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侠义精神之于当代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2016-03-02涛周亚卓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刘 涛周亚卓



侠义精神之于当代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刘涛1周亚卓2

摘 要:侠文化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传统文化,其中所包含的侠义精神历来备受世人推崇。我国民国时期的著名报人在强调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时,无不提倡侠义精神,并为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民众的利益而斗争,而这种侠义精神也契合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要求。继承和弘扬勇于担当、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侠义之风,吸取我国传统侠义精神中的积极思想因子,应当成为我国当代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侠义精神;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侠文化是我国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其思想精髓的侠义精神,不仅为世人所敬重,同时,也被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群体所推崇。早在民国时期,我国许多著名报人不仅大力提倡侠义精神,而且用行动诠释了被视为“社会良心”的记者的侠义之气,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树立了职业典范。

当前,我国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普遍存在一味注重专业技能而忽视职业道德的认识误区,导致在新闻实践过程中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受媒体市场化运作影响,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低俗炒作等违背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的现象屡见不鲜,新闻媒体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加强。笔者认为,当前需要继承和弘扬早期优秀新闻工作者身上的侠义精神,重塑我国当代新闻工作者坚守社会正义、良知,勇担社会责任的侠义之风。

1 侠义精神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报人的职业操守

侠作为社会公正和正义的化身,起源于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从春秋战国时代的游侠儿,到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班固《汉书·游侠传》中的游侠,隋唐时,我国的侠文化逐渐成熟。作为侠文化思想精髓的侠义精神,既有现实记载,也充满文学加工因素,是社会价值规范、道德伦理与大众心理需求相结合的综合产物,体现着以社会正义、公理为核心的大众文化精神[1]。所谓“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狭义上的“侠义精神”体现在救助困难群体,而广义上的侠义精神则是民间力量和声音对国家和社会的一种责任和态度[2]。

侠义精神备受我国早期新闻工作者推崇。民国时期,一批爱国进步的著名报人,如黄远生、邹韬奋、林白水、史量才等,纷纷用实际行动践行侠义精神,用手中的如椽大笔针砭时弊,在动荡的岁月中拯救民众于水火,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新文化运动中,早期报人坚持报纸应当为保障公民的权利而服务,提倡报业应成为“社会公器”,而非政治家手里的“利器”[3],这其中,尤以被称为“新闻界全才”的著名记者邵飘萍为典型。邵飘萍在其《外交记者之资格与准备》一文中就谈及记者的精神之要素,以品性为第一,“所谓品性者,乃包含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受之道德”[4]。邵飘萍自觉地将新闻事业提升到道德层面,突出强调其社会责任和道德期许,这集中体现在其对新闻从业者道德修养的强调。邵飘萍曾亲手书写一幅字——“铁肩辣手”,将之悬挂于报社墙上。“铁肩辣手”四字源自明代义士杨椒山的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原本强调传统士大夫的社会担当及忧国忧民情怀,而在邵飘萍这里,寄予的期望正是他对于新闻职业的道德追求,即人格独立、敢写敢言、不畏权贵、秉笔直书[5]。由此看来,坚持社会正义、良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侠义精神,已成为民国时期记者的职业操守。

著名新闻工作者任白涛在《应用新闻学》一书中就说过:“笔可焚而良心不可夺,身可杀而事实不可改”,新闻记者可谓社会的良心之所在,而社会的良心就需要侠义精神所具有的仗义执言、勇于担当等特质。

2 侠义精神契合新闻专业主义中记者职业道德要求

新闻专业主义起源于西方,它既是一套新闻操作理念,又是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它强调媒体和记者要为大众服务,坚守正义和公道,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第一要义,这也正契合中华民族所推崇的侠义精神的思想内核。

1907年,美国大众报刊先驱约瑟夫·普利策在撰写《圣路易斯邮报》准则时写道:“从不对穷苦人缺乏同情心,永远忠实公众利益;从不畏惧攻击错误言行,不管这些言行来自于哪”。他强调的这种为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而仗义执言的责任与担当,正是“铁肩担道义”的侠义精神的体现。普利策在经营《世界报》期间,该报不遗余力地报道社会问题,揭露政坛积弊,为社会穷苦劳工以及新移民群代言,因此,《世界报》广受社会阶层的欢迎。事实上,不论是西方新闻媒体的新闻准则和办报方针,还是在众多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著名记者的新闻实践中,都把侠义精神所包含的责任担当、服务社会、正直勇敢等精神内化到职业道德修养准则之中并践行之。

由此可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其重要性远胜于新闻采编技能,学习西方新闻专业主义,首先应当从记者的职业道德入手,只有真正接受了新闻从业者肩负的使命责任和道德准则,才能自觉将专业主义的职业要求付诸新闻实践。

3 侠义精神应成为我国当代记者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新闻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然而,我国早期优秀报人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应当被继承和发扬,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去伪存真。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弘扬记者的侠义精神,应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当前全社会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环境,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要求相结合。

良好的社会发展离不开媒体监督,尤其是在当前媒体市场化运作,传媒的信息和文化产业功能日益彰显的背景下,更需要广大媒体及其从业者在新闻实践中坚持专业主义理念,将社会利益和人民福祉放在首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强调,“新闻媒体要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这就要求媒体记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做时代的记录者和社会公德的守望者。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发展转型期,改革的推进使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媒体和一名充满职业使命感的记者,应当正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发扬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侠义精神,坚持为百姓和社会弱势群体代言,在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呼与鼓。

强调将侠义精神的思想内核融入到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中,最根本的是,记者自身要在严格遵守媒体法规和新闻伦理准则的前提下,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职业使命感,不断提升职业操守和职业修养,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真理、勇于担当的侠义精神内化到日常新闻活动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汪聚应.中国侠的历史文化诠释[J].社会科学评论,2008(4).

[2]朱金中.何为“侠义精神”[N].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4-11-25.

[3]姜红.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潮的流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2).

[4]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廖金英.邵飘萍新闻职业意识的萌芽及其表现[J].编辑之友,2013(8).

周亚卓(1990-),男,汉,安徽六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理论。

作者单位:(1.龙岩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2014年龙岩学院百名青年教师攀登项目“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微信传播特征研究”(项目编号:LQ2014015)。

作者简介:刘涛(1988-),男,汉,湖北监利人,硕士研究生,龙岩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职业道德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关于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的公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新时代资产评估师职业道德的经济学思考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议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缺失与解决策略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