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协助”走向“合作”,共促孩子成长
——我的家庭教育观
2016-03-0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沈红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 沈红芳
从“协助”走向“合作”,共促孩子成长
——我的家庭教育观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港迎春小学沈红芳
【编者按】阿莫纳什维利是合作教育学派的核心人物,他提出:“家长与子女的交往合作乃是家庭教育的根基。”遵循这样的教诲,本次集选了三位老师(妈妈)的作品,沈红芳老师从自身女儿的教育中找到了教育的规律,即从“协助”走向“合作”;潘丽娟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她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连接处出发,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如何让家庭教育更为优质;郝双老师是一名刚刚做妈妈的老师,她从自己刚满1岁的儿子身上寻找到了教育的灵感。诚如阿莫老师说的:“对儿童的教育无所谓始,也无所谓终,教育的过程是没有间歇可言的。”
阿莫纳什维利合作教育学的家教思想理念指出:“家长与子女的交往合作乃是家庭教育的根基。”父母不应草率对待自己的责任,而是精心培养孩子,懂得与孩子真心沟通,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给予循循善诱的教导,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
家庭教育共同阅读榜样作用
沙尔瓦·阿莫纳什维利是苏联两大教育学派——优化学派和合作学派之一的合作教育学的杰出代表。在他的“三部曲”中,有一段话精辟之极:“我们无论有多少借口来证明我们的禁令有道理,实际上始终还在于我们无暇去照管他们。我们也有自己的操心事和娱乐,并且从自己的操心事和娱乐的立场去看孩子们的事,我们往往觉得那全是蠢事,无聊的玩乐。如果他们学习音乐、读书、画画、安安静静地互相讲故事,那就是另一回事,理所当然的被允许!不言而喻,这是因为在这时我们可以放心的去探亲访友、寻欢作乐,或与邻居下下象棋,或去观看禁止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观看的影片。难道不就是这样吗?但是,大人们,其后果会是怎样的呢?我要坦率地告诉你们:凡此种种,实际上我们是在靠牺牲儿童的利益,即用延缓他们的发展,使他们的实际生活贫乏化的办法,来赢得满足自己的(说不定,也许是利己主义的)需要的时间。”阿莫纳什维利思想的这段话给我们家长的感触应该很大,具有现实意义,也给现在的父母敲响了警钟,事实上我们家长有时就是在为了自己的种种而忽视孩子的发展。在家庭中,如果父母平时能注重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孩子的潜能,尊重孩子好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对孩子因材施教,重视父母的榜样作用,给予循循善诱的教导,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按照孩子的接受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孩子不要过高地期望,过分地溺爱,过度地保护,过多地指责;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采用合理的家教方法,相信我们的父母都能培养出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
一、与孩子共同阅读,提升自身素养
阿莫纳什维利曾说过:“书籍——就如同一些明哲的人一样。它们静静地等候着让人们前去与它们交谈。不错,不仅要读书,还要与它交谈,与书的作者交谈,用书中阐述的思想和经验来衡量自己的思想工作。要善于与书籍辩论,思考它们的内容,以便使它们能给你带来最大的益处——丰富你的精神,指引你走上探索和创造的道路。”阿莫纳什维利注重让孩子读书并让孩子发表自己对书的见解。这告诉我们不仅要读书,还要与之交谈,就如我们的孩子,看完一本书,是否真正地去思考它的内容,让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呢?
如现在的家长总是在抱怨孩子作文不会写,阅读不会做。这应该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孩子本身的感情不是很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喜欢说也就不怎么会写;二是孩子内在知识缺乏,有美好的想法,却没有好的词语来形容,也就是现在流行的“词穷”,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平时看的书少,或没有真正理解它,思考过它。我曾对女儿说:“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一千本好书就一千轮太阳。灿烂千阳会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也会让这个世界所有的秘密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作为家长,平时用一点时间与孩子一同阅读探讨,可以相互讨论说的内容和自己的见解,让孩子渐渐爱上课外读物,渐渐与书本交上朋友。我深信课外阅读,能为每一个孩子储蓄自己的童年精神;课外阅读,能为每一个孩子抹亮生命的底色。“用书如用到刀,不快就要磨。”对书的选择很重要,在你的引领下,带领孩子读好书,是对孩子心灵的润泽,对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我们学会“读书与用书”,让书陪伴我们健康成长,提升孩子的素养。
二、与孩子心灵沟通,促进身心发展
阿莫纳什维利十分注重与孩子沟通,他说:“只有心灵沟通才能走进孩子的生活,懂得孩子。”孩子,作为一个弱小的个体,在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也特别渴望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朋友或家人,而作为父母肯定也想知道孩子每天在做什么或想什么。因此,我觉得父母不管有多忙,应该抽出点时间与孩子沟通,通过沟通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与表现,也可以适当地实施我们的一些想法和要求,这样也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女儿上幼儿园时,我就养成了每天抽时间和她交谈的习惯,和她谈在幼儿园的事,谈以前听过的故事,谈动画片中的人物等。在谈话中孩子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都耐心地给予回答。同时我也向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看孩子是否将她的看法及感受反映出来。现在女儿读初中了,还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她放学后会跟我们谈一些同学之间的事或学习上的看法,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也适时地给予一定的评价。
用交谈这种方式与孩子沟通,久而久之,不但能促进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及开朗的性格,让父母了解孩子,增进感情,让孩子发展自己,一举多得。
三、重视榜样作用,养成良好的习惯
阿莫纳什维利的教育三部曲中《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写到:“教育自己的孩子,主要的不是用说教、善良的教导和赏赐,而是要用值得孩子效法的种种榜样去教育他。”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做好榜样,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央少儿频道有个广告,妈妈为婆婆洗脚,孩子看在眼里,也倒了水帮妈妈洗脚。这就是榜样效应。而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教育因素。
书中还写到,“教育——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常,在家长们看来,似乎他们也在进行教育,正如他们自己爱说的那样,他们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花在了孩子身上:给他穿衣、穿鞋、喂饭、买给他各种玩具、疼爱他,当然,在孩子犯有过失时就处罚他,给予谆谆的教导。真正的教育是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精神上的一致性为基础的,只有在教育者能引起孩子对自己、对自己的教导和榜样产生好感的情况下,才能有这种真正的教育可言。”因此,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表率。比如你要求孩子做事情守时守约,自己首先要做一个守时守约的人,和孩子约定的事情不食言,遵守约定;如果为培养孩子勤刷牙的习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快乐地刷牙,使培养孩子冬季早起的习惯,家长可先做给孩子看,自己每天要比孩子起得早;如果你希望孩子爱看书、爱学习,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自己必须做一个热爱学习的人,家中书香弥漫,孩子才会觉得看书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人说:子女是父母的镜子。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事的哲学和做人的准则,的确如此,一个自私自利的家长很难培养出一个甘于奉献的孩子,一个心胸狭窄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一个宽宏大量的子女,父母对子女的示范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处处、点点滴滴。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长期的努力,而且养成好习惯不是一件一帆风顺的事情,难免会出现反复现象。因此,父母要抱以宽容的心态,多一份耐心,少一份烦躁,不中断不放弃,对孩子的要求始终如一,持之以恒。
阿莫纳什维利说:“教育——没有家庭的积极参与是无法奏效的。”孩子的教育无小事,对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父母需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多留意多用心,从协助走向合作,不断与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