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恒·新”课程开发与整合的实施
2016-12-22■曲晶
■曲 晶
小学“恒·新”课程开发与整合的实施
■曲 晶
青岛大枣园小学位于青岛市区北部,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28人。多年来,学校秉承“生命恒新”的办学理念和“让校园里的每个生命都闪亮”的育人观,走出一条特色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有效整合的探索之路,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恒·新”课程体系,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打造“生命恒新”强势品牌,从而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一、“恒·新”课程构建之缘起
青岛大枣园小学地处青岛城乡接合部,学校新市民子女占学生总数85%以上。这些孩子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流动性强,行为习惯和学习意识参差不齐,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带来极大的困扰和挑战。但学生的生活世界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很多学生善于观察,对自然万物情有独钟,课间捉蝴蝶、蜻蜓时专心致志,争论起不认识的植物津津有味;而且他们勤于动手,会把捡来的漂亮树叶压在书里当书签,还能拼出漂亮的图案。那些在别人看来不以为然的现象,都能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观察、追问。怎样将学生的这些优点保持下来、发展下去,变劣势为优势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于是,“自然智力为我们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提供了又一条途径”。2001年开始,学校与山东师范大学自然生命科学院合作,成为大学教育实践基地,成立青岛大枣园小学自然生命科学研究院,开展以“探究?实践”为核心的自然生命科学实践活动,主张以学生动手实践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再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即“实践——认识——再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合作学习的意识、从中享受探究的乐趣,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
从孩子感兴趣的大自然入手,上山下海,采集制作,探索创新。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内容逐渐丰富,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不断提升,“舞动生命之韵”系列校本课程成功开发,“恒·新”课程体系由初步构建到日趋完善,助推了学校“自然生命科学”特色的发展。
二、“恒·新”课程之内涵与内容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学校一切工作最终的物化体现,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和教育理想的个性化载体。十多年来,通过对课程的全面实施和不断完善,我们对“恒·新”课程有了这样的理解:“恒,常也”,即执着,持之以恒,是生命活力的持续发展;“新”,创新,意寓生命超越发展,是个性舒展张扬的表现。“恒者行远,思者常新”,我们要保持一颗“恒新”之心,构建具有持续生命活力和彰显师生个性的课程体系,让师生绽放生命精彩,打造特色鲜明品牌学校。
为使“恒·新”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我们以“一天”和“一年”为单位,用时间轴串起“恒·新”课程体系实施的最小单位和最大跨度。
“恒·新”课程——我们的一年,是时间轴的横贯线,从学年度的视野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设立“每月一节”,如海洋节、读书节、合唱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年度校本节日,既有针对性,又体现综合性,展示孩子们学习成果,同时也对课程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阅与评价,实现教育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无缝对接。
“恒·新”课程——我们的一天,是时间轴的纵贯线,从微观角度,根据学生在校时间整合开发“长短课”。“短课”包括以练和读为主的“晨起微课堂”,由升旗仪式、精彩数学、国学经典、乐读英语、优美语文组成的“五彩晨课”,每天下午20分钟的“快乐习字”;“长课”包括课间操、武术操、传统老游戏、体育体质检测等。
这些或长或短的特色课程将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充分利用,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成为校园生活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三、“恒·新”课程之探索与实践
“恒·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从主题实践活动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学科教学到课程整合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相应课程评价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一)找准契机,开发主题实践活动
2001年,我们利用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的师生到青岛实习的机会,带领师生一起参与活动,目的就是开拓眼界。学生走进大自然,认识动植物,兴趣盎然,欲罢不能。以“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从2002年开始成为学校特色传统活动。
自然界的花花草草成了“教材”,给学校的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实践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合作意识,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品质,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
(二)积极延展,实施系列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有了令人惊喜的成效,也让我们的活动范围逐渐延伸,开发形成了实践、研究、拓展三大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自然生命科学特色活动内涵越来越丰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自主能力,为学生个性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1.实践系列主题活动。实践系列主题活动由依据季节变化的“四季活动”组成。春季的“校园绿色使者”主题活动,包括校园植物认养、大学教授进校园、我为植物做“名片”、给校园植物挂牌、院士带你认植物、校园植物博览会、校园植物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夏季的“大手拉小手,山师一起行”主题活动,包括走进崂山、走进青岛海滨进行各类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约会蓝色海洋”主题采集活动;秋季的“走进八大关”采集制作活动和毕业班专属的虎山专题采集活动;冬季的“标本制作指导”和“作品展示”等活动。
2.研究系列主题活动。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能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我们以问题为驱动,对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选择有代表性的课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开心农场开心多”等一系列的实践探究,引导学生观察、记录、拍照、定期交流,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研究自然界奇妙的事物和现象。学生学会观察、发现、质疑、实验、总结、升华,不仅了解了更多自然科学知识,还体验到收获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3.拓展系列主题活动。采集的植物标本会有重复,师生们一齐动手动脑、不断创新,依据不同植物标本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制作流程、工艺技巧等,开发多科属植物标本、多系列树叶刻画、多主题标本画、多形式叶脉画、多色彩种子画、多样卵石画等多元化的特色作品,极大地丰富、创新了实践活动的内容,为后期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顺应发展,创设特色校本课程
如何使生命科学特色进一步凸显,使蕴含其中的教育价值显现、普及并传递下来,我们进行了反复的研讨之后,决定围绕生命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整合校内外一切可利用资源,开发学校课程。2007年,我们将多年的特色活动进行提炼、融合,构建“舞动生命之韵”系列学校课程,开发《花言叶语大自然》等多门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
课程的实施作为一种载体,使我校的自然生命科学教育特色得到进一步的普及、传承和创新。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入社会,学会甄别和筛选,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拥有最真实的情感体验,在探究中张扬个性,培养兴趣。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也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课程开发素质。
(四)整体规划,构建课程实施体系
学校特色课程的不断开发与实施,使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学科学习,也带来课程在内容、实施等方面的新问题。经过对课程理念的反复学习与研究,我们决定在特色课程开发实施的基础上,对现行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探究,构建具有学校特色、适合师生发展的课程体系框架。2014年,“恒·新”课程体系应运而生。它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类别组成。
1.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包括学科、德育、社团、特色四个课程系列。
学科课程系列包括学校的基础课程和学科课程的二次开发课程。即课程表中所列的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课程,以及在学科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发展情况进行校本化开发的课程。如国学经典、快乐习字、精彩数学、乐读英语、优美语文、老游戏课程等。
德育课程系列是学校重新整合德育的内容与方法,构建以“小主人教育”为核心的“四四”德育模式,即将德育的四个基本方面(知、情、意、行),通过四类课程(传统修养课程、品德素养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成长引导课程),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品德与生活(社会)、传统文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班队会等课程内容,分解到每个年级,多途径、多方法、分阶段落实,促进学生道德品质与主体人格发展。
社团课程系列是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的调查而开设的器乐、益智、文学、体育、科技、语言、手工等8大类20个社团的课程,保证每个学生有自己喜欢并参与的课程。社团课程在每周五下午进行“走班”,打破班级、课堂、校园、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经历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真正实现“教学的无边界”。
2.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在课程规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我们在构建学校课程的同时,着力建设与显性课程相辅相成的隐性课程体系。包括:“一园一场一墙一栏”,即幸福果园、开心农场、海洋主题墙、科普宣传栏;“两廊两馆三室”,即绿色长廊和海洋走廊、海洋标本馆和沙雕馆、作品展室、水培植物室、卵石创意室;“一徽一旗一形一言”,即海洋特色班徽、班旗、班级形象、班级宣言。
隐性课程中的大部分资源是静态的,呈现的是学校的文化特色。一年级新生入校的第一课就是认识学校,用两个周的学校课程课时,了解、熟悉自己的学习环境;一年级第二学期,每个班根据本班特色或特长,选择一种海洋生物作为班级形象,并设计成为班徽和班旗,提炼班级宣言,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四、“恒·新”课程之评价与成效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
“恒·新”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科学的评价来确保实施。我们通过不断调整、完善评价的内容、形式和制度,检验课程的实施情况。
学科评价细则,评价师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情况。如语文学科的“识字与写字”“阅读”“表达”模块的评价细则、数学学科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学习能力”模块评价细则、英语学科“口语表达”模块的评价细则等,让评价有依据。
校本课程评价细则,包括校本课程学生的人数、学生实际接受效果、领导听评课的评价、学生的问卷反馈、每学期的成果展示等。
种子评价体系,利用植物的生长规律而建立的一套递进式的动态评价体系,用来记录学生每一次的成长与发展。学生每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每参与一次实践活动、每完成一件作品,都会得到一粒种子卡奖励。种子-小苗-大树-花朵-果实,十进制等级换算;当出现问题时,将会被吃掉一粒种子。现在,这套评价体系已经推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成为学校的特色评价体系。
(二)课程实施成效
1.构建“3223”特色教育模式。多年活动与课程的实施,凸显了学校自然生命科学教育特色,也在发展与创新中构建了独具特点的“3223”教育模式,即:3个阵地(学校、家庭、社会)、2个主题(蓝色海洋和绿色科普),2条主线(动脑与动手能力并举,认知、情感培养与成果并重),3步走(第一步,以探究活动为主,获得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第二步,以实践活动为主,锻炼各种能力;第三步,以创新活动为主,激发创造动机)。教育模式的实施与学校的校本节日和相关课程相结合,引导师生了解、认识、参与,直到融入到其中,使师生体验到乐趣与成功,认同学校发展思路。
2.提升教师的创新理念,促进多学科发展。“恒·新”课程体系中的特色课程内容的实施,在季节、时间上有特殊的要求,老师们创造性地采用“切段式教学法”,合理安排课程的实施。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的课时、内容及教师贯通,在某一个教学时段,按课程内容集中授课。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中一人在一个学期任教一个学科的惯例,同样的课程由几位不同的教师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既保证教学课时,也有效发挥任课教师的特长,使学有所得、教有所长。
同时,在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以研究性学习实践为主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学习习惯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教师们将方法和经验推广到语、数、英等学科课堂中,解决了教学中的许多问题。语文组的“体验学习法”、英语组的“师生互动交流法”、科学组的“自主创设实验法”都已经初步形成经验。
学校承担青岛市“十二五”课题“依托蓝色海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圆满结题,参与研究的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的实践研究”及山东省重大课题“课程整合背景下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有序进行。学校80%以上的教师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特色创新等各方面参与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特色的研究开发更加规范、有效。
3.激发师生的兴趣与潜能,丰富学校特色内涵。“恒·新”课程体系内容素材丰富,多门课程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体系框架,并完成了课程教材的编写,师生从中获取知识、学会技能,并自主创新。
近年来,学生在山东省小学生科学实验大赛生物组的比赛中屡获佳绩,在青岛市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多名学生的摄影作品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奖,树叶刻画作品成为北京奥运会和青岛世园会的纪念品。老师们开发的课程教材获得全国二等奖、山东省特色课程评选一等奖、青岛市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
五、“恒·新”课程之反思与展望
(一)开发与实施的关键
整合是一种再创造,它并非把学科简单地“摞”在一起,而是基于课程发生的内在联系发生的“化学反应”,使原来分科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课程素养被“唤醒”,从而重塑学科体系。“恒·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是通过行动研究,整合课程资源,将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课程、科学、音乐、美术等相关学科的相关内容有机整合,将相类、相同的内容放在一起研究,同时对照课程标准一一落实。这让学科教师跳出学科本位,还原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更加综合的情境下认识事物,是学生综合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研究过程中的教师改变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内驱力的影响使教师喜欢尝试开发课程资源。例如,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要求选择教材外的课程资源;根据教学经验,给予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运用实践总结实施下一步教学计划。教师开始并不认为“协作互助”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个人倾向较为严重。从专家给教师提出建议、提供帮助之后,习惯了“单打独斗”的教师也克服原先的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分享课程资源,一起制订课程方案,一起对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进行评估。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不仅能使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不再孤单,而且有助于学校形成团结奋进的文化氛围。
世间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生命之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关注、尊重每一个生命,是教育的第一要义;点化、润泽每一个生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教育,就是要让每个生命都彰显生命的活力。“恒·新”课程体系的建构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这种经过认真思考、科学规划、不断修正完善和日趋和谐的课程体系中,一天天、一年年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
青岛大枣园小学,山东青岛 266100)(责任编辑:高 原 丁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