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给了我们什么
2016-03-02单友法大丰区飞达路初级中学
单友法(大丰区飞达路初级中学)
语文新课标给了我们什么
单友法
(大丰区飞达路初级中学)
摘要: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课堂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开放、多元的新理念,给了语文课堂一片自由的天空;新课标“平等中的首席”定位,给课堂带来了师生合作探究之乐;新课标的生成性、探究性推动教师为自己规划学习、成长的空间。
关键词:自由的天空;合作探究;成长空间
13年前,语文学科的“少差慢费”日益凸显,遭到空前一致的口诛笔伐。新课标应时而生、横空出世。它对外融合了许多国外最新教育理念的精华,对内吸纳了国内语文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就如一阵清新的风,吹过日渐僵化的语文田野,让我们豁然开朗、欣喜雀跃。回顾十三年语文课堂实践,我惊喜地发现,新课标果然不负众望,让语文课堂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一、开放、多元的新理念,给了语文课堂一片自由的天空
在教学大纲时代,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语文好教,谁都能教。因为我们有“葵花宝典”教学参考书,有标准答案,语文教师只要做搬运工,把教参上的答案搬给学生。僵化的理念必然衍生出僵死的课堂,语文学科的地位只能每况愈下,坠入“少差慢费”的深渊无法自拔。而新课标以开放而多元的先进理念,给了语文一片自由的天空。对教材,教师有了更大的选择权。适合学生学情、能促进学生发展的,就合理使用;题材落后、脱离学生,就弃之不用;课外优秀的材料,可以补充增订成为教材。课堂上不同的解读声音,都会得到尊重。因为自由,师生才能真正用语文的眼光去亲近语文、理解语文;因为自由,我们才能挣脱教参的束缚,透过作家泰格特的灵魂之窗,陪学生一起探究人性的扭曲与挣扎,我们才能和学生一起通过优美的文字,与十三岁的田晓菲作倾心的交流,我们才能大胆地指出教材编排的缺陷,合理改编,为我所用,我们才能将学生请上讲台,师生合作,重现“两小儿辩日”的激烈争论场面。多年的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标引领下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是考什么教什么,现在是什么能提高学生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就和学生一起探究什么。这样的理念、这样的课堂,常常让我收获惊喜。在教学刘禹锡的《秋词》时,在诗意探究之后,我提问:“站在秋天的田野上,刘禹锡看到了什么?”有学生答:“看到了冲天而上的白鹤。”我又问:“仅仅看到了白鹤吗?”有学生说:“还看到了他自己。”这个答案完全是学生课上生成的思考和感悟,让我很惊喜。教学“叶”这一专题时,有一首现代诗《绿叶的声音》,常常被教师所忽略。我让男女学生分行朗诵,然后探究三个问题:1.文中“童年的柳哨”“月夜的叶笛”和“青冢上对于美的思念,红花岗上对于火的颂曲”排列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快讨论出: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这是诗歌写作的一般规律。2.诗歌用了哪些手法来抒发情感?学生很快有了答案:设问、通感、反复、拟人。3.模仿本诗写法,以“青春“为话题,仿写几句来抒发我们自己的感情。我当堂示例:青春是什么?/是单车飞驰追风的潇洒/是面对试卷无奈的叹息。最后没想到学生诗兴大发,热情高涨。有一位学生一气呵成《青春的样子》:
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洁白的球鞋/精致的发卡。/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秋千上的蝴蝶/榕树上的知了。/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教室里的朗朗书声/图书室的浓浓墨香。/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汗水与泪水的交织/酸甜与苦涩的相融。/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她欢呼着惊艳了岁月/你蹦跳着温柔了年华。/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春天对勃勃生机的礼赞/夏日对昂扬热情的讴歌。/你见过青春的样子吗/挥洒着今日/憧憬着未来。虽然文字还显得青涩,但诗心、诗情已跃然纸上。正是课堂的自由开放,给了学生如此广阔的创作空间,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
二、新课标“平等中的首席”定位,给课堂带来了师生合作探究之乐
过去,教师居高临下,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累,学生更累。因为只有平等才有交流与合作,只有师生的真正平等,教师才能真正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追寻。教学《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下全诗,在首句后面标注“烦忧的李白”,要求学生也学我标注,还原一个活生生的、个性的李白。学生热情很高,很快就有了精彩的收获。“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狂傲、狂放、自信、自负的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苦闷的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执着、倔强的李白。抛弃生硬蛮横的灌输,选择平等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主动自由的体验中还原了一个立体的李白,课堂因此有了探索的深度。
平等的理念不仅能让师生共享合作之乐,也让教师学会了宽容学生、鼓励学生。有位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马说》一文时,我请他读第一段课文,但他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请大点儿声,好吗?”我微笑着提出要求。之后他的声音稍微大了点,“请再大点声,好吗?”我继续微笑着要求。“很好!标准的男中音!”我真诚地赞赏。学生都笑了。“某某同学,”我看着他的眼睛说道,“你知道吗?你朗读的声音很美,真的让老师很羡慕。我想,同学们一定和老师一样,还想再欣赏一遍你的朗读,可以吗?”他的眼睛发出了自信的光彩,同时异常安静的教室里响起了清晰、响亮的读书声!音韵铿锵,声情并茂。读完之后,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每一颗小草都需要滋润,每一朵小花都需要阳光。平等的尊重,真诚的鼓励,往往能够激发出学生心底潜伏的成长能量。特级教师贾志敏曾经让一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读课文,学生读错了七遍,他仍然微笑着指导他读第八遍,并且给他到讲台前读书的机会。正是这种平等的尊重点燃了学生心里的自信火花,让学生拥有并积累成长的正能量。
三、新课标的生成性、探究性推动教师为自己规划学习、成长的空间
因为新课标理念的开放、学法的自由、课堂的多元化生成性,都让我们过去有限的一点知识积累在课堂上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逼着我们不断学习,与学生一起成长,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坚持从三方面给自己充电:一是坚持学习专业刊物。《盐城教育研究》《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这些核心刊物上的文章,很多来自一线实践,是对新课标生动而形象的诠释,有很高的指导价值,语文教师自然要看。钱梦龙先生的《导读的艺术》、王金战老师的《中国英才家庭造》、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这类作品,都来自鲜活的课堂,是他们智慧和情感的结晶,自然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二是阅读文学性的刊物和书籍。《读书》《散文》《文学评论》《读者》《青年文摘》这些期刊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和眼界跟上时代的步伐。《席慕蓉诗歌选》《周国平散文集》《秋雨散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于丹的《〈论语〉心得》和《寂寞圣哲》等书籍,不仅能开阔我们的眼界,滋养我们的心灵,有时还直接以新鲜的材料弥补教材的不足,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有一次看到一首小诗《四月的红蜻蜓》:坚持没有化蝶,蝴蝶飞不过沧海;数不清几生几世,我已将刻骨的伤,炼成一双薄翼。因为喜欢,就在作文课上用作材料,和学生欣赏探讨怎样诗意地表达情感,学生很感兴趣。2011年第22期《读者》中的文章《安静,一下午的时光》这样写泡茶:“新绿,嫩芽,净水,透明的杯子。浮沉,竖立,像小杯子里长着许多小树苗。一杯水,让这些拧成团的叶子舒展了,如同重新回到了低矮的沙丘上,回到沾满露水的早晨,回到若有若无的薄雾里。茶是安静的,杯子是安静的。”看完后,我觉得文字很有特点。先实写,来自于细致的观察与细腻的描写:“新绿,嫩芽,净水,透明的杯子。浮沉,竖立,像小杯子里长着许多小树苗。”然后虚写,展现丰富的想象力:“一杯水,让这些拧成团的叶子舒展了,如同重新回到了低矮的沙丘上,回到沾满露水的早晨,回到若有若无的薄雾里。”最后是独特的、个性的感悟:“茶是安静的,杯子是安静的。”这一点读书所得,后来被我用在了作文指导上,叫“虚实结合写美文”。三是在实践需要中对课堂作出调整。去年我参加了中考阅卷,正好批阅的是作文,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中流于形式,比较空泛,缺少真情,往往找不到“我”的影子!回来之后,我就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后来开了一节作文公开课《寻觅“我”的身影》,着重探讨作文中怎么体现“我”的存在,听课教师们都认为这节课很有探究的价值。近几年,我先后开过几节作文公开课,《用先哲之光照亮自己的作品——中考作文指导之引用篇》《呼应细节思想》等,都是在实践中思考的结果,得到了教师们较高的评价。
毋庸置疑,作为母语教育,语文学科承载的太多太多。新课标只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真正实现母语教育的复兴和辉煌,还需要无数语文人不懈的努力。我曾经为语文教师撰写过一副对联:“做普通人,传非常道;怀淡泊心,守高远志。”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有新课标的引领,我们就能用责任捍卫我们语文的尊严,用智慧创新我们的语文课堂,用不倦的学习热情调整好前进的姿势,让我们一起迎接语文教育百花竞放的春天。
·编辑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