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模联行”教育思考

2016-03-02余馨

新课程(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学校孩子教育

余馨

(陕西省西安中学英语组)

美国“模联行”教育思考

余馨

(陕西省西安中学英语组)

为期四天的北美国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最终落下帷幕,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这四天,说短也短,说长亦长:对于享受唇枪舌剑中尽展魅力的学生而言,这是一首慷慨激昂、急促有力的鼓号进军曲;而对于无心恋战或无力应战的学生而言,又无疑是一支低回凄婉、悲壮冗长的二胡哀歌。会议开始之前,我已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更是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们加油鼓劲,将勇气与决心注入他们的胸膛。会议进程中,孩子们也不乏倾力准备、表现出众;虽然在人高马大、左右逢源又母语流利得无可挑剔的美国学生面前还尚显稚嫩,但还是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精、气、神。而让我心头酸楚的是会后听到孩子们反思的时候,个别由于实力相差悬殊而打了退堂鼓的孩子真诚而伤感的思考与自责,使我不禁问自己:我们带孩子远渡重洋克服重重困难来到这里,难道是为了让他们感到自卑自怨、让他们对一时无法弥补的差距痛苦焦虑、让他们为两国在理念、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差异承受打击和拷问吗?

诚然,对于十六七岁的孩子来说,这些或许过重。但难以否认的是,与同龄的西方孩子相比,我们的许多孩子不仅在知识、眼界层面竞争力稍逊,在心智的成熟度上更是亟待提升。参与此次美国模联之行的,有来自中国各地的数百位学生,但他们的部分行为令人担忧,也暴露了我们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接下来我要说的,绝不是美国教育如何完善、以至于培养出诸如模联会议佼佼者这类德智体全面发展、全面突出的青年精英,或者我们应该西为中用。毕竟,精英培养本不应是中等教育的目标与追求。其实,美国教育现状与我们的许多设想不尽相同,根据笔者有限的亲身了解,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美国教育人人平等

虽然自2002年《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由时任总统布什正式签署以来,美国教育界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做出了巨大努力,争取为包括身心残障和不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在内的学龄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但是巨大的贫富差距、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及不同种族学生学情的差异等,使得这一目标的实现在现阶段仍显得遥不可及。2009年笔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深造期间,曾参观过纽约市甚至全美顶尖私立高中之一的The Dalton School(道尔顿学院)。那里有全国一流的师资、明星范的白人男孩女孩、大气美丽的校园、高端先进的设备、藏书众多的图书馆、装潢精致的音乐厅、社团活动室等都让人叹为观止;每年超过32%的常春藤盟校、麻省理工、斯坦福录取率及33,100美元的学费更令人咋舌。相比之下,同在纽约市的公立高中恐怕就相形见绌得多。

二、美国师生没有考试及升学压力

事实上,但凡我接触的美国中学一线教师都表示在考试与升学面前,他们也是“压力山大”。NCLB法案以AYP作为衡量学校、学区和各州绩效责任的工具,而AYP对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的统一测试成绩的强调给各州、学区、学校教师及学生都带来了极大压力。

三、美国孩子上本国一流大学非常轻松

据我所知,美国顶尖大学,如蜚声全球的常春藤盟校、斯坦福大学等皆为私立大学,学费高昂,非一般工薪家庭所能负担。因此,考生虽被录取却因学费原因放弃第一梯队高校的例子并不鲜见。

虽然美国教育也是问题重重,但也不乏可为我们借鉴之处。最让我深思的是中美教育评价体系不同。在美国学校对教育范畴的理解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似乎都与我们的颇为不同,考量范围更宽,也更有接纳性。课堂教学是一种教育,同样,社团活动、社交活动、社区活动、兼职工作等也是一种教育。

令人欣慰的是,即使在万里之外的中国,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学校、不少教师正在为打造理想中的那份教育近乎偏执地努力着。教师要有视野、有追求,学生才能如此。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在中学阶段走出国门、感受世界,因此为学生搭建帮助他们成长成熟、拓展眼界的机会,是我们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在我看来,模联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平台——依我的理解,参加模联的最终目标从来都不是为拉帮结派、完成稿件或获得奖项,而是构筑起一种心系天下的胸怀、高瞻远瞩的视野、坚强有力的气魄体和恤民生的柔情。

但我们知道这些都还远远不够,需要改变的还太多太多。

行程结束时,我开始思考孩子们的收获。我想在听到孩子们反思时我提出的几个问题也得到了自己的回答。通过这次远行,孩子们见识了世界大都会的繁华,亲身接触了美国历史与文化知识,学到了文明礼让,锻炼了自理能力与互助能力,感受了关税与消费税等等。在回程的飞机上,我在与旁边一位在美国通用电气担任高级工程师的英国乘客聊天时,问他会不会把孩子送到升学率高、资源充足的私立学校去读书。他果断地告诉我不会,“因为我不想让孩子从小就在跟他家庭背景相似的白人孩子中长大,他应该接触与他不同的人,与他们共同成长。”我笑了。我很幸运,在这次远行即将画上句点时,我听到了关于教育的一个很美的回答。

注:本文作者作为模拟联合国指导教师,带领学校模拟联合国代表团赴美国参加国际中学生模联大会。

·编辑李建军

猜你喜欢

学校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