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国际化下生物教学方式改革的探析

2016-03-02张志坤广州市南沙鱼窝头中学

新课程(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教学方式生物

张志坤(广州市南沙鱼窝头中学)



教育国际化下生物教学方式改革的探析

张志坤
(广州市南沙鱼窝头中学)

摘要:在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借鉴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对生物教学方式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生物;教学方式;改革

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包容和接纳的理念,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生物,作为一门实验学科,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经过教学实践上的反思和借鉴,切实感受到教育国际化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适应性改革。结合这一理念,以下是我针对转变生物教学方式所作的一点思考。

一、教育理念上:让学生的学“变”得更具有自主性

1.将“被动学”变为“主动求知”

设计教学情境时,选择直观性、参与性、新颖性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需求的欲望,进而形成主动求知的动机,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利用《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贾宝玉的说法“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儿是泥作的骨肉”,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去思考这一说法,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开放性的见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将“巩固知识”变为“展现知识”

生物被誉为理科中的文科,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传统的机械记忆、重复练习让学生深恶痛绝,学习国外通过展现知识来巩固知识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另一方面张扬个性、发展学生才能,养成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引导学生联系青少年喜欢的流行歌曲设计练习:“歌曲《老鼠爱大米》唱遍大江南北,大米中的淀粉在老鼠体内最终被分解成下列哪种成分才能被吸收?a.麦芽糖b.葡萄糖c.氨基酸d.甘油。通过上述类似例题的练习和测试,既回顾了生物学相关的核心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将“运用知识“变为”实践创新”

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探究生物规律的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物学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一课中,学生选择了白萝卜、花生、大豆作为实验材料,并实验检测发现白萝卜中有还原糖,花生含脂肪,大豆含蛋白质。而课前,我们在实验桌上还摆了甘蔗汁、面粉、西红柿、小白菜、甘蓝叶、葡萄糖溶液、食用油等材料供学生选择。由于此实验操作较简单、易成功,所以,在实验中又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在实验中为什么只选择白萝卜、花生、大豆作为实验材料?能否有替代品?思考并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又该如何呢?

二、教育手段上: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主要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和互联网等,能有力地推动从国外获取最新的和有效的教学资源,同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为生物教学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信息技术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适用于学生的学。

1.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直观性”教学

由于不同的学生对生物的理解、感知能力不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处理的能力,展示多元化的生物信息,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内容进行理解。例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减数分裂”一课中,通过利用计算机模拟细胞的减数分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动脑去研究、发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的基本规律,学生这样获得的知识要比传统的讲授法获得的知识要深刻得多,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合作式”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实行合作式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通过网络的渠道协作互补高效地完成任务,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时,让学生课前在网上搜集有关酶与生活的知识,如,加酶洗衣粉,胃药中的多酶片,餐厅洗碗机的洗涤剂,真菌产生的α—淀粉酶,催化淀粉降解成可被酵母利用的糖用于面包等食品制作,蛋白酶类(饼干松化剂)用于制作饼干过程,麦芽中的淀粉酶、蛋白酶、葡聚糖酶用于酿酒,凝乳酶用作奶酪生产的凝结剂等,有的学生还利用各种机会亲自到一些食品生产工厂去体会与感受酶的作用,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制作成课件,这样学生便轻松地学到了有关酶的知识,有了这些铺垫后面的教学就顺理成章了,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知识的宽度和广度。

三、教育环境上:创设双语环境

教育国际化要求培养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在做好民族教育的同时,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开放意识、掌握国际通用语言的能力。作为教育者,首要的就是培养国际化人才所需要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学、活动、环境等多种双语教育途径促进学生国际化语言的学习。

1.明确生物教材的双语教学计划与内容

在生物教材的选用上,目前还没有成型的生物双语教材,但是人教版高中的三本生物必修教材中,每一个概念都标注对应的英文翻译。这就意味着在新教材实施时,编写者已经有着双语教学的思路。在教学内容保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把生物学和英语知识的难度降低,使内容的难易程度适中,适合高一和高二多数学生的英语的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不是学英语而是用英语学”的氛围,这样学生就保持了积极性,成为课堂的主人。

2.营造轻松的双语氛围

生物双语教学实践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创设英语与生物相融合的课堂氛围。首先,我们的课堂用语基本上都用英语表达。比如,打招呼“Good morning”“How are you all today”,还有在课堂中的用语,比如:“Now let’s begin our new lesson.”“Look at your books.”“Who can answer my question?”“Louder please.”“Just try.”另外游戏、比赛、故事表演、小组讨论等,都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极好的方法。例如,在讲授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细胞的失水及吸水”时,可以找两名学生假想成自己是个细胞,分别表演出细胞被置于盐水中的状态和放于清水中的状态。当一名学生为表演失水而缩成一团,而另一名学生为表演吸水挺着肚子且两颊鼓鼓时,学生都会笑出声来,在欢笑中既记忆了知识,又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当然,对学生每一次的表现给予及时而恰当的鼓励,能增添学生的信心,融洽课堂气氛。如表现好时的一句表扬“Wonderful!”“great!”“Well done!”都能使学生备感成功的喜悦;答不出时的一句安慰“take it easy!”则能舒缓学生面对挫折的心情。在激励、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大胆运用英语表现自我,自然而然地融入双语教学活动中。

3.结合具体学情调整双语教学

结合学生英语水平和生物的基础能力,把生物学中的英语专业知识适当地进行转换,适合高中学生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细胞膜上的物质运输”时,教材上“细胞膜的组成”旁边翻译为“constitute(组成,构成)”,由于该单词较为生僻,没有太多学生能反应过来,但说“make up”很多学生就能理解。这样既完成了高中生物的教学目标,同时提高了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真正将英语作为工具来使用,并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熟练它、掌握它。

参考文献:

[1]王华丽.全球化视野下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J].科教文汇,2009(7).

[2]陈如平,苏红.论我国基础教育的国际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0(14).

[3]项贤明.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主题与我国教育改革走向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

·编辑栗国花

猜你喜欢

教育国际化教学方式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第12话 完美生物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化高校联盟体系下结构化MOOC框架 
国际化时代下传统文化的教育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