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京剧教育整合课程构建的实践探索

2016-03-02李树新张东梅李金成胡珠峰

现代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金乡县京剧艺术

■李树新 张东梅 李金成 胡珠峰

小学京剧教育整合课程构建的实践探索

■李树新张东梅李金成胡珠峰

金乡县实验小学前身为始建于唐代的“山阳书院”,文化底蕴浓厚,书香韵味十足。为落实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学校坚持“用文化引领学校,努力提升办学软实力”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以爱育爱,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创齐鲁名校,育阳光少年”的办学目标。

2010年暑假,金乡县实验小学开始把京剧引进学校,聘请了教师,特招了京剧专业毕业生,建立了京剧教学实践基地,“京剧进校园”特色教育得到长足发展。2013年10月,学校在山东省素质教育论坛上做了典型发言。2014年、2015年,金乡县实验小学两次大型的京剧展演活动走进央视戏曲频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近几年,学校先后被评为济宁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山东省“首届十大教育科研示范校”。

京剧走进我校已经六年,回顾其整个历程,可谓筚路蓝缕、波澜起伏。但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不断实践、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一、京剧教育整合课程构建的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这一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随之而来的,是西方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其中虽然有优质文化产品,值得我们汲取和借鉴,但也不乏糟粕和垃圾。古老的艺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无人问津,而且后继乏人,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面对此种局面,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文艺界的代表们忧心忡忡。他们热议“京剧进校园”,提出了“以‘京剧为主,地方戏为辅’的方式开设戏曲课,向全国中小学推广,戏曲进课堂应该本土化,传统剧目应占主要地位”等中肯的建议。

2010年,金乡县实验小学作为全县小学教育的一面旗帜,为响应教育部号召,落实课程标准,贯彻金乡县教体局下发的《关于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率先出台了《金乡县实验小学“京剧进课堂”实施方案》,开展了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

为把该项活动在当年就真正做起来,做出成效,我们首先放眼全国,向在小学京剧教育事业上起步较早的先进学校学习取经,效仿他们的成功经验。其次,发动和吸收学有余力、学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学校组织成立的“京剧表演兴趣小组”,进而组建了“京剧社团”。再次,组织京剧社团的小学员们排演了优秀的传统、现代京剧唱段,并于当年的12月积极承办了县教体局、县山阳书院主办的“金乡县京剧进校园启动仪式”。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为学校首开局面,并收获了巨大的轰动。可以说,正是当时那种“模仿+社团+展演”的京剧教育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声誉的提高。

但是,当一切喧嚣尘埃落定之后,我们洗尽铅华,冷静地坐下来反思自己在小学京剧教育上所走过的历程,却认为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这种模式,虽然在短期内使学校获得了良好收益,但本质上还是在搞单纯的“拔尖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至少是不完整的“素质教育”。

这是因为,我们的“京剧表演兴趣小组”太少,“京剧社团”的规模太小。我们只是对几十个所谓的“特长生”进行了专门的针对性强化训练,排演了几个京剧片段。虽然有轰动效应,但其本质还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所有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京剧要想生存,国粹要想传承并真正弘扬下去,就必须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最大多数民众的支持。而要做到这一点,非“京剧普及教育”所不能。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京剧要从娃娃抓起”。

那么,究竟怎样做才算是“京剧普及教育”呢?通过外出学习和地区交流,此时,一个更为先进的理念进入了学校领导的视野——“课程整合”。

二、京剧教育整合课程构建的理论依据

“课程整合”狭义地讲就是将两种学科、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的教学。而京剧本身就是一门融会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艺术,其中更蕴含着美育和体育、德育与智育的有益因子。所以,京剧教育整合课程,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内容上的整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纵观生旦净丑、林林总总的京剧剧目,无论唱念做打、表演道白,无不给人以精神的陶冶感染和品行美、风尚美的享受。其中所蕴含的“彰善瘅恶、精忠报国,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修身齐家、格物致知”等积极因素,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德,能够净化心灵,使他们明荣知耻,交给他们一把打开理性之门的钥匙。我们利用京剧艺术自身所包含的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学科元素,在对应学科中展开综合性教学活动,进而对学生进行美育、体育等教育。

(二)形式上的整合

我们对小学京剧教育整合课程的实施,包括“调整、增删、修正、丰富”四层含义。“调整”是指在确保国家课程得以落实的基础上,调整学科设置和学科内容,科学安排地方课程与京剧校本课程;“增删”是指从学生发展着眼,将京剧教育与现有课程重复交叉的内容进行归并、删减的同时,适当增加学生必须知晓与掌握的京剧知识与技能;“修正”是指在保留课程板块内容的同时将京剧教学的目标指向变得更为清晰,修正某些课程原有的板块组合与内容安排;“丰富”是指在原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让整合后的课程及内容变得更为丰富、科学和更为贴近学校与教师的课程意愿。

(三)京剧教育目标和学科课程目标的整合

在小学进行京剧教育,必须充分关注少年儿童的需要和能力,分阶段考虑小学生的年龄、身体和心理特点,重新研讨和定位京剧教育目标——“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这里的“普及”指的是“培养京剧小观众的普及教育”,使本校的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初步欣赏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受益。“提高”指的是“培育京剧小票友、小专业演员甚至小艺术家的拔尖教育”,对那些在京剧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进行特别的培养,从而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掘和展示。

这种逐步培养和教育“京剧小观众→京剧小票友→京剧小专业演员→京剧小艺术家”的模式,符合小学京剧教育的规律。在“抓普及”与“促提高”的过程中,我校所有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了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综合发展。

三、京剧教育整合课程构建的实践历程

(一)营造京剧教学的美育氛围

为营造良好的京剧教学氛围,我们用京剧元素打造校园文化:学校文化墙上,精心绘制了京剧人物;走廊、楼梯间,京剧脸谱错落有致;生旦净丑、唱念做打简述等知识学生可信手拈来;体育老师编排了京剧韵律操;班级内布置了京剧文化宣传栏;上、下课铃声采用了京剧曲牌《卖水》、锣鼓《急急风》;由省艺术学院戏曲学院孙颖教授谱曲,我们创编了京剧校歌《阳光少年》……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京剧氛围,学校里掀起了人人爱京剧、人人学京剧的热潮。

(二)外聘内招,引进师资,加强教学力量

京剧教学,师资是关键。为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在金乡县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实施了“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多次外派教师到潍坊北海学校、江苏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等京剧名校学习,还邀请京剧名家来校开展教师业务培训,聘请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编导朱登、杨舒星及中国戏曲学院教师朱海扩等6位全国京剧名家担任京剧艺术顾问或京剧艺术辅导员。

我们与济南京剧院等京剧专业剧团建立了教学业务联系,与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积极对接,多次组织教师到该校培训,并引进京剧专业人才,壮大和培养了京剧师资。以王文清为代表的京剧艺术家及专业教师多次亲临学校指导、培训,将先进的京剧艺术教育理念、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京剧表演的基本功传授给师生,提高了学校的京剧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为广大京剧学员带来了福祉。

2012年,金乡县教体局为学校特招了京剧梅派第四代嫡传弟子、山西师范大学戏剧戏曲学硕士研究生、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徐林担任京剧专职教师。2013年,特招了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擅长京胡演奏的学士孟晓。2013年2月,“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教学实习基地”落户金乡县实验小学。

2014年12月,学校又被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确定为“教学实践基地”。央视戏曲频道戏曲导演朱登、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院长王文清为活动揭牌。学校聘请王文清为“山阳京剧院”名誉院长,聘请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副院长周爱华、表演系主任李强、音乐系主任孙颖等为艺术顾问。

(三)科研引领,科学运行

为做好京剧教学工作,学校通过课题研究、编写教材、开设课程、整合课程,把京剧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融合。

1.京剧专项课题引领。2011年12月,学校申报了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京剧曲目进课堂的研究”;2014年9月,此课题圆满结题。2014年3月,我校申报了山东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京剧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实践与研究”,邀请省市级领导专家召开了隆重的开题论证会,现已进入中期实验阶段。2015年6月,申报了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京剧进校园的实践与研究”;8月,又申报了山东省专项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学科课程整合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我校的京剧教学活动向着前瞻性、目标性、操作性逐步迈进。

2.编制京剧校本课程。依据《音乐课程标准》,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走近京剧》,有层次、有计划地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京剧曲目,以“记一记”“学一学”“唱一唱”“京剧小知识”等为呈现形式。该书由青岛出版社公开发行,在山东省首届特色课程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3.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为促使京剧与整个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我们“以校本课程为主,以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为辅,以其他课程为助推”,有效建构起了具有京剧艺术特色的课程结构。

在校本课程设置中,学校每周开设一节京剧课,以自编教材《走近京剧》为蓝本,按照“兴趣培养”、“唱腔教学”、“身段教学”三级目标组织教学。低段教学中,主要让孩子观看少儿京剧演出视频及了解京剧唱段背后动人的故事等,让学生对京剧产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热情。中段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京剧唱段,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卖水》等,感受京剧独有的板式、唱腔特点。在中段学习的基础上,高段增加唱段难度和传统唱段,如《三家店》、《天女散花》等,并学习一些京剧身段。

4.京剧元素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为弥补每周一节京剧课在时间上的不足,学校又采取了将京剧元素融入学科课程的方法,努力提升京剧普及率。首先,为突破课程整合的瓶颈,学校分期分批派出师资去青岛、济南、临淄等地学习他们的课程整合模式,用思想武装头脑。其次,每节课的设计,学校要求老师们均在目标设计、内容安排、实施步骤、教学评价四个环节,努力实现学科课程与京剧元素的有机整合。

(1)京剧与体育课程的整合。学校的具体做法是:

教学内容:“京剧排舞·第一节”。

体育教学目标:通过排舞教学,提高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

京剧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上、下肢协调能力的练习中,欣赏、感受京剧动作美。重点是京剧动作兰花指、虎口掌、山膀(架拳)的训练。

实施步骤:先用京剧脸谱游戏导入新课,教师把动作完整示范之后,用展板展示基本动作,学生看图片分组自学,依次展示、纠正错误;最后集体学习;结束时,在京剧《卖水》的旋律伴奏下,集体汇报展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针对节奏的把握、动作的掌握程度及肢体的协调能力,进行有梯度的点评。

(2)京剧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在其他课程中,我们也适当渗透京剧内容。语文课中,教师则通过讲京剧故事,写学京剧的心得趣事等教学环节,实现了京剧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京剧与品社课的整合,老师们也进行了深入的尝试。

(四)学生培养中,既促普及又出精品

在学生培养上,我校通过进一步论证,采取了“走进课内、课程选修、班队活动、兴趣小组、社团组织、参演参赛”六种模式,努力提高京剧普及率和京剧人才储备率。学校继续筛选出了更多具有京剧特长的学生,扩建了京剧艺术社团,并新增了小学生京剧唱段兴趣小组、京胡演奏兴趣小组,利用每周二、周四艺体活动时间定期授课,重点培养,将“促普及”与“出精品”相结合。

四、京剧教育整合课程构建的成效

在上级各级领导的关怀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金乡县实验小学京剧教育整合课程的探索已初见端倪。不仅课程整合的理念深入人心,方案逐步落实,效果逐渐呈现,京剧特长生也不断涌现。京剧融入了课程,走进了课堂,绽放出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姿态,培育出了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朵朵花蕾。

2013年5月,周鑫瑜、戴是龙、周天一表演的《智斗》获省第五届少儿才艺大赛戏曲类二等奖。

2015年10月,作为山东省课程整合实验基地、济宁市课程整合专项课题实验学校,金乡县实验小学承办了市教科院主办的“济宁市课程整合研讨暨金乡县实验小学国粹京剧与学科整合展示会”。校长李树新在会上作了题为《京剧教育与学科教学相渗透,课程实施和文化熏染成体系》的典型发言;学校教师展示了4节国粹京剧与课程整合的汇报课。中国戏曲学院、国家京剧院、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及各市县区有关领导、课题主持人等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姚志强说:“我们要看到,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在这所学校里有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发展。学生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渴求,是其他学校所不能企及的。希望这所学校能够把这样的成果向全国去推广,能够在更高的平台去展示。”

2015年11月,学校京剧社团40余名学生参加了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中国戏曲学院杯”全国学生戏曲大赛总决赛并在颁奖晚会演出。学校集体项目《智斗》荣获小学集体组一等奖,《贵妃醉酒》荣获二等奖,《龙江颂》、《红灯记》荣获三等奖;学生张冰硕、王博麟荣获小学个人组三等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

伴随着学校影响力的扩大,2015年底,青岛市黄岛区、泰安肥城市等地区教育观摩团到实验小学参观考察课程整合以及“京剧进校园”工作并就京剧教育教学进行了经验交流;济宁市名校长论坛第三次会议现场会在学校成功举办,校长作了题为“汲取传统文化滋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典型发言,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国粹伴我成长,我为京剧增光。”在金乡县实验小学,课上、课下能唱响京剧的师生越来越多,师生精神面貌焕发出靓丽的风采;校内、校外,理解、支持开展京剧活动的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愈来愈多。莘莘学子沐浴着韶华春光,尽情享受着传统文化的滋养。

在学校培养的学生中,属周天一最典型。他原来十分怕羞、胆怯;学习京剧之后,他坚持基本功训练,积极参加活动。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首届“全国少儿京剧电视大赛”中,他以一曲《贵妃醉酒》荣获全国总决赛铜奖;2015年6月,他被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校录取,成为全县第一位被首都戏曲专业院校录取的小学生。

五、未雨绸缪,勇于开拓崭新未来

下一步,学校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依托县教体局和山阳书院,将山阳京剧院、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教学实习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是利用周末时间,邀请王文清等京剧艺术家对京剧特长生进行培训;二是在京剧艺术顾问及辅导员的大力支持下,编排一批精品京剧剧目,为传统京剧艺术注入新鲜血液。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京剧教育作为贯彻和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金乡县实验小学已经迈开了前行的步伐。但是,我校实施京剧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才刚刚起步,今后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重。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山东省课程整合专项课题研究和济宁市第一批课程整合实验基地建设这一平台,继续深化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现学校创办齐鲁名校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金乡县实验小学,山东济宁272200 )

猜你喜欢

金乡县京剧艺术
当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金乡县农业托管服务实践为例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金乡县农村三产融合度评价及协调发展研究
京剧表演开始了
浅谈金乡大蒜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金乡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分析
纸的艺术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