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应是孩子内心的呼唤

2016-03-01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城受田小学刘宁

新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汉字内心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城受田小学 刘宁

学习,应是孩子内心的呼唤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城受田小学刘宁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嘻嘻,老师我在上学的路上,发现广告牌上写着‘大朱’。”“快嘴”冯伟一进教室门就大声嚷嚷,孩子们哄堂大笑。他瞥了他们一眼,不管不顾地跑到我的跟前:“老师,是真的,牌子上真是写的‘大朱’。”说着还把这两个字写到了黑板上,原来是“大朱”而不是“大猪”。没等我说话,孩子们已经唧唧喳喳地议论了起来。

“好像是‘天姝’服饰店吧?我们上学都要看到的啊!”

教室里安静了下来,“老师,我们去告诉那家店主吧,这样就不会出现文字笑话了。”冯伟自告奋勇地站了起来:“老师,我来做一个社会调查吧,统计一下广告牌的名字,然后看看有没有出错的,再一一告知店主,您看行吗?”没等我说话,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掩盖了所有的声音,“好,那我们就做这样一个社会调查活动,这样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呢!”

这次社会调查活动很成功地结束了,接下来我们有了更多课外学习汉字的机会,孩子们只要看到有字的事物,无不一一驻足来观察有没有错字,因为我们为此设立了一个“火眼金睛王”的评选项目,谁发现的错字多,谁就有奖励呢!

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语文素养的提升。而汉字作为最基础的学习单位,更不容忽视。仅靠书本知识的学习无疑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当孩子们寻找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时,处处发现汉字,处处维护汉字,我们的语言瑰宝——汉字,被保护了,孩子们对汉字的了解与掌握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小夜莺勇敢的在前面带路,他没有在意身边的德国兵,甚至对于德国兵问的问题也回答的惟妙惟肖,他自顾自的吹着口哨,踢着石子,偶尔不经意的向四处张望一下,继而又玩耍着向前走,他这些看似孩子气的动作真的把那些蠢官兵给迷惑了,他们信任了这个‘傻里傻气’的孩子,却最终被这个孩子带进了坟墓……”

语文学习需要我们与文本之间产生一种共鸣。我们能够深入到文章深处,读懂每个人物的心理,每个人物的内心,这才是了解文章内涵的契机。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因一些客观因素的左右,当让学生发表看法或想法时往往会出现两种结果:(1)一名学生说完之后,其他学生效仿,跳不出第一个学生思考范围的圈子;(2)学生默默无语,因为他们认为老师最终一定会说,老师不管讲的是什么,都是答案。这两种现象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是根深蒂固的,当然也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要等待时机去改变,等待大环境改变之后再改变,而需要我们随时随地去启发、去鼓励。像《夜莺的歌声》这样有历史背景的文章,因为年代相差太远,又是不同的国度,孩子的不理解,以及感触不深刻情有可原,这就需要老师设置情境,在学习课文伊始首先要让孩子们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当时的社会状态。

“老师,我话到嘴边就是写不出来,怎么办呢?”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这节课是作文课,孩子们没精打采地等着我喊上课,“怎么了?”“我们的苦难日啊!”“苦难日?难道你们不愿意做游戏吗?”“做游戏?”孩子们面面相觑,转而爆发了笑声。“首先我们要选出一名主持人来,哪位同学想参加呢?”“我!”孩子们一个个举起了小手,“那老师应该选谁呢?谁给老师出个主意?”“老师,您让这些想参加的人说一说自己会怎么主持,谁说的好就选谁不就得了吗?”“好主意!”“鱼儿上钩了!”我窃喜,接下来的状态可想而知。有的孩子在用心做准备,生怕选上的不是自己;有的孩子则东张西望,时刻准备着要做游戏;有的孩子东瞅瞅西看看仿佛在想都在做什么呢!时间在他们聚精会神的准备下很快过去了。“准备好了吗?”“老师,我要写写,我怕忘了,再给我们点时间吧?”“老师,快点,我已经等不及了!”“老师……”“孩子们,刚才我还没有说,要想玩游戏必须把作文写好了。”“唉……”“还唉声叹气啊,难道你没什么可写吗?”沉默了一会,“老师,保证完成任务!”只见他们眉飞色舞地写了起来。我没有规定题目,因为我知道他们写的题目肯定不一样,找不到一个相同的兴趣点没法让孩子们都感兴趣,这样就不如不给他们规定题目。这样他们写出来的文章想必篇篇真诚,个个精彩。你瞧,这不效果来了:小军写的怎么竞选游戏主持,梦琪写的等待玩游戏时的心理变化,冯伟因耐不住寂寞观察同学都在干什么,内容也就把他观察到的搬了上来……

其实,作文教学并没有具体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但是在大的教育环境下约定俗成了一些条条框框,命题观点狭隘、局限性大,再加上老师的一些字数要求等迫使孩子们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寻找好词好句,并给文章扣上相应的帽子,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内心深处会对作文产生抵触情绪。其实,他们不知,真正的好作文是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是不拘形式的情感抒发。我想,当你真的带着孩子去体会了,他们怎么不会有感而发呢?

曾经看见这样一句话,“对于孩子来讲,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既然是这样,我们这些老师就应指导每个孩子如何寻找学习兴趣,使生活成为“处处是研究探索对象”的场所,当然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每位老师都应真正理解“学习,应是来自孩子内心的呼唤”。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汉字内心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一块生锈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