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的小组教学
2016-03-02李志红张桂峰
■李志红 张桂峰
小学教学中的小组教学
■李志红 张桂峰
一、小组教学的价值分析
班级教学是我国学校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我们在探讨小组教学时,结合我国教学的实际,更侧重于把小组教学置于班级教学情境中,即班内的小组教学。
小组教学是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构建起来的,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小组的划分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进行临时性的分组。任务完成了,小组就自动取消。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能力进行分组。在班级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力、能力和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这种小组一般是比较稳定的。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全班性的上课外,还对各组分别布置任务,给予不同的指导。如:为一些学课快而好的小组讲授一些新而深的内容,对那些学得较慢的小组布置一些较浅的作业,并给予一些辅导性的读物,帮他们解决一些学习中的困难。
班集体由小组构成,小组由个体构成,小组处在班集体与个体的中间。因此,充分发挥小组教学的作用,是实现多种交往方式有机统一的关键。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适时地充分地组织小组教学活动。在小组教学中要承认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都具有不同层次的创新的可能。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肩负着个人和小组的学习责任,在开放的学习活动中,既独立探索,又与他人紧密合作,习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各项技能。
二、小组教学的优势
小组教学把学生由传统教学中被动地接受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之间优势互补,各尽所能,主动参与的机会大大提高,每个学生都有更多机会交谈,而不是“教师一个人讲、所有学生听”的局面。
在小组教学中,各组同学同时参与交谈,被称为共时性原则。人的活动划分为主体共时性参与的活动和主体历时性参与的活动。前者指在活动中,所有主体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同时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如学生一起讨论;后者是指在活动中,主体按照一定的先后次序参加,如演员在舞台上按出场顺序进行表演。在单位时间内,主体历时性参与活动与共时性参与活动相比,后者的参与率更高一些。在班级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学生依次回答老师的提问,这就属于历时性参与的活动,主体参与的学生肯定是十分有限的。小组教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在教学中实现了学习主体的共同参与。全班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同时开展活动,每一个小组有几名学生,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参与活动。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另外的学生可以随时与之进行辩论,各抒已见,气氛热烈。这种学习主体共时性参与的活动将会大大扩大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
小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度的交往范围有利于交往的顺利进行,小组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学习情境,既有集体的合作,又有个体的主体参与;既可以独立思考,又可以满足表现的需要。学生个体在小组中的努力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可,可以较好地满足他们归属的需要。他们会把小组看作自己的组,更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小组的一员,而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
小组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求知的氛围中,以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进取的学习情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不断地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训练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计划调控、评价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集体竞争中养成与他人交往合作及学习组织的能力。从这种角度来看,小组教学能促进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发展一定的学习组织能力。
三、小组教学的不足
对于小组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直以来也都有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这种形式可以因材施教,使好的学生学得更好,差的学生及时补上,获得应有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小组教学的分组需要以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为依据。但对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进行科学的鉴别和区分是很难的。另外,在对待小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比如,有些家长不满于学校将自己的子女编入某种教学小组的做法。此外,不科学的分组造成的副作用是很大的,而且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再如,不科学的分组可以加剧学生之间的分化,实际在起着打击差生的作用。这种分组容易使某些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等不良的学习情绪,或者导致某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
总的来看,小组教学可以作为班级教学的重要补充,能够解决一些班级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教学把主体性教育思想寓于教学过程中,为主动参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潍坊市寒亭区高里街道中心学校,山东潍坊 261103)(责任编辑:孙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