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的SWOT探析
——以《今晚80后脱口秀》为例

2016-03-02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7期

刘 阳



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的SWOT探析
——以《今晚80后脱口秀》为例

刘阳

摘 要:随着电视节目种类日渐丰富,娱乐脱口秀节目进入人们的视野,《今晚80后脱口秀》作为东方卫视打造的深夜档脱口秀节目,在开播后获得了良好的收视和口碑。本文以《今晚80后脱口秀》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展开分析,试图通过对节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分析,剖析节目本身的同时了解脱口秀节目的发展,为创造出更好的节目提供经验。

关键词:娱乐脱口秀;今晚80后脱口秀;SWOT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网络和新媒体迅速走红,电视行业备受冲击,必须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在各种选秀类节目趋于白热化之后,娱乐脱口秀节目强势来袭,《今晚80后脱口秀》闪亮登场。本文通过对《今晚80后脱口秀》进行SWOT分析,以其为典型,为娱乐脱口秀节目提供经验和教训,从而促进其发展。

1 “脱口秀”节目概述

1.1 中国“脱口秀”节目发展概况

“脱口秀”是从英语词组Talk Show音意同译过来的,形容人的口才很好,说话非常有吸引力,而且谈吐不俗,博得众人的喝彩。[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式”脱口秀。199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实话实说》拉开了中国脱口秀节目的序幕,直到如今电视娱乐脱口秀节目在中国电视银幕上正蓬勃发展。

1.2 《今晚80后脱口秀》节目现状

《今晚80后脱口秀》开办于2012 年5月13日,作为一档周播节目成为东方卫视重力打造的品牌节目之一,由新锐相声演员王自健担纲,每期通过脱口秀的形式,展现年轻人对时尚潮流、社会热点、文化事件等的思想和态度,作为中国唯一一档欧美风格脱口秀节目,其定位在高端文化脱口秀的范畴。

2 《今晚80后 脱口秀》的SWOT分析

2.1 优势(strength)

《今晚80后脱口秀》内容选择丰富多元化,注重原生态平民生活的同时顺应娱乐流行趋势;节目形式新颖独特,现场由DJ引领报幕,节目邀请原来的相声演员作为主持人,采用中国单口相声式脱口秀表演的节目形式,成为《今晚80后脱口秀》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2.2 劣势(weakness)

《今晚80后脱口秀》虽然是东方卫视的品牌节目,但是其播出时间却呈现出不固定状态,这种不稳定性使一部分受众失去耐心,转看其他节目,从而导致收视率的下降;《今晚80后脱口秀》在开播之初没有吸引到冠名商的加盟,无论是在主持阵容还是嘉宾邀请,甚至于宣传噱头上都显得过于单一和简朴,影响了整个节目的发展。

2.3 机会(opportunity)

《今晚80后脱口秀》的迅速崛起由“外部环境提供发展机遇”和“内部调整给予发展空间”两个因素构成。歌唱类选秀节目在2012年进入瓶颈期,电视屏幕出现空窗期,这时急需一种新形式的节目充实电视荧屏,《今晚80后脱口秀》应运而生;2012年4月,周立波带着《壹周立波秀》告别东方卫视改嫁浙江卫视,一直把《壹周立波秀》当做王牌节目的东方卫视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制作新节目用来填补节目空缺,留住收视群体,这便给了《今晚80后脱口秀》栖身电视荧屏的机会!

2.4 威胁(threat)

《今晚80后脱口秀》作为新兴的脱口秀节目登上电视荧屏,首先要面临的就是同类型节目挤压的问题,无论是《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等心灵鸡汤式的话题讨论,还是《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主持群式的主持风格,以及《壹周立波秀》的前辈身份,都注定了这个年轻的节目的成长之路布满荆棘。

3 当代中国脱口秀节目的展望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变大,娱乐节目的出现给人们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说过,“不管什么内容,也不管采取什么视角,电视上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提供娱乐。”[2]。中国脱口秀节目就是在社会转型和文化消费双重背景下产生并迅速席卷中国市场,为观众所追捧。但是中国的娱乐脱口秀节目呈现出过度借鉴外国节目、各台之间相互模仿、创新性和文化承载性较差、过度娱乐化等现象。4 结语

我国娱乐脱口秀节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借鉴前人经验与教训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立足自身,必须找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避免节目的过度娱乐化和媚俗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正视自身劣势,及时地抓住机遇,有效地规避风险,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力求创新,提升品格,展现出本土个性,打造栏目品牌,从而使节目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更加宽广。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脱口秀[EB/OL]. (2016-02-20)[2016-04-26].http://baike. baidu.com/view/122.htm.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作者简介:刘阳(1990-),女,成都市成都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