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尚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的传播学分析

2016-03-02宋爱玲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5期
关键词:传播者受众

宋爱玲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时尚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的传播学分析

宋爱玲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摘 要: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为工具,通过对《女神的新衣》节目特征的分析,探究其热播的真正原因,以及其传播方式的不足之处,引导大众对此类节目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传播学视角;受众;传播者

1 《女神的新衣》简介

《女神的新衣》是国内首档明星时尚类真人秀节目,节目灵感最初来源于美国NBC于2012年播出的大型时尚类节目《Fashion Style》,随看随买是该节目的最大亮点。本文拟从拉氏“5W”理论出发对国内首档明星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进行解读。

2 传播者

《女神的新衣》的节目的传播者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制作班底和节目嘉宾。《新衣》节目制作班底堪称豪华,其挑选的节目参赛嘉宾也是别具用意,特色鲜明,角色定位精准。

3 传播内容

作为国内首档时尚类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的传播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3.1首次以时尚为主题,节目原创性强

《女神的新衣》首次以时尚为主题,将观众从各类选秀相亲类真人秀节目中解救出来,将观众带到总所周知但又没有深入接触的时尚业。

3.2新锐技术带给观众极强的视觉冲击

作为国内首档时尚类真人秀节目,《新衣》的硬件、技术配置也达到了行业颠峰,并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次为一场专业节目定制搭建录影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新衣制作间,制作台,大型布料室,琳琅满目的配饰,仿佛在一个大型商场等。

4 传播媒介

《新衣》的传播媒介方面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4.1传播平台多样化

《新衣》也在传统电视平台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播放平台,《新衣》由优酷土豆独家特约播出,网络平台弥补了电视节目稍纵即逝的不足,增加了观众的自主选择性,实现了随点随播的高效价值。

4.2节目和网络相融合

将节目和网络结合为其宣传造势,在微信、微博的等网络平台引发广泛讨论,为其制造话题,并通过话题营销增加曝光率,增加话题热度,以吸引观众注意力。在《新衣》还未播出之前,网上有关三大台争夺《新衣》的微博话题之争早已上升为热门话题,这些都为这档节目的播出成功地造势。

5 受众

《新衣》主要得益于精准的目标受众定位,迎合了受众的参与,娱乐消闲,炫耀等消费心理。

5.1新型受众互动方式

在《新衣》的节目现场,每位观众都有将获得一部手机作为参与节目进程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观众可以利用手机发起投票,支持心目中的女神;另一方面,观众可以利用手机进行现场自拍并实时传到演播室的巨型屏幕上,台上台下都成为节目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互动方式让台下的观众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归属感。

5.2受众需求动机的满足

《女神的的新衣》作为国内首档明星真人秀节目,其热播的主要原因与其受众的需求的满足有关。

5.2.1休闲动机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女神的新衣》主持人,节目嘉宾,和设计师的互动充满着诙谐和幽默,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电视机前面获得心理和生理上的放松。节目通过让女神和设计师搭档设计衣服,将设计理念和创意传递给普通观众,不同于一般的电视购物,商业性太强而且不具有说服性。

5.2.2炫耀动机

《女神的新衣》通过对时尚采取的生动的解读方式满足受众对时尚的认知和了解,以达到知识水平的提升,得到周围的人的认可实现尊重需要。

6 传播效果

随着《女神的新衣》的热播,新媒体如新浪微博等平台相继出现了关于女神的新衣的自拍秀话题热,大批微博用户上传微博自拍照,展示自己和新衣,同时微博话题“女神的新衣”跃居微博话题热搜榜。

当前,我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更多的是引进和模仿而不是创新和进步,新衣是原创节目的一次尝试,是对当下同质化严重的真人秀节目的一次颠覆,它巧妙地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结合,实现跨界互动和营销,兼具社会服务和娱乐大众的双重功能。新衣只有秉持创新的关键点,在节目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注入新的创新元素,才能永葆节目的活力。

节目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节目可以提供更多样的互动机会,让女神和设计师能真正地接触到品牌的消费者。此外,这档节目的内容策划与制作、商业创新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

7 结语

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分别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等方面研究国内首档时尚类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开播爆红的原因,该节目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以及该节目的一些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俆霁.从女神的新衣看明星真人秀[J].当代电视,2015(1).

猜你喜欢

传播者受众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当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传播者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