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学科教学创新研究
2016-03-02凌永周
凌永周
(广东省台山市鹏权中学)
信息化环境下学科教学创新研究
凌永周
(广东省台山市鹏权中学)
信息技术在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使教育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信息化技术出现在各学科的教学中,课堂教学不再只由书本和黑板构成,各种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使课堂效率飞速提升,学生在课堂中也兴趣盎然。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信息技术的进步还带来了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变更,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理论指导。对信息化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创新进行研究。
信息化;信息技术;创新研究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化人才才是未来有出路的佼佼者。而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可以说掌握了科学技术和信息手段,就等于掌握了胜利的一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成了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接受社会的考验,就必须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就是21世纪的发展潮流,这是经过美国21世纪劳动委员会和美国教育技术CEO等组织共同认证的,在21世纪的能力结构中,信息素养是不可缺的重要一环。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快速查找信息、加工信息并分类整合信息的能力,最终促进高中生合作学习、探索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现代素养。本文介绍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的背景,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创新的相关内容。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成了本世纪最明显的标签和特点,为现代化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也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新时期教育改革。在信息技术的辅助支持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手段表现出授课的主要内容,使教学内容相比传统形式变得多元化、趣味化,准确、快速的展示能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提供前所未有的教学体验。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生测评、作业批改、答疑辅导等教学活动,学生能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向教师提出问题,使教育的现代化、灵活性特征体现得更加充分。如果采取多媒体网络课件教学的形式,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享受个性化教学,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和章节的顺序,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创新
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更新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理念有了更新,在教会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础操作技能和基础要领的同时,教师必须时刻把握信息技术的最新动向,站在学科的最前沿,传播给学生最新的信息技术思想和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听了教师的授课之后,能够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然后再逐渐深入学习章节内容,学会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评价和处理信息,并学会二次加工和使用这些信息。教师还要努力引导学生树立信息技术学习的意愿和兴趣,为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基调而做好准备。
2.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创新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很多学校缺乏信息技术实践的经济和设施条件,导致信息技术实践迟迟无法落实。高中信息技术实践就要抓住学生好动的特征,引导他们上机操作和实践,在枯燥的课本生活中找到一丝快乐,自己发现问题、自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他们信息技术动手能力的提升,激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3.进一步关注高中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主动性
首先,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预留出能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在介绍完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消化、理解新知识,以此培养他们的动手意识、创新意识。其次,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当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例如,在学习第三章第二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时,以“文明班集体评优活动”引出问题: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用的表格能够得到哪些信息,怎样才能获取这些信息?以此引导学生对Excel产生疑问,当教师已经教授学生掌握Excel基础技能后,及时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修饰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小打小磨中增长自信。
4.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创新
(1)开展任务驱动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化环境下催生出的教学新手段之一,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在信息技术课一开始,教师就用多媒体投影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例如,学习第一章第一节“信息的特征”时,我用投影展示出教学任务:信息及其特点、基本特征、思考与练习。将学生提前分成小组,每开展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前都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这种任务驱动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升。
(2)强调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信息化背景下,新的学习观强调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开展。新课标强调信息技术要培养学生在合作中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我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每一节课的实践操作活动都通过小组自行实施,学习中给每小组制订不同的研究课题,经过大家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后总结为报告在课堂上轮流呈现。
(3)开展微课视频教学,移动学习“云端”。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一新力作,微课的开创打破了授课地点与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时间观看教师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课堂的重点知识都被浓缩在了剪短的授课视频中,学生能抓住授课重点,从云端下载资料后,在自己的电脑上随时观看、记录重点知识,反复钻研自己不懂的地方。例如,在学习“分类汇总”知识点时,我将微课发送到云端,视频中介绍了“分类”与“汇总”两大内容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字段进行分类汇总,仔细了解和深入掌握。
(4)在感情的基础上建立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并不是一切都按照机器设备的形式进行,教师在课堂上注入的情感永远都是打动学生最有力的要素。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会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多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不要气馁和怯懦,用亲和力引导学生,不以学生的失误为把柄打击学生。
(5)注意教学的层次分明。承认学生的差异性是信息化环境下催生出的教学新理念。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决定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开展层次教学法能够在统一开展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个体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例如,我在班级里组织互帮互助小组,小组内由成绩较好的学生做组长,带领成绩较差的学生共同进步,在每次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组别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因材施教,最终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每组学生的作品,在对比的同时表扬优点,指正缺点,促进大家之间相互学习。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变更之快难以想象,作为新时期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离不开的要素,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已经成为现代化人才必须掌握的学科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跟随信息技术最新变革的脚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新的内容和新的手法。教师必须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吸取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站在学科前沿,做出不断的探索和努力,致力于找寻适合学生在新时期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最优化的学习方法,为新时期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贡献一己之力。
[1]季慧燕.构建真学课堂,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水平[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23).
[2]吕耀伟.新课改下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看法[J].时代教育,2014(16).
[3]司宁,牛新永.对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探索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0).
[4]张能胜.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探讨与应用[J].科技信息,2010(3).啰嗦的弊病。
·编辑李琴芳
所以,仅仅指出详略不当,或是进一步阐明详略的标准往往都不能有效作用于“写作思维”。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关注学生面对作文主题时他能想到的生活经历。然后让该生试着讲述这次爬山前前后后的经历,当然这样的生活经历大多还停留在生活思维的层面。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去做“写作思维”训练,在课堂组织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一起讨论爬山中的哪些生活经历可以成为写作要素,哪些经历可以展现“乐”的主题。通过集体讨论,进行“选择性”思维后,可以确定有共识的写作要素的素材内容:站在山脚看高山时,我是“不乐”——在登山过程中虽然疲惫不堪,但是在爸爸的鼓励带动下,我努力攀登不放弃——最终登上山巅时,我心中的骄傲自豪让我最终体验了人生之“乐”。至此,通过训练学生对生活经历中素材的选择性思维,写成一篇体现着写作思维成果的文章。
当然,这篇爬山的文章写到此处时,还不算一篇好作文,因为素材不够新颖又有局限性。那么,如何“升格”修改出华章呢?这依旧需要开展写作思维的训练。
在思维的众多品质中,不要忽略对“广阔性”思维的训练——由知识中的一点联想到另一些知识的一点,然后再联想到其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