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上的悲凉
——浅探崇祯亡国的原因
2016-03-02邓娟
邓娟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五中学)
景山上的悲凉
——浅探崇祯亡国的原因
邓娟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十五中学)
煤山寿皇亭,即今北京景山东部,因大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自缢于此,而笼罩着悲凉凄楚的阴云。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从黄土高原上杀下来的李自成农民军彻底占领了明朝京师北京,这对于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大明朝来说,无疑是天崩地坼的日子,就在这天夜里,崇祯皇帝在景山上自缢身亡。据说后来在他的衣服里发现了血书遗诏:“因失江山,无面目见祖宗,不敢终于正寝。”无论这个记载是否属实,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亡国之君能像崇祯帝那样博得如此深切的同情。正如他身前多次哀叹那样:“我不是亡国之君,为何会遇上这么多亡国之事!”
在我看来,崇祯帝绝不像他自诩的那般英明神武,他的许多做法在今天看来是无益于国家的,如诛杀忠臣、后期轻信宦官等,不过,崇祯帝勤于朝政,尽量事必躬亲,在他身上绝不会有诸如万历帝“三十年不出宫”的荒唐事发生。在这一点上,崇祯帝可谓一改其兄、父,乃至祖父不问朝政、贪图享乐之风,大有一副革旧除弊的中兴之君之态,这也是他在后人眼里形象颇佳的原因。相比之下,崇祯帝的所作所为不像是一位亡国之君,那么大明朝又何以在崇祯帝手上灭亡呢?
一、财政:国库空虚,竭泽而渔
一个王朝财政匮乏则直接反映了时局的败坏。本来在首辅张居正的努力下,濒临崩溃的财政状况有了逐步好转。张居正死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还略有盈余。万历帝执政以后,情况急剧恶化,朝廷几乎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应该是明朝赋税制度的变化:明中期开始,商品经济的萌芽已初见端倪,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已难以适应现实,这一变化体现在赋税制度的变化上就是原先的实物地租过渡到货币地租的形式。这一变化本身是进步的,但明朝在此时却没能很好地实现这一转变,具体体现在两点:(1)朝廷不能按时如额地将地方赋税收上来;(2)中央的财政收支极不平衡。面对空空荡荡的国库,崇祯帝想到的唯一办法也只有加重人民的赋税,即加征。而搜刮百姓以缓解财政危机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二、吏治:贪污腐化,朋党倾轧
官僚集团作为朝廷的统治核心,如能团结一致辅助皇帝,便能发挥其最大的政治功效。明朝的灭亡跟官僚集团的腐败无能有一定的关系。一方面,官僚中普遍流行贪污之风。很多官吏都利用职权欺压百姓、巧取豪夺。后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追查旧臣家财,数目竟大得惊人。大顺政权还曾幻想依靠这笔财富供养朝廷三年,而不向百姓征税。另一方面,官僚集团中爆发剧烈的派系斗争。本来崇祯即位之初曾大力诛杀阉党,一笔清算了魏忠贤,一时大快人心。崇祯帝的本意是严禁植党、根除党争的。没想到不久党争又起,官场上狼烟滚滚。那么,崇祯帝严禁植党,却使党争愈烈,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动乱的朝代,结党营私都是难以避免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在动乱中,明朝的统治者为集中权力而有意使大臣之间存在对立,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纲常,伦理道德沦丧,朝廷内部都是一盘散沙,每个人都在考虑自己如何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结党营私、互相倾札的现象就很容易出现了。从一定程度上讲,明亡不在外患内乱,而在朝廷本身。
三、崇祯个人:猜忌多疑,刚愎自用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皇帝是整个国家事务的最高决策者。崇祯性格上最大的缺陷就是猜忌多疑、刚愎自用,这正好被一批奸臣所利用,袁崇焕之死就是典型例子。此外,崇祯在用人及对臣子忠诚度的辨别方面也存在很大问题。因此,崇祯身边的大臣大都唯唯诺诺,随声附和而已。所以,真到国难当头时并无一人肯为崇祯分忧解难。究其原因,最根本的症结还是崇祯的治国之策:他梦想着实现帝国的中兴,却又往往急于求成,不顾社会现实,即张岱所说的“变法太骤”。
四、内忧外扰:农民起义,满清崛起
陕北农民军起义和满清入主中原是明朝崩溃的直接原因。陕北地理环境险要、气候条件恶劣、农工商业滞后。当地百姓受游牧民族影响性格豪迈粗犷、朝廷历来对该地管辖不力等多方面因素都与农民起义爆发有直接关联。但发生起义最根本的原因仍在于朝廷。这其中,大多是官逼民反的例子,如后来名震一时的闯王李自成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驿卒,就是因崇祯裁撤驿站后生活极端困苦,走投无路才走上所谓的“流寇”之路。最后,推翻大明江山,首先攻破紫禁城的就是这帮被朝廷称为“逆贼”的农民军。
最后一统天下、实现霸业的不是李自成及其农民军,而是一支建州女真人——后金。崇祯皇帝保不住祖宗基业,这证明了明清鼎革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或者说是历史的必然,即一个腐朽没落、死气沉沉的王朝必将被另一个朝气蓬勃的新生政权所取代。
总的来说,明朝基业的接力棒传到崇祯皇帝手中就终止了,崇祯帝不应负全部责任,但他也是这场悲剧的主导者。亡国之根源在于帝国原先那套基本体制已僵化落后,难以适应新的现实。到崇祯末年,这个危机就走到了最后关头。于是,明清鼎革,大明朝从此成为了历史。
陈东玺.明清之际的历史选择[J].文史哲,2006(3).
·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