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沉醉的晚上》与《沉沦》的比较论
2016-03-02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高中部刘连新
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高中部 刘连新
《春风沉醉的晚上》与《沉沦》的比较论
江苏省新沂市王楼中学高中部刘连新
《春风沉醉的晚上》与《沉沦》两篇小说在题材选择、人物刻画、表现手法三个方面都有着相同或相异的特点。在题材选择方面,两篇小说都是以我的生活为中心展开叙述,表现人物精神的苦闷,但在表现的广度与思想性方面却有着较大的差别。在人物刻画方面,郁达夫的一生经历着坎坷的遭遇,就形成了他忧郁的性格特征,因而他在文章中表现的人物形象上,也大都是悲惨不幸、多愁善感的。在表现手法方面,郁达夫突破了传统情节描写的局限,采用的是直抒胸臆的描写,被称为“郁达夫式抒情小说”。
题材选择人物刻画表现手法 《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卓有成就和富有个性的文学家,对我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分别创作于1921年7月的《沉沦》与1922年7月的《春风沉醉的晚上》,便是其小说作品中富有代表性的两篇,本文就从题材选择、人物刻画、表现手法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鉴赏。
一、在题材选择上
在题材选择上,两篇小说都是以“我”的生活为中心展开叙述,在作品的人物形象中都能找到自我的成长经历,表现出人物生活的苦闷,但在表现的广度与思想性方面却有着较大的差别。《沉沦》中消极颓废思想浓重,大胆描写变态的心理和性的苦闷,带有鲜明的反传统道德的叛逆倾向;《春风沉醉的晚上》虽仍有思想消极的一面,但描绘了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和一个年轻女工的互帮互助而正常的生活,前景一片光明。《春风沉醉的晚上》突破了早期《沉沦》中“自我表现”的范围,把抒写个人的穷苦愁闷扩展为关切劳动者的苦难命运,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积极追求个性解放和博爱的思想。
《沉沦》深刻反映了当时创作的背景以及作者那一时期的思想。作品采用自序叙传的形式来表现作者坎坷的生活经历,勇于大胆揭露自己苦闷的心理,明显表现为内心的压抑和对前途看不到希望的悲观思想。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在郁达夫归国后创作完成的。小说写了一个失业的知识分子穷困潦倒的生活命运和一个年轻女工的悲惨遭遇,以及他们之间真诚高尚的友谊,充满伤感、哀愁的情感。这是中国最早描写工人生活的一篇作品,它浸润着作者对女工等劳苦大众的人格尊重,洋溢着对他们生存困境的人道主义的伤感。
从以上看来,《春风沉醉的晚上》的题材及主要思想内容不同于《沉沦》,作者由写“我”而转到写劳苦大众,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工人,以消极的姿态反抗和抗议现行体制这一点上,使这篇小说很有特色。作品中女子陈二妹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深受恶劣环境的压迫和工头的无理欺凌,可她的不失纯朴地生活着,并且给予比自己更困难的失业的“我”以发自内心的关怀和帮助,使“我”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
二、在人物刻画上
《沉沦》的主人公“他”虽然性格乖张、脆弱,但他深深憎恶民族歧视,深爱自己的祖国,认为自己之所以在异国备受欺凌,原因在于祖国的积贫积弱,因而他渴望祖国尽快的富强起来,当他这一愿望难以如愿,决意跳海自尽之前,他面向着祖国,迸着血泪的呼喊:“祖国啊,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喊,充分表达了一个爱国青年的心声,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春风沉醉的晚上》以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及其情绪变化向人们打开了一个感情世界,“我”是一个失业的年轻知识分子,又痛又穷,住在一个黑暗低狭的小阁楼里,整天“呆呆地对着蜡烛或油灯坐在那堆书上,翻译着外国文章,日复一日的过着”,靠卖文为生。与“我”比邻而居的是一个失去父母、兄弟姐妹的孤苦零丁的16岁的烟厂女工陈二妹,“她一双漆黑的大眼,高高的鼻梁,灰白长圆的面貌,清瘦不高的身体”,是个“可怜的女子”,每天在烟厂及其恶劣的环境里工作十几个小时,还要遭到工头的无理欺凌,心中蕴藏着深切的仇恨,性格忧郁沉闷,“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与陈二妹相邻而居后,由最初她对我身份的误会到了解,继而对同她一样的“我”的同情、关心、体贴、信任,感情日益增长,这种纯真的感情显得格外动人。
作者很有层次,含蓄地刻画了陈二妹的纯洁、善良、真诚,富有同情心的品质,刻画出一个在那样恶劣的社会环境下,仍能不失纯朴地生活着的女工形象,正是这样的一个女工,使“我”在她的真诚的关怀和帮助下,从苦闷、彷徨中看到了一线光明,产生了振作精神的力量,思想感情也得到了净化。
三、在表现手法上
在《沉沦》中,作者把我国传统小说的情节倾向引入散文化或诗化的境界,突破了传统情节描写的局限,采用的是直抒胸臆的描写。喜欢用独白式的抒情描写,抒发主观感情,带有浓重的浪漫气息。
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中,作者在浪漫主义的抒情基调上,现实主义的因素开始增长了,表现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有所扩展,这使《春风沉醉的晚上》呈现出二元风格的特点,即主观情感因素与客观现实因素融汇到了一起,不仅突破了小说情节描写的局限,也冲击客观写实小说的结构严谨的规范。从而使郁达夫抒情小说的表现力更强,容量更大。
由此可见,郁达夫的《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这两篇作于不同时期的小说,既有共同的特色,也有着不同的风格,我们通过作者在不同阶段思想历程的表现,反映了郁达夫在先进思想的指引下,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从他的思想变化的历程中可以使我们得到一定启示,知识分子只有与工农群众结合起来,深入体验生活,不断提高思想境界,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的特色作品。
[1]郁达夫.郁达夫自选集序.1932年12月出版
[2]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1999年12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