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型理论视角下《荷塘月色》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

2016-03-02□张

现代语文 2016年30期
关键词:样例源语拉德

□张 磊 徐 媛

原型理论视角下《荷塘月色》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

□张 磊 徐 媛

原型理论重视译者在确认源语文本信息原型后,如何在目的语中重新建立符合本语言特征的原型范畴,进而找到“最佳样例”。本文在原型理论视角下,对比英国汉学家大卫·波拉德(David E Pollard)和我国翻译家朱纯深二人的《荷塘月色》译本,从语言策略和文化策略两个角度,探究两个译本的得失,并对翻译策略进行总结。

原型理论 《荷塘月色》 散文翻译

古往今来,散文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思想内容为读者提供了无尽的遐想空间、历史追忆和艺术美感。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的名篇,意境杂合,影响深远,读来如临其境。本文从原型理论的角度,对比英国汉学家大卫·波拉德(David E Pollard)和我国翻译家朱纯深二人的《荷塘月色》译本,分析两者的得失,提出相关的翻译策略。

一、原型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简称原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它由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发展而来。经典范畴理论指出:事物的范畴是由其成员的共有特征所决定的;特征是二分的,一种事物或属于或不属于某一个范畴,没有第三种可能性。

认知科学主要探讨大脑奥秘、思维规则、认知过程、人工智能等。认知科学的原型理论是一种范畴化理论,即用来解释人类如何通过分析、判断、归类等方法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和定位的一种理论。“范畴化”(Categorization)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伴随着人类一切社会活动,如影随形,时时存,事事在。原型理论认为,范畴是围绕原型(即范畴的中心成员)建立起来的,要判断某个物体是否属于某个范畴,依据是看它和原型之间是否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典型成员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而被赋予不同等级的非正式成员地位,范畴的边界是模糊、开放的。最能体现原型特征的例证,就是原型的“最佳样例”。

Martin把翻译看作是一种“创造性模仿”。他受到了Langacker“理解具有创造性”这一观点的影响。翻译的模仿性,是因为翻译不同于原创作品,要尽量真实地传递原作者和原作品的原信息,将源语的内容用目的语“模仿”出来。而翻译的创造性,是因为翻译在模仿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完全模仿,译者主体性地位毋庸置疑。因为翻译首先是个“理解”问题,而根据后现代哲学的观点,理解并不是按照原样解码符号所传递的信息,而是必然要融入理解人的主观因素,甚至还有后现代学者认为符号本身无甚意义,是读者赋予符号以意义。因此,不同的人对待同一语句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Langacker所说的“理解具有创造性”。翻译中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既要模仿,又要创新,在模仿的多个维度上允许有各种差异。这样,翻译既要传递原作者的信息,又不可避免地融入译者的立场和观点。翻译过程充分体现了译者兼作者的认知方式,因而,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能力。

英国汉学家大卫·波拉德(David E Pollard)和我国当代翻译家朱纯深对同一源语文本的翻译在遣词造句、语法连贯等方面各有偏好,进而给目的语读者带来了不同的体验。究其原因在于两位译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对源文本的理解,源文词汇原型、句法原型、意境原型等理解不同。翻译,即试图通过目的语寻找一个最佳源语样例的活动。由于最佳样例具有罕见性,接近完美的翻译也同样罕见。寻找最佳源语样例的过程,就是翻译,是翻译的最高目标,可以实现,也难以实现。因为翻译的标准就是原型的最佳样例,其不足之处只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之中。译者一旦根据各种样例建立了原作的原型之后,便尝试用目的语来翻译原作,每篇译作都是原型的一个样例,都尽可能向原型靠近。至此,原型作为标准依然是玄之又玄的。辜正坤提出以“最佳近似度”作为翻译的最高标准,作为原型翻译论的进一步解释。“最佳近似度指译作模拟原作内容与形式(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最理想的逼真程度。”“最佳近似度”与“最佳样例”都强调了译作要尽量接近一个理想程度,即原型,考虑了原作与译作的对应程度。

二、原型理论视角下《荷塘月色》译本的翻译策略

《荷塘月色》的创作背景是大革命失败后的黑暗时期,描绘了月下荷塘美丽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静美的喜爱之情,也含蓄地寄托了作者不满现实、热爱自由和平的复杂感情。文章将对荷塘与月色的描写巧妙地结合起来,语言清新自然、生动典雅、朴素又充满诗意与想象,寓情于景。下面从语言策略和文化策略两个角度分析比较汉学家大卫·波拉德(David E Pollard) 和翻译家朱纯深《荷塘月色》的两个译本。

(一)语言策略

语言是摹写、刻画和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媒介。翻译过程是用一种语言去尽可能完整地模拟另一种语言所描绘的信息的过程。为了使源语信息在目的语文本中存活并被译语文本的读者所接受,译者首先需要了解源语言的相关信息以及它的存在条件。《荷塘月色》的语言优美,富有音韵效果,使用了很多叠词和排比句,这些词汇的翻译是一大难点。在语言策略上,主要从措词和句法相似度上对译本进行比较。

1.措词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纯深译本: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like the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大卫·波拉德译本:On the surface of the serpentine lotus pond all one could see was fields of leaves.The leaves stood high above the water,splayed out like the skirts of a tall slim ballerina.

这是全文中描写景物中很经典的段落,体现了散文的语言、意境和情感的三美原则。这两句有错落的节奏,靠的是叠字的双音节修饰语(曲曲折折的、田田的、亭亭的)韵律效果。

朱纯深译本将汉语的小句合为一句译出,用“叶子”作主语,符合源语的逻辑,句子连贯自然,琅琅上口。细细品味,句中似乎使用了头韵的效果(winding,water,what),句末也使用了尾韵(surface,grace)。英语选词“winding stretch,a silken field of leaves,dancing girls”极富表现力和乐感,基本上传递出了源语的意象,将荷塘的美描述得惟妙惟肖。

大卫·波拉德译本中,将“曲曲折折的”译为“serpentine”,优美的荷塘,引入蜿蜒曲折如蛇(serpent)这样的意境,让目的语读者尽失美感。将“亭亭的舞女”译为“a tall slim ballerina,tall slim”来传递“亭亭的”似乎有些生硬呆板,失去了源语中那种优雅婀娜的美感。“Ballerina”在英文中对应的意象是“芭蕾舞女演员”,这和汉语中的“舞女”概念是大相径庭的。可见译者过于注重词与词层面的对应,没有考虑汉语源语的原型,使译文读者难以体会源语的优美。

2.句法

《荷塘月色》一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为读者娓娓地展开一幅画卷,美不胜收,徐徐展开的景致,令人侧目。在翻译中如何处理这样的句子,如何表达源语的效果,是实现翻译对等的关键,也是译者对源语把握的体现。

1)排比句

(2)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朱纯深译本:I like a serene and peaceful life,as much as a busy and active one;I like being in solitude as much as in company.

大卫·波拉德译本:I like excitement,and also like calm;I love to be in crowds and also love to be on my own.

对比两个译本可以看出,源语中的“爱……也爱……”是两个排比句式。在语义上,“热闹”和“冷静”在大卫·波拉德译本中分别译作“excitement”和“calm”,两个英语单词对应的英文意象和汉语不对等,“calm”多指受到外界刺激时,情绪上保持镇定和不慌乱,和“冷静”明显不一。朱纯深译本句式工整,意义传达准确;在句形上也保持了对等。

2)拟人

(3)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的,这便宛然有道凝碧的波痕。

朱纯深译本:The leaves,which have been 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are caught trembling in an emerald heave of the pond.

大卫·波拉德译本:The leaves being so densely massed together,this gave the impression of an emerald wave.

例(3)写荷花婀娜秀美,赋予荷花生命,荷叶亲密相挨,彼此相连。朱纯深译本保留了源语中拟人的修辞手法(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比大卫·波拉德译本(massed together)更加形象和具体,“caught trembling”一词与文中前句语义相连,描写了一阵微风过处,荷叶在风中摇曳的景象。

(二)文化策略

作为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文中使用了很多富含中国文化内涵的词汇,这些词汇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词汇,如何转译并传递出源语文本的信息,是文化交际的重点。

(4)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朱纯深译本:Suddenly,something like lotusgathering crosses my mind.It used to be celebrated as a folk festival in the South…

大卫·波拉德译本:I suddenly bethought myself of the business of gathering lotus.This was an old custom in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

江南,源语中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多指烟雨蒙蒙,浪漫而多情的地方。朱纯深译本中,“in the South”对译“江南”,语义指称大于源语的原型范围。大卫·波拉德译本的“in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符合文化特征,区域定位准确,因为源语的原型就是长江中下游区域,符合朱自清所描写的场景。

三、结语

本文对《荷塘月色》的两个译本从语言和文化翻译的角度进行了比较。两位翻译家的译本都不乏经典之处,但英国汉学家大卫·波拉德的译本在部分句法和选词上拘于形式,致使翻译呆板,失去了散文应有的活灵活现。因为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词汇、语法结构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很难在目的语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语言,进而实现翻译对等。另外,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者学识水平、世界观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译者针对同一客观物质世界形成了不同的原型,译者以源语文本为原型在译语中重塑这样的原型,由于对源语同一原型的理解不同,因而译出了不同的译语文本。

翻译实践过程的最终目的是用译文的语言形式客观地再现原作中的内容。对于散文翻译,除了要重视文本信息传递的对等外,还要在遣词造句、修辞手法、前后逻辑照应等方面加以重视。

[1]Lakoff,G.1972.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2.

[2]Martin,R.M.On Paradigms and Cognitive Translatology [A].In Shreve,G.M&Angelone,E.Translation and Cognition[C].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10.

[3]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Oxford: OUP,1995.

[4]胡显耀.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王宏印.中外文学经典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张磊 徐媛 内蒙古包头 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014130)

猜你喜欢

样例源语拉德
样例呈现方式对概念训练类别表征的影响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法哲学家与政治家
拉德布鲁赫和康特洛维茨
“样例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一口袋的吻(上)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基于样例学习研究的几点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