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推进目标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以宁津县为例

2016-03-02李宝胜

现代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当堂课题目标

■李宝胜 方 华



◎教学流派◎

区域推进目标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以宁津县为例

■李宝胜 方 华

一、研究背景

宁津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教育质量曾长期在德州市中下游徘徊。2003年,我们在全县范围内通过开展教师教学情况调查研究发现,制约宁津教育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县域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传统教学方式充斥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通过学习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只有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靠教育科研发展的轨道上来,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向高层次发展;只有改变观念,走科研兴教之路,才能真正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蒋敦杰院长在《回到教学实践原点看目标教学》中指出:“一个连教学目标都理解不好,把握不了的老师,他最需要的专业支持是什么?是帮助他理解目标,陈述目标,为达标而教,为达标而评。目标教学是帮助老师从始于足下的努力走向理想境界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我们确立了基于目标教学理论、以“当堂达标教学”实验与研究为核心的科研兴教工程。

二、当堂达标教学的基本内容

当堂达标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指向、以提高每堂课的目标达成度为抓手、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目标为导向和反馈矫正为基本特征的教学体系,是一种本土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一)当堂达标教学的内涵界定

当堂达标教学是以目标准、方法活、效率高为本质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开放的教学方法体系。新授课的教学目标准,教学方法活,教学效率高;复习课的复习目标准,复习方法活,复习效率高;讲评课、实验课亦然。

(二)当堂达标教学的基本理念

第一,目标为核心的理念。目标是教学的起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灵魂,当堂达标教学将教学目标放在核心地位。第二,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效率,当堂达标教学以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为标志,追求有效教学,避免低效乃至无效教学。第三,一切为了达标的理念。当堂达标教学必须一切从教学目标出发,以达成三维目标为核心价值追求。

(三)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

组织教学—认定目标—教学达标—达标测评。组织教学重在简洁,认定目标重在灵活,教学达标重在学习,达标测评重在实效。

三、区域推进当堂达标教学的研究历程

(一)五年探索,初步打造“宁津现象”

13年前,针对当时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在德州市教育局领导的指导下,我们确立了“科研兴教,从当堂达标教学开始”的工作思路。2003年3月1日,“当堂达标教学”课题在宁津隆重开题,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到会作了学术报告,点燃了宁津人课堂教学改革的激情,拉开了科研兴教工程的序幕。

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县教育局相关人员长期深入基层学校,多措并举,使当堂达标教学改革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启动探索阶段,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组建了精干的教科研队伍;在实验与研究过程中,我们改革了教案形式,强化了教师的集体研究,形成了各校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举行了当堂达标教学优质课评选、优秀论文评选和送课下乡活动,将常规性的教研活动与当堂达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各实验学校课题研究的均衡发展。

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宁津教育实现了质的飞跃,宁津中考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由2002年的全市第五位跃居2005年的第一位,创造了宁津教育的奇迹。2005年9月,当堂达标教学课题研究顺利通过了全国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的结题鉴定。2006年4月,张志勇副厅长在全国目标教学海南会议上提出了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三大现象,即“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宁津现象”。

面对阶段性成绩,我们备受鼓舞,但更多的是反思,“宁津现象”提升了宁津教育的内涵,但也存在着诸如专业研究团队相对薄弱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困难,我们全力以赴,集体商讨,共克难关。2006年9月,我们启动了“研究人员本土化工程”,在全县范围选拔了七名在课题实验与研究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教师,充实到专业研究指导队伍中;扩大了课题研究的范围,将实验学校由第一阶段的12所扩展到全县所有中小学。2007年,启动了“教师素质再提高工程”,先后开展了“专题培训”、“教育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008年,又启动了“让书香浸润校园”活动,掀起了师生读书的热潮,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了学校办学的内涵。

德州市教科所的领导和相关媒体对“当堂达标教学”从理论层面帮助宁津进行了系统提升。2006年8月,《山东教育》主编陈为友专程来到宁津,长时间深入基层学校调研,将“宁津现象”解读为“一个农村科研兴教的典范事例”;12月,田慧生等专家学者撰文《笔会·“宁津现象”众人谈》,从不同角度对“宁津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2007年11月,山东省教科所、山东省教育学会联合在宁津召开了“全省农村中小学科研兴教现场研讨会”,将“宁津现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吸引了来自辽宁、安徽等省的教育同仁前来交流,宁津的做法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

(二)五年深研,铸就一方教育品牌

2008年6月27日,全国目标教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当堂达标教学深化研究”又在宁津隆重开题,拉开了宁津深化研究的序幕。德州市教育局在宁津设立了“德州市当堂达标教学研究中心”,将宁津科研兴教的做法总结为“宁津经验的起点在于选题,支点在于当堂达标教学,特点在于县域内整体推进,推动力在于专业引领与指导,生命力在于实践和理论的突破”,认为宁津经验是“我市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向全市大力推广。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探索县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我们在前期当堂达标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当堂达标教学视野下的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其宗旨是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聚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谱写当堂达标教学新篇章,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是回归原点,打造以人为本的课堂,通过“人人有课题,个个有研究”的全员性微型课题研究,力促“让课堂回归以学为主的原点、让教师回归幸福成长的原点“两个回归”的实现。二是区域推进,开创教师成长新途径。宁津借助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在县域内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对广大教师进行专业引领,区域推广课题研究成果,开辟了教师专业成长新途径,促进了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

为保证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宁津创新培训方式,做到了“菜单式培训”和“专向培训”相结合、“实地培训”和“网络培训”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切实保证了职后培训的效果,最大限度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010年8月,宁津被确定为中国教育学会教师发展基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短板”初步得到解决。2011年5月,课题组研究经验论文《区域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在《中国教育学刊》发表,并且该刊以《创新培训模式,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为题对宁津的做法进行了采访报道。2012年12月,对2011年立项的“当堂达标教学”小课题研究进行了结题鉴定,对51项优秀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10万元的表彰奖励,激发了广大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热情。务实的研究进一步引起了国家和省级媒体关注:《中国教育报》以《3000教师同研“当堂达标”》、《大众日报》以《“当堂达标教学”的魅力小课题做出“宁津现象”》再次报道了我们课题研究的做法,《重庆晨报》等许多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对此先后转载。

(三)五年规划,力促教师幸福成长

2013年开始,为了大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宁津又研制了新的五年规划——“当堂达标教学”研究提升工程。本着“立德树人,内需驱动,一人一艺,一校一品”的工作理念,我们启动了“教师梯级递进式成长助推工程”,确保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力促教师的幸福成长。在研究过程中,以“师德催生名师,研究成就特色”为目标,用精细化积分制管理办法,为不同层次的教师设置相应的达标积分标准,在充分尊重教师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让每位教师充分扬长避短,发挥“我”的优势,自我确定成长目标规划,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专业水平的螺旋式上升,力争做到标准变目标、目标变行动、行动变成长、成长变名师,从而达到教师成长、学生成才、校长成家、学校成名、事业成功的“五成”境界,实现名师、名校、名校长数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

“当堂达标教学”研究提升工程,促进了宁津教育的内涵发展,也让宁津收获了累累硕果。近五年,宁津有百余项基于当堂达标教学研究的子课题通过了省、市级专家结题鉴定;有2项研究成果在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有23项课题研究成果在省、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县教育局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教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课题研究13年,让所有课题研究参与者的专业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县教育局副局长舒长良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县教研室主任李宝胜、教科所所长方华被评为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刘会芝、杨仁春等老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王忠利等在课题研究中成长起来的多名骨干教师应邀执教国家及省、市级公开课,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每年全县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的文章均达百篇以上。

四、区域推进“当堂达标教学”研究的成效

(一)初步构建了当堂达标教学理论体系

当堂达标教学是扎根在山东省“单元达标教学新授课教学模式”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的个性化、本土化教学模式。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基本原则,“当堂达标教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提升和完善。

从理论成果来看,课题组创造性地提出了当堂达标教学的基本概念、本质特征、基本理念和主要特点,建构了具有农村中小学特色的地方教学模式、灵活开放的教学方法体系。体现了教学过程最优化原则,突出了以校为本的理念,具有浓郁的地方教学特色,为教学实践操作及深化理论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点。自2007年11月以来,《当堂达标教学模式解读》、《区域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探索》、《让农村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等研究文章相继在《中国教育学刊》《山东教育》等专业刊物发表;《当堂达标教学课题研究报告》被评为全国目标教学20年研究“十佳成果”;《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研究》、《当堂达标教学理论创新与实践推广研究》、《当堂达标教学与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分别荣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宁津现象透视》《当堂达标教学理论创新与实践推广》两书先后出版,初步形成了当堂达标教学的理论体系,为全县中小学教学改革增添了一抹新绿。

(二)初步构建了“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体系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当堂达标教学课题研究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理论成果,同时取得了卓越的实践效果。通过区域推进“当堂达标教学”,广大教师实现了由“教书匠”向反思型、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有效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及拖堂现象,初步建立了以“认定目标、组织教学、教学达标、达标测评”为特征的“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分组合作,当堂达标”、“引导发现,当堂达标”等20多种各具特色的、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为主”的课程改革新理念在课堂上已稳稳落地,学生的自主、主动学习已成为常态,新的课堂教学体系已初步形成。

(三)初步构建了“金字塔”式科研管理方式

宁津构建了“三级督查(县教科所每学期对学校进行一次督查,学校教科室每学期对学科课题组进行两次督查,学科课题组每两周对教师的研究情况进行一次督查)、两级监控(县教科所对学校课题研究管理进行监控,学校教科室对年级课题研究管理进行监控)”的“金字塔”式课题研究管理机制,使得人员、处室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实现了课题研究的无缝隙管理,保证了课题研究的有序进行,实现了双向管理的最优化。同时,形成了“金字塔”式三级金牌团队,即理念先进的基层管理团队(县教研室、教科所)、善于研究的科研骨干团队及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的普通教师团队。既实现了由普通教师、科研骨干向基层科研管理者的正向成长,又实现了由基层科研管理者向科研骨干的逆向成长锻炼。

五、区域推进“当堂达标教学”的理性思考

任何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审视宁津区域推进目标教学的基本历程,现阶段的成功缘于以下几点。

(一)不懈探索是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条件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虽然有过不少的迷茫与困惑,但是我们既没有退缩,又没有犯冷热病,而是十三年如一日,紧紧抓住当堂达标教学研究不放,牢固树立“持之以恒、追求卓越”的信念,咬定“当堂达标教学”研究不放松,一如既往,不断探索,保证了教育教学改革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区域推进是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

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在一个经济比较薄弱、教学条件并不优越的农村地区,在全县范围内整体推进的。课题研究开始,就有28处中小学参与。当前,全县上下齐动员,3000多名教师齐上阵,充分利用群体力量集体攻关,在研究中培养了大批教学骨干,逐步造就了一支高素质、本土化的研究团队,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解决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课堂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核心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如果偏离了课堂,一切教育教学改革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堂达标教学就是以解决课堂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在13年的课题研究实践,我们在专家的引领下,树立了“问题即课题”的观念,没有赶时髦,搞花架子,而是立足实际,聚焦课堂,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因此,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全县的教育教学质量。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做科研不能东碰碰、西撞撞,到处“挖坑”,而应该选准方向“打深井”。宁津教育在区域推进“当堂达标教学”研究中,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课程内容的动态性和建构性与学生生活联系的问题,教师个性化教学与学生多样化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等。这些都是需要每一个研究者深入思考并在实践中寻求解决的突破点。

“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教育发展的主题。在区域推进“当堂达标教学”研究的路上,宁津找到了最适合本土教学改革的、独具特色的提高县域教育质量的良方。它必将最大限度地促进宁津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我们会向着这一“特定的目标”不断前进。

宁津县教育局,山东德州 253400)(责任编辑:孙培东)

猜你喜欢

当堂课题目标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不怕死的留下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