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思考
2016-03-02石兆胜
■石兆胜
品德课程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思考
■石兆胜
我校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灵魂和主线,创新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研发并开设“清廉人生”校本德育课程,从铸造学生“清廉人生”这一基础入手,以课程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实践为重要途径,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正心为本,取法乎上,力行近仁”的理念和策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精神成长,彰显了品德教育的育人魅力。
古人云:“君子不可不修身”、“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可见,培养人的品德,要从“修身”、“养心”,即思想修养这个根基着手。“心正而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厚德于心,善于行”,说明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人要成为品正德高之人,必须时常“养心”,通过“养心”,以“润其身、恒其志、贵其德”。
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学校品德教育正心为本,注重“养心”,迫切需要科学先进的价值观的引领。这个“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社会最广泛认同的主流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接传统美德,又对接现代文明;滋润着人们的心灵世界,又渗透在每个人的生活轨迹中,是人们思想的指引、精神的追求、价值的坐标,是学校品德教育的基本主张。正心为本,彰显品德课程育人魅力,最根本的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支柱,成为崇高的信仰。信仰是精神支柱的内核和本源。学校品德教育工作惟有抓住信仰教育这一核心和关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信仰,用崇高信仰点亮学生美好的心灵,指导学生的人生,才能担负起正其心、养其德、修其身的使命。
我们发挥“清廉人生”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清廉人生”大课堂,把严肃厚重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当代青年学生提高素质、引领思想、结交朋友、保证利益等合理利益诉求紧密结合,将德育情境化,变“远而虚”为“近而实”,变“隔窗观景”为“置身风景”,提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教育效果显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彰显德育的魅力,提高教育实效,要求德育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确立“取法乎上”的策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借鉴、吸纳优秀的传统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富有魅力的德育模式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我校坚持“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在“清廉人生”大课堂上,抛弃说教式、灌输式教学,重点推进案例式教学法,并结合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和分享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将原本枯燥的理论通过生活化的情境、人物、事例来呈现,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学习、实践、体验、内化,形成了“学思悟用”的教学模式,使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学思悟用”的教学模式,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认知、实践体验为基础,以感悟升华、内化应用为目标,学、思、悟、用有机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问题的实际,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合学生思维特点和品德发展的需要,切合学生内在动机和需要,容易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和内化。
德育课的生命力在于教人崇德向善,求真扬善,追求真善美。人追求真善美是通过学问的实践追求“真”,通过道德的实践追求“善”,通过行为的实践追求“美”来达到。可见,德育不仅仅是心灵的教育,也是一门实践的学科。长期以来,德育课仅仅是停留在黑板上、教室里,失去了其对人格人性涵养的真正意义,缺乏实践性,无形中也割裂了德育的心灵价值与实践价值的统一。
《中庸》有云:“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生活实践在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养成功能。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强化生活实践的养成功能,力求知行结合。
德育课要想有魅力,在手段和载体上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德育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当前的中学生喜欢新媒体、崇尚时尚,“清廉人生”大课堂因地制宜在课堂中引入了网络等新媒体资源,选取了有针对性的影视频资料,以情动人,将焦点问题分散化,通过学生的思想共鸣来激荡学生的心灵。
总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多元化时代下的中职学校德育应坚持正心为本,取法乎上,力行近仁,彰显其育人魅力。
(作者单位:青岛市黄岛区职教中心,山东青岛26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