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之管见
2016-03-02杨朝明
◎卷 首◎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之管见
杨朝明
不难理解,一个自信的民族一定是开放的民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有自己文化立足点的民族。我们要弘扬并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就蕴含于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自从19世纪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生存危机。一方面,西方文化借助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给中国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军事的衰败,导致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发生动摇。不少人迷失了自我,陷入文化虚无主义的泥淖。不言而喻,放弃传统文化无异于放弃自己的根脉,无异于主动地自我殖民。这就像牟宗三先生所说:“……打败我们的文化是我们自己代人行事,起来自己否定自己的。这叫做自失信心,自丧灵魂,此之谓‘自败’。”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当下,有些青少年热衷于追捧西方文化,信仰缺失、道德失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疏远、淡漠。“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今天,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要实现文化传承和文化兴盛,就必须把教育作为生命载体。这是教育的文化功能。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在于赓续文明之脉、引领思想之标、倡树教育之风的责任与担当。
在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大会上,我听到学者们“文化兴,看济宁;读经典,去尼山”这样的说法。济宁是孔子故里、儒学故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区位优势明显。2013年11月26日,在孔子研究院举行的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殷切希望“孔子故里成为首善之区,彰显孔子文化的影响”。济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可谓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梁漱溟先生曾说:“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从孔子那里出来。”直至今天,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仍然是我们的立足点。孔子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契合、高度一致。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就是修己、爱人。没有爱心,何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人层面来说,按照这一价值观念的要求去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处理得更好。从国家层面说,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就是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我们热爱国家,就要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抱有“温情与敬意”。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希望人树立信念,立志向道,据守住德,依倚于仁,优游于六艺。有了信念,就不会斤斤计较琐事,就能站得高,行得远,在人生路上更加稳健。这既是述为学之方,也是为每一个青年人指出的成长路径。孔子思想就是要把人培养成为有爱心、有情怀、有担当、爱学习、求上进的君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这对青少年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十分有益。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一定要有科学对待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必须正本清源地理解传统文化,历史科学地继承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苏醒过来,焕发生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消极的内容,教育者应该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把握精髓,帮助青少年学生明辨与化用。在摒弃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的同时,也要看到传统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剔除其糟粕和不合理成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择善而从,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要特别注意凸显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将其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发扬光大,抽象其精神,创造性地进行转化。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要给传统文化教育以制度保障。要在教育制度上保障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引导青少年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为此,应当采取切实措施,认真研究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选,研究教学方法与教育手段;应当有效配置课程资源,科学厘定课程时间,精心打造课程呈现方式,合理剪裁课程内容,综合调配课程结构;应当加强学术引领,提升教育水平,进行人才培养与整合,尽快形成一支掌握传统文化精髓,有文化自觉、勇于担当、有使命感的师资队伍;应当集中力量进行相关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提炼适应社会发展和符合时代需求的教研成果。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一定要首先摒弃功利化倾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绝不是给学生增添一门应试科目。事实上,传统文化教育本身不可“速成”,也很难“速成”。《易传》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承文化的过程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化”是教育的至高境界。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要站在社会的发展需求、学校的办学追求、学生的成长需求等不同层面来构思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要将教育的各环节打造成合力,形成文化浸润的环境,全面滋养青少年的心灵;要在循序渐进中慢慢涵养;要有平和的教育心态,让青少年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乐其心不违其志”,完成深刻的体验和沉淀,对传统价值、传统文化生出强烈的认同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多年来,济宁立足孔孟之乡的区位优势,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深入的探索。我们相信,随着人们认识的逐步提高,孔孟之乡的教育星空必将更加璀璨。
(作者系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