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美国传播学慕课“用新闻推动社会变革”的教学模式

2016-03-02李晓琳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四川成都611756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传播学慕课教学模式

李晓琳(西南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浅析美国传播学慕课“用新闻推动社会变革”的教学模式

李晓琳
(西南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摘 要:本文以慕课“用新闻推动社会变革”为研究对象,从edX平台运用、互动性实现以及教学内容3个方面分析该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并为传播学慕课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相关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传播学;慕课;用新闻推动社会变革;教学模式

一、课程简介

edX平台的传播学类入门课程“用新闻推动社会变革”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课程总时长为6个星期。该课的教学目标是使社会各界人士学会使用新闻和媒体这一工具来推动社会变革;使参与课程者本身成为有效的社会变革推动者;使学生的新闻作品能够为社会问题提供积极的解决方案。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新闻学技巧和儿童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方案的新闻”的写作方法。该课程主要教学活动有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网页或PDF)、补充材料(访谈,文本资料,视频或音频资料)、论坛交流等。该课程的考核目标是学员在期末提交一篇完整的新闻报道。[1]

该慕课自2013年开设以来,因优秀的教学内容和良好的效果收到了广泛好评,很快成为同类传播学慕课课程中的佼佼者,尤其是该课程的教学模式独具特色,具有十分鲜明的创新性和引领性,对于传播学慕课课程乃至实体课程的未来发展都有很强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因而选取此门课程作为研究对象。

二、教学模式分析

(一)edX平台的运用

“用新闻推动社会变革”是基于edX慕课平台的一门课程。edX平台是一个大规模的免费在线学习网站,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创办于2012年。

edX平台对其慕课课程模式的设计上有如下特点[2]:教学资源由教学进度安排和教学课件等组成,有些还提供了在线测试、课后作业、在线问题、虚拟实验、电子教材、演示动画、讲座视频等丰富的补充内容。edX的慕课课程在这些静态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设计了交互支持等教学活动,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资源的使用和学习活动的参与,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针对交流与讨论,edX提供了在线讨论、维基百科等板块进行协作解决。同时,课程中一般嵌入谷歌+、脸书、人人、微博等流行的社交软件端口,学习者可以方便地加入基于这些社交软件的学习社群。

虽然edX平台为线上课程教学提供的框架相对合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慕课的开课教授丹尼尔·亨佩尔认为,该平台的讨论区的建设仍有限制:学员对于他人的贴文无法编辑修改以达到有效交互的目的。而在线办公软件“谷歌办公”就有相应的功能:将文档上传至云端后,多名用户可以同时在线更改文件,并可以实时看到其他成员所做的编辑,这样方便多名参与者进行实时协作。另外,由于edX平台的课程视频是按授课者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的,在这门课程中,新闻学、儿童福利、公共政策这3项主要授课内容的僵硬分类使学员无法形成一个框架式的线性知识结构,同时授课重点无法突出,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性弱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亨佩尔教授更多地采用了除edX平台上讨论区以外的其他交互方式,如采用谷歌群聊(一个全平台的文字、视频聊天系统,支持多人视频群聊,广泛应用于工作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等)组织定期群聊。而在课程内容结构方面,亨佩尔教授增加了新闻学知识的比重,将新闻学视为一个基础性工具贯穿教学内容始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增强课程主要内容的联系性,如通过补充新闻报道材料和作品,使学生对学习目标以及新闻学技巧运用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二)互动性的实现

这门课程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授课团队对互动性尤为重视,并采取了很多的方法保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实现。

1.在课程进行中,主要授课者都要参与互动。主讲教授丹尼尔·亨佩尔的主要工作有管理讨论区、建立谷歌群聊、协助学生作品的发表。而助教在教学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工作包括回复学生的贴文、作业、问题等,多通过讨论面板和邮件的形式,并为学生的新闻作品制作提供相关帮助。每一位学员的贴文和邮件几乎都能得到授课团队的回应。

2.鼓励学员之间的交流讨论。授课团队在课程要求中多次鼓励学生互相查看对方的贴文和作品,并鼓励他们运用其他社交媒体进行交流讨论,甚至有条件的学员可以组成线下讨论小组。

3.交互性方面仍有进一步改进空间。亨佩尔教授认为,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在学生的课程参与性方面进行改进,如开发交互式的信息图表或者模拟等。另外,可以设置专职人员来管理交互性工作,如在线办公室时间等。

(三)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论将教学目标分为3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其中,情感领域的情感目标指的是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接受、反应、价值评价、内容内化、形成品格和价值观等一系列目标的实现。[3]情感目标的实现对于保证慕课教学效果十分重要。在这门课程中,授课者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将如何保持学生参与度纳入考虑范围,如给学生的文章提供线上发表机会就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因素。另外,课程设计者将连贯性的问题嵌入教学内容中,使学生的思考可以延续下去。这些方法较好地确保了课程情感目标的实现,这有助于保持学生参与度,降低辍学率。

2.课程内容与方法。由于该课程是从线下实体课程发展而来的,将线下教授的内容转移到线上教学也是一种挑战。相比线上课程,线下课程能够更好地拓展内容的深度和宽度,以及实现很好的互动性。在实体课程中,授课者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各个学院的资深教授请来做20分钟左右的演讲,之后由授课教师向教授进行提问,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对于这样的课堂内容的线上转换,授课教师将

各学院教授请到录影棚里进行访谈式授课,这也是慕课常用的一种授课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授课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确保内容的深度和难度的适中,使内容符合线上教学规律。同时,提问的方式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剖析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而访谈式的授课形式仍然有改进的空间,如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直播式的讨论,即时互动,这样授课者可以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将学生代入讨论的情境中来,实现更接近实体课程的课堂体验。

3.作业与考核。本课程的课程设计者在开设慕课课程之前,先行开设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作为大规模在线课程的试验性阶段,以便在线下课程向线上转换过程中调整课程安排,适应线上特点,这一点在作业与考核方面尤其得到了体现。

该课程的线下课程作业与考核要求是完成4篇采访文章,文章的主题分别是:基于政策的新闻故事、基于研究的新闻故事、基于叙事的新闻故事和将以上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新闻故事。而在之后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中,授课者发现布置的3篇新闻写作作业对于学生而言仍然过多,学生的作业质量差、完成情况不好。因而在后期的慕课设计中,课程设计者将作业与考核内容缩减为1篇新闻采访写作,并辅以其他自我评价的考核方式。通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来进行实验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作为过渡阶段和试验阶段课程,它可以很好地平衡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之间的关系,使课程更加适合线上教学模式。

总体而言,“用新闻推动社会变革”这门慕课形成了一个将edX平台上的教学内容、谷歌群聊、脸书、推特、维基百科、线下实体课程支持、社会变革的编年史在线期刊等部分有机结合起来的完整的课程系统,其教学模式在各方面都较具创新性。

三、结语

“用新闻推动社会变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顺应了线上教学的特点,使线上教学的效果能够得到较好的实现。同时,授课者也提出了对课程改进以及线上教学的相关建议,对未来传播学慕课课程的制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第一,在充分利用慕课平台的同时,课程设计者也应清楚地看到各个平台的弊端,结合平台的利弊和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

第二,互动性的实现对于慕课而言十分重要。课程设计者应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实现,利用技术手段和线上资源,最大化模拟实体课程的课堂氛围。

第三,慕课的教学目标设置要注重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情感目标设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有效降低慕课的辍学率,提高参与度。

第四,课程内容从线下转换到线上需要精心设计,要在充分了解慕课特点和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进行转换,使课程核心内容得到充分展现。

第五,在开设一门慕课之前,可以先行开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作为试验阶段的课程,衡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基础上进行慕课的设计将更加容易,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用新闻推动社会变革课程主页面[EB/OL] . https://www. edx.org/course/journalism-social-change-uc-berkeleyxj4sc101x-0.

[2] 曹云云.国外优质大学在线课程运营与特征研究——基于edX平台的MOOCs课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 (09):86-93.

[3]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7-284.

作者简介:李晓琳(1994—),女,辽宁本溪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传播系2013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新媒体与慕课。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四川省科研创新训练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中美传播学慕课课程发展现状比较研究——以两国八所名校为例,项目编号:2015145,立项者:李晓琳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3-0022-01

猜你喜欢

传播学慕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