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竞赛促进教学进步  以技能带动职教课改
——浅析车工技能竞赛教学策略

2016-03-02夏建尧

新课程(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车工兴趣小组竞赛

夏建尧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

以竞赛促进教学进步以技能带动职教课改
——浅析车工技能竞赛教学策略

夏建尧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

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推动了车工职业学校的课改,在这种形势下,车工技能竞赛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车工技能竞赛不仅增强了专业课程的灵活性,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对车工技能竞赛教学的作用及特点进行分析和探索。

发展导向;课程改革;技能竞赛;创新之路

车工教学是职校机械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职业院校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职业技能教学已经成为一个突破口,职业技能大赛对快速提高学校实践教学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推动了职业学校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促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合作。另外,技能竞赛的开展使得师生的拼搏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在教学方式、理念及内容方面促进相关专业的改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一、开展车工技能竞赛教学应该加强的保障措施

1.学校加大对竞赛教学的重视力度

学校对实习教学的重视对车工技能竞赛的开展有重要意义,学校应该看到技能竞赛的优势,从而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广泛听取企业专家对实训室总体布局、设备配置、环境布置等方面的建议,跟踪技术进步,科学设计流程,配置全套设备,基本实现了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

2.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使理论结合实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技能大赛对学校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提高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并非是追求“标签”效应。技能竞赛的开展要把比赛中的高技能融入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培养高素质的实习教师队伍

学校应该对实习教师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能力,并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促进教师提高实习教学水平。通过大赛,教师也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在大赛中学习知识,不断总结。

二、开展车工技能竞赛教学的策略

1.根据专业特色,建立兴趣小组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立钳工、车工、数车、数铣、加工中心、CAD/CAM、电子电工、PLC、单片机等兴趣小组。兴趣小组主要是由学生、各专业教研室教师、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组成,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探讨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然后小组之间开展各种竞赛与学生作品展览等活动。

2.丰富第二课堂活动,促进竞赛的开展

(1)拓展专业知识

首先,兴趣小组采用聘请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一支富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校内外兴趣小组导师队伍,建立师导生做的教育模式。成员通过专业兴趣小组的课程学习和常规活动,丰富专业知识;其次,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相关专业的企业文化宣传和技术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培养创造性思维

专业兴趣小组教学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对开展专业竞赛、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专业知识交流有着重要意义,使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技术竞赛交流环节中,根据各专业兴趣小组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任务给各个小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3)增强团队协作,促进竞争意识

专业兴趣小组活动中团队合作很关键,所以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对增强竞争力有着很大作用。以车工兴趣小组为例,将合作企业提供的产品根据教学内容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演化和分解,然后给兴趣小组布置相关任务。为了便于小组之间的合作,应该根据小组成员的能力指派组长,明确组长的责任,促进组长和成员之间的合作,形成互帮互助的风气,增强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4)围绕知识点开展技能竞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由于兴趣小组的任务是围绕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的,学生在完成任务和参加竞技比赛的同时也能学到相关领域的知识,在参与竞技比赛的同时,学生之间的合作、分析探讨也增强了他们的合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推动案例教学,完善计划,强化实践实效

要求教师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案例,在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例如,在车工兴趣小组中涉及解螺纹车削方法的知识点时,首先将螺纹的基本知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对螺纹车削方法有个整体认识和初步了解,再拿出一个螺纹加工案例,从车削分析到刃磨刀具、技术解决、车床操作等一步步讲解给学生,直至螺纹加工整个流程完成,螺纹车削项目的所有教学知识点也讲解完毕。

实践教学是中职学校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实用人才的重要前提。职业学校应结合技能大赛,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热情,把教学中的知识点充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学生的实训能力培养,突出技能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1]王京路.如何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J].职业,2010.

[2]姚雪明.高校学生活动的策划与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

·编辑李建军

猜你喜欢

车工兴趣小组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道岔车工电联合整治管理经验
我看竞赛
浅谈车工实习的设置
创新思维竞赛(3)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
中职数控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探析
妙求人数
失踪的十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