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难点、重点找一个支撑点
——浅谈“求联”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2016-03-01王元媛

关键词:理解思考

王元媛

(浙江省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 浙江浦江 322207)



为难点、重点找一个支撑点
——浅谈“求联”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王元媛

(浙江省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 浙江浦江 322207)

摘 要:本文是针对一道学生平时学习中错误率极高的练习题而引发的关于“求联”的思考。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知识体系具有很强的逻辑程序和结构,所以“求联”既是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本文笔者通过若干个典型案例具体地进行了阐述数学学习“求联”的意义。

关键词:求联 思考 理解

一、思考缘起

一道错误率极高的练习题:在一个长方形(长20米,宽15米)的花坛四周,铺上宽1米的小路。 (1)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结果呈现

2.班39+37=76(人) 只有一人想到大面积减去花坛面积等于小路面积,绝大多数徘徊在四条小路面积相加。即15+20+15+20+4=74(平方米),或是忽略掉四个小角算成15+15+20+20=70(平方米)。还有一部分同学无从下手。

2.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定向思维的根深蒂固。本题是新版北师大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学习后的变式练习题。学生在做完大量的求图形面积后,一见到求小路面积后,第一反应是从小路出发去求面积,这是一种定向局限思维,学生在眼花缭乱的情况下,他们习惯性地抓牢小路,从小路出发思考。

3.应对措施

“求联”思想的培养,所谓“求联”就是构建联系,形成线或者网络。求联的对象有时是知识,有时是方法,有时是表达方式,还有的时候甚至是看上去似乎并不相干的内容。这道题的“求联”则是不要把小路作为个体去想,而应该从整个图形去考虑,把小路和花坛看成一个大的长方形,花坛看成它其中的一个小长方形,那么小路的面积就是大的长方形面积-小长方形面积=小路的面积。通过“求联”,可以帮助孩子把复杂化为简单,把不联系的化为相联的,使他们的思维到达一更高的学习层次。那怎么样求联更有效呢?本文从笔者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对“求联”的有效应用做了几点浅薄的教学总结。

二、启蒙的事实求联

周长、面积是三年级学生初学且必须深刻理解掌握的两个概念,但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周长理解了,但是一学过面积,有些同学就开始“犯浑”了。如求不规则“凹凸”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看似简单的题目,却总有学生搞错, 这时,我们不妨引导学生从他们熟悉的事物、角度出发去寻找他们的连接点,如烤饼的学问。

1.关于面积的再认知

吃烤饼时,烤饼肯定变小了,而变小的面其实就是面积,对于学生来说十分的好理解。

2.关于周长的再认知

提及它的周长在哪呢?学生这时肯定先去判断它的周长在哪?显而易见,周长指的是烤饼外轮廓的边线长,而有趣的是在吃的过程中,烤饼的周长发生着有趣的变化: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吃烤饼的过程中,烤饼的面积一定在变小,而烤饼的周长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还可能不变。十分的有趣易懂,学生不仅牢牢地理解掌握了周长与面积,还体会了它们的变化魅力。真是妙哉!

三、“性”同的学科求联

利用成语故事求不规则物体的周长—利用《曹冲称象》求不规侧物体的周长:《什么是周长》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内容,本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其中涉及怎样求枫叶的周长时,笔者遇到了这样的情景: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那生活中的事物我们能不能也探索到它们的周长呢?比如说枫叶的周长?

思考剖析:“用绳量—— 在绳子上作记号—— 量绳子的长度”,十分有趣的一场知识和技能的联系,把所学的语文成语故事的方法策略给灵活运用于数学问题解决了。 把未知的转化为了已知,令抽象变为了具体、直观,化弯曲为笔直了,这就是求联的魅力。通过合理地求联,学生就能把握对问题的再探索和解决的能力与技巧,从而达到从“此岸”到“彼岸”的目的。

四、“质”同的知识体系求联

1.加减乘除的相联

(1)加法与乘法的相联

加法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而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例如4乘5,可以说成5个4连加或4个5相加。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加法和乘法的本质都是把数、量相合。不同的是加法可能是数、量相同的相合,也可以是数、量不同的相合。而乘法必须是数、量相同的相合。

(2)减和除的相联

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而除法则可以理解为一数或量连续减去一个相同的数。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减法和除法的本质都是把数、量相减。不同的是减法可能是数、量减一个或多个不同也可能是相同的数、量,而除法则是数、量连续减多个相同的数、量。总而归之,两者都是数、量的分开。

2.分数与小数的相联

(1)从意义上理解

通过分数去认识、理解、掌握小数是我们北师大四年级下小数的意义学习的两大途径之一。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小数0.1,0.01,0.001等,分别是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的另一种书写形式。也就是0.1与十分之一,0.01与百分之一,0.001与千分之一等,它们不是不同的两个数,而是同一个数的不同形式。

(2)从读法上理解

小数的读法有两种:一种是我们常规的读法即小数的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例如18.35读作十八点三五。而小数的另外一种读法是按照分数的读法来读,带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读,小数部分按分数读法读。例如0.61读作百分之六十一,13.856读作十三又千分之八百五十六。

分数与小数不管是从意义还是读法上的相联,都充分地帮助了学生有效地理解、掌握了小数的意义。不仅帮助我们这些广大的一线数学教师理解了教材的用意,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整体性,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的数学学习。

以上是本人对教学中对“求联”思想的几点有效应用,把错综复杂的数学知识、问题理一理,联一联,让孩子们在“求联”中,为一些尚未能完全理解的知识点找到些许的知识“源点”。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有效的“源点”上展翅高飞。

猜你喜欢

理解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重点切入法
良好班集体的班风建设方法略谈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