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
——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主平台”
2016-03-02孟飞
孟 飞
(宿州市第九小学教研室 安徽宿州 3021643)
语文课
——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主平台”
孟 飞
(宿州市第九小学教研室 安徽宿州 3021643)
摘 要: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素养的主要渠道。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我以语文教学的预习、识字、提问、口语交际、习作等环节或课型为例,分别从培养兴趣,讲究策略,敢于放手和优质的评价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在语文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一习惯。
关键词:自主习惯 兴趣 策略 敢于放手 优评
一、兴趣是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前提。
调查发现,现在许多的孩子会有偏科现象,但还有一种更让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数学很棒的孩子,语文却是倒数。这样下去的结果是什么呢?随着知识层次的提高和理解难度的增加,语文成绩的不佳成为了他学习其他各科的“绊脚石”。可以肯定地说,能学好数学的孩子智商绝对不低,那为什么这样聪明的孩子就是学不好语文呢?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兴趣。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所以语文课的教学前提是让孩子产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在语文课的各个教学环节都应该作为首要任务。以识字教学为例:
人教版语文书识字量相当大,并且有很多要求认识的字也要求本课就写,或隔几课再写,所以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出现重复教学的现象。如果你还按照以往的方法遇到生字就教,逐字分析,一成不变的方法去教学,势必将学生的耐性磨尽,从而变成被动、机械的接受,甚至可能是排斥。所以让学生对识字产生兴趣,能主动的去识字是识字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时我不会挨个学习,也不会统一的分析字形或组词造句,我习惯这样问孩子:“你想说什么?知道的不知道的都可以说。”当然我第一次会指导学生可以说什么,问什么。在这样的自主氛围中,学生总是争先恐后,兴致盎然,没有一点识字压力。这时,教师再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强调重点,自然而有效。[1]
我不仅在课堂上让学生如此随性识字,更是抓住、利用课外一切可能的识字机会,例如看到不会的就问,学会查字典后,不会的就去查,久而久之,学生识字量不仅超出要求,而且养成了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二、策略是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础。
兴趣是前提,但如果只有兴趣,而没有交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好习惯就有可能无疾而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所以在语文课的很多环节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是自主习惯养成的基础。以语文课的课前预习环节为例:
全国优秀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可见预习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不过,如果老师不亲自指导孩子预习,预习就可能变成走马观花,最多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读一读,抄一抄。我每接一个班级,第一件事就是教学生预习。首先我会了解他们以前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我的要求。当然我也会根据不同的年级段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一二年级我仅要求学生把课文读熟,将横条中的生字注音。三四年级则在此基础上开始试着对文中不懂的地方提问。五六年级便要尝试着解决问题,可以通过和同学交流,查找资料等方式。不过,无论哪个年级的预习,第一次我一定会抽出一两节课的时间专门指导,以便明确要求。
再以口语交际教学为例。人教版设计的每个单元口语交际和习作两个板块大多是关系密切,可谓是“夫唱妇随”。所以如果口语交际教学成功,那习作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但是了解发现,许多农村教师忽视口语交际课教学,有的甚至根本不上。殊不知这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极为不利。一个人口语能力和交流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与人沟通的成败。如果学生连与人沟通的胆量和能力都没有,谈何主动?那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那就是一定要交给孩子方法。例如课前要准备什么?课上如何倾听别人发言?如何应答?如何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刚开始的训练中教师要和学生互动,给学生示范,以便让学生清楚怎样表达,怎样交流。只有掌握了学习的策略,学生才能离开老师的“搀扶”,“独立行走”。[2]
三、敢于放手是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
“懒妈妈教出勤女儿,懒老师培养出勤学生。”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我们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但如果不给他独立锻炼的机会,自主习惯还是一句空谈。
我女儿的小学语文老师(也是我的同事)常常让学生替她上课。刚开始我很不能理解,但当看到女儿的表现时,我改变了看法……女儿上课的前一晚,她非常激动、高兴,并认真地准备着。虽然她和老师的备课有所不同,但是她所付出的努力绝不输给老师。她读课文,翻资料,打笔记,还把我当成学生试上。后来听她老师说:“她上得很出色,和我平时上课的思路几乎一样。”我知道这是一种模仿,但这更是一种锻炼,在多次的锻炼之后还愁不会有创新吗?当然放手不是不管,这位老师在学生上课时一直在班里和学生一起听,并及时解决出现的突发状况,结束之后再补充学生教学中的盲点。教师只有懂得巧妙引领,敢于创新,敢于放手,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养成自主习惯。
我现在从教一年级就开始学“懒”,有些事情大胆地让学生去做。例如让学生带读课文,让优生替我给出错的孩子订正作业,帮我布置作业,批改作文、试卷。看似不尽职,实则在培养孩子。这样的孩子将来才可能飞上蓝天,搏击长空。[3]
四、优评是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保障。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付出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孩子更是如此。一句称赞,一句鼓励可能是他们好习惯永久保持的动力。
以习作为例。学生最怕写作文,总是见了作文就头疼,完全是在老师的强制之下完成一篇又一篇的作文,这样的被迫作文学生大多会说空话,说假话,说套话。那么该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去写作文呢?除了指导时激发兴趣,教给方法,激励性的评价相当关键。“你的这次习作让我对你刮目相看!”“老师都被你打动了,你真了不起!”“事情选得多好啊!再详细点,会有更多的人爱看。”这些都是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常出现的评语,这些评语句句充满着赏识,给了孩子极大的鼓励。同时,每次习作当我发现特别优秀的作文,我会把它复印订成小册子在班内传看,有的还会让他抄正为他投稿,通过成就感提升孩子的写作兴趣。
再以课堂提问为例。有的孩子总是不爱发言,总喜欢“不劳而获”,其实这些孩子不是不想表现自己,而是缺乏自信。作为老师就要善于观察、分析、了解孩子,在课堂上将难度较低的问题有意的送给这样的孩子,继而大加表扬,以此提升他们的信心。对于课堂出错的孩子,千万不可批评,既要委婉地指出他的问题,又能保护她的自尊心。只有如此,课堂上孩子们才敢想,才敢说。
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语文课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主平台”,只要我们语文老师充分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就可以让学生这一习惯得以养成,并能扎根,发芽,开花,结果,繁殖。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斯宾塞的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3]《听窦桂梅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