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在物理教学中的体会
——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
2016-03-02李达宇
新课程理念在物理教学中的体会
——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
李达宇
(海南省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
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一定律”是学生在已学习基本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知识以及初步认识牛一定律基础上来加深运动和力的关系。上课前,组里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有的同行提出引入时直接引例运动和力的关系是什么?教学中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什么并对此进行分析,强调对惯性知识的讲解和讨论等等。也有的老师指出,必须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自然科学更高层次的要求。参考新课标,对本节课自己的理解是强调和突出科学思维过程,强调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思考,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潜移默化提高科学素养和敢于质疑创新的精神。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个人的一些观点,供同行参考:
一、教学引入贴近生活,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又能调动物理学习兴趣是关键
查阅很多相关资料发现王运淼老师的引入最生动。想象全体学生坐在大巴车上,汽车匀速运动,突然刹车出现的情况,让学生一起模仿此时的动作。这个动作简单实用,也没有人会感到陌生,能通过亲近地体验和感受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惯性,由于学生已经具有部分粗浅的惯性知识,此时提出运动和力的关系不仅水到渠成,而且能唤醒初中所学的知识,承上启下,从而打开思考的空间。
二、重视科学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科学观点发现经历的艰辛过程
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简单朴素的运动观,只有有了问题,才有后面不同的科学观点。虽然在现代人看来,观点是简单明了的错误,但是至少它在看到物体运动时想到了力,把运动和力联系在了一起。没有问题的提出哪来的科学真理。此处不仅不能删减,而且要让学生自己阅读亚里士多德在当时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培养人文科学素养。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科学真理的得出是一个曲折的过程。比如:两千多年来也有很多科学家提出质疑,可是他们没有找到打破问题真正的突破口,伽利略找到了,是阻力!这是多么好的感悟,如果按照死板的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播,不注重过程与方法,是无法培养创新人才的,也足以说明科学经历的艰辛曲折过程。甚至,同时期的笛卡尔的改进和牛顿的总结都务必通过媒体或者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来详细了解,也恰恰说明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恰恰是前人思想的结晶。
三、教学过程中强调科学探究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思想撞击的结果,要让学生体验伽利略的观点是怎样得出的。比如,可以根据现象提出:原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难道真的是因为没有力的作用吗?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进行猜想和假设,得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阻力的作用。前人没有认识到的,伽利略认识到了,说明阻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切入点。伽利略在理想实验基础上的合理外推应当设计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这里学生也有了初中实验作为基础,而在高中阶段要让学生理解对接斜面实验,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引导学生步步为营,主动构建和思考实验过程。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假如没有阻力小球会滚到多高的位置?假如第二个斜面是水平无限长的小球能到达一样的高度吗?小球要想到达相同的高度应该怎样?最后通过学生总结得到伽利略的实验技巧和手段。这种方式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很好地把握。
四、积极开发简单实用的实验,感受物理知识无处不在
新课程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而物理实验破铜烂铁也可以开发。可以利用简单的材料制成对接斜面,一块长木板,一条穿电线用明装PVC长方形电线槽板,把它分开成两半,用万能胶水把电线槽贴在长木板上,也可以标上刻度,对接斜面就做成了。运用PVC的柔软特性可以任意调节对接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制作对接斜面实验装置简单实用,不仅可以完成对接实验,而且可以演示平抛运动、过山车等。其次,可以就地取材让学生做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表现的实验,感受物理源于生活。惯性与质量的关系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可以用绳子系住两个糖果,一个糖果是假的,里面包的是很轻的泡沫。让学生上来吹糖果感受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与质量的关系,这样结论就会非常深刻。自制实验既生动又简单,能使整个课堂感觉焕然一新。
五、选择、利用好视频是提高中学生物理素养和兴趣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
本节中的气垫导轨的实验能很好地说明水平方向几乎没有阻力时物体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但是,也可以选择一些视频,比如,山东版教材中高空中的航天飞机在没有借助外界推动力时保持高速运动,太空舱里宇航员的运动或者太空授课视频等,让学生感悟运动与力的关系。教师可以综合各种情况进行选择,后者更能充分加深牛顿第一定律在科技中的应用。
李海生.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体会[J].考试周刊,2010(11).
·编辑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