、讲清。如,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部分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分别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观察四幅图中的区别,了解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通过自己动手加深认识。开展分层教学,教师也要制订三种不同考试内容的试卷,C层主要考查必讲部分的内容,B层在C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难度,A层则对学生地理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帮助学生学习地理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如,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在阐释了气团的概念之后,随即便向学生展示锋面系统的相关知识,省略了基本的在锋面系统中冷暖锋面造成的不同天气特征的相关知识,这对于学生理解锋面系统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根据主要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逻辑上的重新安排,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全球气候变化》的学习为例,本章在学习的时候应当把全球气候变化的本身看作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主要讲授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在讲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内容时,其中的第一个问题应是全球气候变化,第二个问题是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在全球气候不断变化的内容中也涉及了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这部分内容挪到第二部分,明确教学内容先后教学的顺序。
三、生活化的高中地理课堂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实现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课堂。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学习为例,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让学生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或是通过采访别人了解学校所在地水价梯度收费的标准,在搜集信息的基础上思考设计水价梯度收费的原因。教师在上课前剪接一个昏迷的病人醒来后第一时间喝水的视频,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展示这个视频,并询问学生当一个病人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学生可以很快地回答出喝水,并询问学生为什么病人要喝水呢?从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总结出水对生命的重要性。随后,在课堂上展示世界上缺水地区人民的生活情况,询问学生世界上水资源到底是丰富还是短缺?如何才能使缺水地区的人们喝上安全的水呢?请同学们阅读《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部分的教材内容,结合教材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水资源的定义并展开教学内容的教学工作。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教师要充分地利用这种联系,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构建生活化的高中地理课堂,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杨虎宁.刍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
·编辑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