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媒体下的拟态环境与反转新闻
2016-03-02王晓园
倪 洋 王晓园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网络新媒体下的拟态环境与反转新闻
倪 洋 王晓园
(重庆大学 新闻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娱乐至死》与《关于电视》中的媒介生态环境与当前网络新媒体的生态环境具有相似性。立足于这种相似性,文章从这两本书中有关拟态环境的观点出发,以掀起舆论风波的反转新闻为例,对网络新媒体下的拟态环境进行思考。
关键词:网络;拟态环境;反转新闻;波兹曼;布尔迪厄
王晓园,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3级新闻学专业。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逐渐普及,赢得了原本属于报刊的“元媒介”的地位。也是在这个年代,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原本“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超常的冷静和客观”的人们也变得更注重形式、感觉;思维变得感性、简单。这些都引起了当时美国著名媒介生态学家尼尔·波兹曼的思考。无独有偶,同样在80年代,远在法国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也对在电视“元媒体”影响下,传播者与受众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被受操控的“象征性暴力”影响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思考。
21世纪的今天,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再一次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碎片化、简单化、感性化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特征。不仅如此,信息过剩导致社会被“再现为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事件”,成就了新媒体下独特的生态环境。仔细观察发现,这两个年代下的媒体生态环境如此的相似。本文借用波兹曼和布尔迪厄有关电视的思考,对现今网络新媒体所建构的拟态环境进行了思考。
一、网络新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与传统媒体不同
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简而言之,就是由于复杂的现实大环境,人们实际活动范围、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可能对外部环境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感知范围之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媒介这种工具,把真实的世界比喻成媒介所呈现的世界,进而间接理解真实的世界。[1]这与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观点相似,不同的是波兹曼更强调不同媒体形态下的拟态环境存在区别。波兹曼认为,不同的媒介形态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而影响表达的内容。并在这种媒介语境下获得人们普遍接受的意义,因而在不同媒介影响下的人往往会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的思考方式。[1]因而网络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态,对同一内容的叙述也有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随着传播方式与传播格局的变化,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加强,必然会产生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拟态环境。
二、网络新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更为复杂
当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一方面具有互动性的特征,能大大提高用户的主动性,每一个用户可以主动地发表言论、设置议题,积极参与新的拟态环境的构建;另一方面网络新媒体融和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又与传统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相互作用。同时,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往往是跟着兴趣走,久而久之,容易局限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信息主题之中,形成一种更为狭窄的拟态环境。因此,相对于传统大众媒体的拟态环境,网络新媒体下的拟态环境更加复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反转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网络新媒体下拟态环境的复杂性。“反转新闻”是指原报道和后续报道形成巨大反差,导致网络民意截然相反的新闻报道。以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2015年5月3日17点39分,成都商报官微以“太吓人,娇子立交发生暴力打人事件”为题,率先报道成都女司机卢某被打一事。随后有67万粉丝@成都同城会并以相同标题转发此消息。两小时后,华西都市报以“女司机变道遭男子暴打”为题在其网站刊发报道,舆论偏向同情女司机,谴责打人者。次日下午,成都锦江公安召开情况通报会,并向媒体公布了打人者张某行车记录仪拍下的视频。随后,华西都市报在官微以“女司机变道挡路男司机,全过程视频曝光”为题公布视频。成都商报也在微博公布此视频,只是标题为“打人者张某行车记录曝光”。视频公布后,舆论开始反转,“女司机”成为众矢之的。舆论之初,传统媒体营造的作为弱势群体的“女司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的判断。此后,由于网络媒体为每一个用户都提供了参与构建新的拟态环境的机会,经过用户和官方的调查,事实的真相又进一步浮出水面,舆论发生了反转。
三、网络新媒体下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一)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使思考变得浅层化,同质化
布尔迪厄认为,在市场化下媒体为争取市场需要第一时间发布内容,而这种紧急性给具有快速思维的人赋予了话语权,进而导致快餐式的“固有思想”更加泛滥,人们对事物的思考变得浅层化,同质化。[2]同样,面向自由市场的网络新媒体为追求效益,以模式化、表面化的内容博取眼球,如此形成的拟态环境容易导致社会公众形成浅显化、简单化、一致化的思考方式,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
还是以“反转新闻”为例,发生于今年春节期间的“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事件,源于2月6日19时28分篱笆网老干部闲聊板块一篇题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调侃自己在江西男友家的经历。该文迅速引起该论坛网民的热议,截至当晚24点,跟帖已达700多条。次日,该事件进一步传播扩大,新浪微博博主@KDS宽带社将此事发至新浪微博后,微博评论量高达18万条。当日下午,@华西都市报、@新浪江西、@东方今报、@重庆商报等诸多媒体官方微博转载这条微博,随后登上腾讯、凤凰等各大新闻媒体。主流媒体以及网民舆论普遍感叹乡土中国与现代都市的差异,讨论感情是否需要门当户对,并且谴责女孩缺乏教养。直到3月,经媒体记者的走访、理性网民的分析以及相关部门的调查,最终确定该新闻是一则假新闻。究其出现的原因,网络新媒体形态下浅显化、同质化的思维方式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目前无论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新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都对农村议题、贫富婚姻问题存在偏见;另一方面,网络新媒体下每个用户都可以主动参与拟态环境建构,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评论字数受限,以及希望能抢先发表评论的心理,评论本身大多是一种停留在表面上的、浅层次的思考。再加之用户发出的评论也可能会引起其他用户的关注和再次评论,进而形成循环往复的互动过程。因此用户主动建构的这种拟态环境也会对其他用户产生影响。
(二)更易混淆真实环境与拟态环境
布尔迪厄认为,电视这种媒体存在一种施行者和承受者的合谋和默契而施加的、通常双方都意识不到自己正在施行或者在承受的“象征暴力”。[2]这类似于日本传播学者藤竹晓提出的 “拟态环境的环境化”概念。意思是虽然 “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但是人们往往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对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使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区分的状况。[3]
随着现今传播方式与传播格局的变化,网络新媒体中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也大。网络新媒体用户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有学者认为,网络时代,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但是实际的结果却是,人们有时长期依赖于少数几个固定的网站来获得信息,依旧把选择权交给网站;或是在网上漫无目的地点击,走马观花,盲目接收信息。因而,信息数量的增多只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能性,并不会必然增强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力,反而是对选择力的削弱。因此更加接受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而使其“环境化”。
还是以“反转新闻”为例,今年3月18日泰国星暹日报官方微博报道:一名泰国网友通过脸书账户分享了中国游客在泰国清迈一家酒店自助餐厅内疯狂铲虾的视频。视频显示,部分游客不仅用盘子直接铲,而且一次带走两三盘。英国BBC、香港《东方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报道进行了转载,19日人民网的官方微博报道此事后,已有超过6000条评论,近1600次转发。舆论普遍批评国民素质低下。但很快发生反转,有网民辟谣称该餐厅几乎只有这道菜可吃,而且一个人拿过去是与旅行团团友一起吃的。23日,泰国王权免税店发声明证实该视频的拍摄地点为该公司的自助餐厅,而视频是两年前的视频,希望能澄清此前的一些不实报道。但依旧有舆论坚称出国旅游的国人素质低下,严重影响国人形象。这种只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信息,并将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进行环境化的行为,若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极易混淆视听、危害社会稳定。
四、结语
网络新媒体建构下的拟态环境,一方面会与传统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相互作用,并极容易受传统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用户积极参与了新的拟态环境的构建,会进一步深化用户浅层化、同质化的思考方式。同时,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往往是跟着兴趣走,久而久之容易局限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信息主题之中,更易产生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现象,混淆人们的视听。因此,相对于传统大众媒体的拟态环境,网络新媒体下的拟态环境更加复杂,需要更加重视。
参考文献:
[1]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6-17,18-33.
[2] 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钧,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35-38,16-19.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7.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6)08-0084-02
作者简介:倪洋,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13级广播电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