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实施差异教学的案例设计与分析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2016-03-02戴娟

新课程(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泥石流滑坡灾害

戴娟

(梅江区嘉应中学)

高中地理实施差异教学的案例设计与分析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戴娟

(梅江区嘉应中学)

一、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差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

二、教学设计线路

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三、教材分析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课时容量考虑,我们选择讲述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教材对这四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成灾原因;二讲灾害本身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地震”一段介绍了震级,“火山”一段介绍了火山的类型;三讲危害,这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中虽然没有总结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但是通过对每种灾害的讲述可以归纳出来,即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讲述。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一是让学生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二是学会分析地质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通过复习必修板块运动内容,利用地形、气候的基础知识搭建知识平台,为学习本节内容做铺垫。任务二要求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较高,学生实际能力与教学要求之间存在差距,需要以一个具体的地区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能了解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危害、成因及防御措施。说出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说出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归纳灾害的特点和危害。说出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归纳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分析灾害的原因及分布规律。讨论交流对灾害的防御。

过程与方法:能搜集地质灾害的案例并说出其特点。能讨论案例,分析成因,表达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适当的形式表达学习体会,树立减灾防灾意识,正确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危害、成因及防御措施。

难点:分析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并归纳出地质灾害的分析方法。

七、教学方法和媒体

自主、合作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教学过程

【课前学案】

教师活动:1.创建《地质灾害专题复习》课前学案。

2.开启“探究学案”和“互动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适时引导。

学生活动:1.复习教材相应的基础知识。

2.在创新实践平台“探究学案”和“互动讨论”中,完成预设内容,同时浏览同学的发言,做到借鉴、互动讨论、升华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能掌握”的知识,自选层次目标,满足不同需要,反馈不理解的内容和涉及本节之外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课堂教学】

课前预习展示:

教师活动:PPT展示问题和规则。

问题:写出你所知道的自然灾害的名称。

规则:1.限时1分钟;

2.每组派一名同学将答案写到黑板上,在1分钟之内写不出来的,本组其他成员可以到黑板补充。

3.其他同学发帖到学生答疑。

学生活动:每组一名同学将答案写到黑板上,在1分钟之内写不出来的,本组其他成员可以到黑板补充。其他同学发帖到学生答疑。

教师活动:板书: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承转:通过同学们知识掌握得非常好,但是我发现同学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偏差。今天我们以汶川地震为例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播放汶川地震(震前、震后救援、震后重建)视频。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

教师活动:发起讨论。

学生活动:1.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知识,分析汶川地震发生的原因。

2.观看震级与烈度的动画。

3.共同分析一道例题,看看能否将等值线用于地震问题的分析上。

4.观察滑坡动画,思考什么是滑坡?滑坡的形成条件有哪些?滑坡会带来哪些危害?

5.观察泥石流动画,思考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哪些?泥石流会带来哪些危害?

避震演习:

教师活动:1.展示PPT——知识改变命运;地震知识可能拯救你的生命。

2.观察地震防御的动画,发出教室内避震演习信号。

学生活动:进行教室内避震演习。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的防御知识,增强防御意识和实践。

课堂反馈:

1.说明火山的成因与构造。

2.说出火山的分类及在我国的分布。

课堂小结:

学生结合黑板板书自行总结本节课探讨的内容。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选学习目标,满足不同学习需要,同时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使学生了解地质灾害产生原理,危害与防治措施,而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更能对终身发展做好准备。

·编辑乔建梅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项目。

猜你喜欢

泥石流滑坡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泥石流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案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民谣泥石流”花粥:唱出自己
泥石流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