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调查评价

2016-03-01龙剑峰王爱平罗礼秋

贵州农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耕地面积毕节市遵义市

张 慧, 龙剑峰, 陈 洋, 谢 慧, 王爱平, 罗礼秋

(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03)

贵州省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调查评价

张 慧, 龙剑峰, 陈 洋, 谢 慧, 王爱平, 罗礼秋

(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03)

为准确掌握贵州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特征,通过2014—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调查,对2011—2013年全省及其各市(州)耕地质量等别的变化进行更新评价。结果表明: 2013年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11.29等,比2011年提高0.01等,与全国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2012—2013年全省耕地面积共减少11 696.48 hm2,高、中、低等地均减少,中等地减少量最大。全省耕地质量等别集中在7~15等(高、中等地),无优等地。高等地集中分布在遵义市,低等地集中分布在黔西南州和毕节市。

耕地质量; 调查评价; 土地资源管理; 贵州

耕地质量建设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是优化利用土地资源、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有效途径。为全面掌握和科学量化我国耕地质量等别状况,促进国土资源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九五”与“十五”期间,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1],贵州省也于2008年完成了全省范围内农用地分等或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2]。近几年,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与交通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或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少耕地被占用或损毁。与此同时,国家大规模开展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整治、复垦和农业综合开发,力争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的占补平衡。在此背景下,为准确掌握贵州省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特征,确保已有耕地质量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按照国土资源部的部署,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于2014—2015年统一组织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开展了贵州省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调查评价工作,以促进全省土地管理方式由单纯数量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协调转变,为耕地资源的规划、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贵州全省88个县(市、区)农用地分等和产能核算的图文表库,以及各县2012—2013年区域内土地整治、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土地变更调查等资料。

1.2 技术路线

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3](GB/T 28407—2012),采取内外业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县为单位对年度内耕地增减变化及耕地质量建设等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进行更新评价,生成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数据包,并更新耕地等别数据库,经检查和汇总,形成县级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然后再进行全省汇总(图示)。耕地质量的分等评价仍沿用贵州省农用地分等的评价体系[4]。同时,为实现与全国耕地等别的可比较,将省级耕地的自然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均转换为国家级等别。国家级等别采用等距法划分为15个等别,按照高分低等的顺序排列,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基于这一标准,将耕地按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分别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图示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调查评价技术路线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1年贵州省耕地质量评价

2011年全省耕地面积为4 560 053.07 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5.9%。其中水田1 271 469.32 hm2、水浇地11 775.53 hm2、旱地3 276 808.22 hm2,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28.88%、0.26%和71.86%。2011年全省耕地的国家级质量等别集中分布在11~12等,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7.57%。以不同等别耕地的面积加权计算得出,当年全省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11.30等;而同期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集中分布在7~13等,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全省耕地质量等别比全国平均值低1.34个等别,处于全国耕地质量的中等偏下水平。

从表1可知,不同省级质量等别耕地中的国家质量等别耕地分布情况:1) 自然质量等别(8~15等)。10~12等面积较多,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0.85%;质量较好的8等地有21 932.89 hm2,质量最差的15等地有176.02 hm2。2)利用等别(7~15等)。11~12等面积较多,占全省耕地面积的57.57%;质量较好的7等地有3 505.29 hm2,质量最差的15等地有148.47 hm2。3)经济等别(6~14等)。

表1 2011年贵州省对应各国家级质量等别的省级等别耕地面积

Table 1 The area of different cultivated land with different quality grade at provincial level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quality grade at national level in Guizhou in 2011 hm2

11~12等面积较多,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1.2%;质量较好的6等地有58.79 hm2,质量最差的14等地有2 589.54 hm2。

从表2可知,2011年全省耕地中无优等地(1~4等),高等地为76 985.28 hm2,仅占全省耕地的1.69%,主要分布在遵义市、铜仁市和黔东南州;中等地为3 722 881.89 hm2,占全省耕地的81.64%,主要分布在遵义市、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和毕节市;低等地760 185.90 hm2,占16.67%,主要分布在毕节市、黔西南州和六盘水市。利用表2中面积数据加权计算得出,黔东南州、遵义市和铜仁市的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高,分别为10.64等、10.77等和10.96等;黔南州、黔西南州、毕节市和六盘水市的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较低,分别为11.26等、11.6等、11.98等和12.01等。

表2 2011年贵州省各市(州)对应各国家级质量等别的耕地面积

Table 2 The area of different cultivated land with different quality grade at provincial level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quality grade at national level in different cities (prefectures), Guizhou in 2011 hm2

2.2 2013年贵州省耕地质量评价

2013年全省耕地总面积为4 548 356.59 hm2,其中:水田1 254 406.86 hm2、水浇地11 585.58 hm2、旱地3 282 364.15 hm2,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27.58%、0.25%、72.17%。与2011年相比,全省总耕地面积减少11 696.48 hm2。其中,水田减少17 062.46 hm2,水浇地减少189.95 hm2,旱地增加5 555.93 hm2。2013年全省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11.29等,与2011年相比提高0.01等。其中,高等地(5~8等)面积减少454.61 hm2,中等地(9~12等)面积减少8 902.99 hm2,低等地(13~15等)面积减少2 338.88 hm2。中等地的面积变化最大,其中又以9等与10等地最为显著,分别减少2 479.77 hm2和4 301.03 hm2(表3)。

从表4看出,2013年全省9个市(州)均无优等地。高等地(5~8等)主要分布在遵义市,面积为39 576.01 hm2,占全省高等地总面积的50.45%;中等地(9~12等)主要分布在遵义市和毕节市,总面积为1 459 777.27 hm2,占全省中等地总面积的39.29%;低等地(13~15等)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州和毕节市,总面积为384 483.82 hm2,占全省低等地总面积的50.94%。与2011年相比,遵义市仍然是高等地的集中分布地区,而黔西南州和毕节市仍然是低等地的集中分布地区。

表3 2011年和2013年贵州省对应各国家级质量等别的耕地面积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in area of different cultivated land with different quality grade at provincial level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quality grade at national level in Guizhou between 2011 and 2013 hm2

表4 2013年贵州省各市(州)对应各国家级质量等别的耕地面积

Table 4 The area of different cultivated land with different quality grade at provincial level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quality grade at national level in different cities (prefectures), Guizhou in 2013 hm2

2.3 耕地质量更新评价结果的应用

2.3.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是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的重要基础数据,应用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耕地质量现状分析、土地开发潜力分析、耕地需求量预测、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等方面具有支撑作用。

2.3.2 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是基本农田划定与保护的重要参考数据。基本农田布局须以耕地质量等别调查成果为依据,将坝区及公路沿线交通方便的高等别优质耕地优先划为基本农田,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确保调整后的基本农田耕地质量有所提高;建设用地布局安排时,对于建设项目选址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等别较低的耕地,以减少高等别耕地的占用与流失。

2.3.3 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规划目标是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基础上,提高耕地产能。利用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结合资源潜力的调查分析,可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并明确各区域土地整治的方向。在土地整治项目的监管与验收中,可利用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结果,对土地整理工程实施前后耕地质量等别和产能变化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价,确保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的效果。

2.3.4 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占补平衡是严守耕地红线、确保耕地面积稳定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家对耕地占补平衡提出了“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数量质量并重”的更高要求。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结果,可为合理选址、用地预审、建设占用与补充耕地质量评价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

3 小结

通过开展贵州全省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调查评价工作,查清了全省及其各市州的耕地资源现状:2013年全省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与2011年相比略有提高,与全国相比属中等偏下水平。2012—2013年全省耕地面积共减少11 696.48 hm2,其中主要是水田。全省耕地中无优等地,高、中、低等地的面积均减少,但中等地的减少面积最大。因此,认真全面贯彻国家提出的“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数量质量并重”的耕地占补平衡要求,对保护与提高贵州省耕地资源的面积和质量意义重大。

[1] 胡存智.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全国卷)[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3.

[2] 陈 林.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贵州卷)[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GB/T28407—2012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2.

[4] 韩 敏,张 慧,陈旭晖,等.贵州省农用地(耕地)质量评价与应用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4):88-91.

(责任编辑: 黄筑斌)

Survey and Eval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Grade in Guizhou

ZHANG Hui, LONG Jianfeng, CHEN Yang, XIE Hui, WANG Aiping, LUO Liqiu

(GuizhouLandSurvey&PlanInstitute,Guiyang,Guizhou, 550003,China)

The changes in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grade of different cities (prefectures) in Guizhou in 2011 and 2013 were evaluated by means of surveying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n Guizhou during 2014~2015 to accurately mast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in Guizhou. Results: The average utilization grade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n Guizhou is 11.29 in 2013, which increases by 0.01 grade compared with that in 2011 and is in the lower-middle level compared with the whole nation.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in Guizhou decreases by 11696.48 hm2during 2012~2013 and the area decrease amount of cultivated land at middle quality level is the maximum among area decrease amount of cultivated lands with high, middle and low level. The utilization grade of cultivated land in Guizhou concentrates on 7~15 grades (higher level and middle level) without first-grade. The cultivated land at high-grade level distributes in Zunyi City and the cultivated land at low-grade level distributes in Qianxinan Prefecture and Bijie City mainly.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Guizhou

2015-11-30; 2016-05-03修回

张 慧(1980-),女,工程师,从事土地利用研究。E-mail:438649469@qq.com

1001-3601(2016)05-0229-0163-04

S-9; F301.2

A

猜你喜欢

耕地面积毕节市遵义市
我为旗帜增辉
——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老年大学校歌
毕节市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毕节市旅游文化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
瑞雪兆丰年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My Best Friend
家畜养殖生产的环境效应研究
喜迎新年
——遵义市春节联欢晚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