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述评
2016-03-01魏陶然
魏陶然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阿长与〈山海经〉》文本解读和教学内容述评
魏陶然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阿长与〈山海经〉》是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课文。学者们对这篇课文从题目、主旨、人物形象及写作艺术等多方面作了解读分析,语文教师对其教学内容也作了多方面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分析独特的叙述视角等。抓住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文本独特的构思及写作特点是这篇课文教学的着力点。
《阿长与〈山海经〉》;文本解读;教学内容;教学设计
1928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的《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先生于1926所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这十篇散文历来都是语文教材的重要选文,如《狗·猫·鼠》《五猖会》等。近年来,《阿长与〈山海经〉》也被收入中学语文教材。面对鲁迅先生的这篇回忆性散文,学界的解读是众说纷纭,教师的教学也是因人而异。本文通过梳理有关该篇文本的解读和教学内容的文献,旨在给出一些适切的教学建议。
一、文本解读
(一)有关文章题目
《阿长与〈山海经〉》这个题目,可以看到两个词“阿长”和“山海经”,一个“与”字将二者连起来,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要把二者放在一起作为文章的题目?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很多研究者也就是从二者关系展开研究。文惠林认为这两者之间有三种关系:一是并列关系;二是从属关系;三是隐喻关系。①文惠林.标题里隐藏了怎样的艺术密码[J].语文教学通讯,2009,(6).也有论者认为以“阿长”和“山海经”为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和主题,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怀念,从本质上讲,二者有一种内在的和谐,共同演绎着中华传统精神。②魏小娜.《阿长与〈山海经〉》备课参考[J].语文学习,2005,(8).同样,对于《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题目中为什么不写“长妈妈”而写“阿长”这个问题,魏诗田认为应该从怀念阿长和揭示国人病痛两方面的文本写作目的入手。此文的写作,也应该既有怀念自己的保姆阿长、真切展现阿长与自己之间交往的目的,又有在赞扬阿长善良朴实、关心自己美好品质的同时,揭示阿长身上粗俗、迷信等旧中国农村妇女缺点,以引起疗救注意的目的。③魏诗田.为何以“阿长”入题——兼与〈教师教学用书〉之“问题研究1”商榷[J].语文教学通讯,2010,(9).
(二)有关文章主旨
面对《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较多的研究者都涉及到了主旨的解读,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表达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怀念和深切同情,认为《阿长与〈山海经〉》通过回忆童年时代关于长妈妈的一些生活片段,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④魏小娜.《阿长与〈山海经〉》备课参考[J].语文学习,2005,(8).一种观点认为是对阿长个人感情上升为对普通大众的关爱和善意的批判。彭林虹抓住文章的一处细节,即阿长睡相不好,认为鲁迅对阿长的情感不仅仅是因为她对我的关爱,而且还因为她有着劳动人民最本质的一面:善良纯朴,还有文章结尾处写到的她的孤寡穷苦。在这里作者对阿长的个人情感已上升成为对穷苦劳动人民的普遍情感。⑤彭林虹.《阿长与〈山海经〉》的文本细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7).第三种观点认为文章寄托了作者对旧中国女性的深刻同情,并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作了深刻思考:解放女性的关键是女性首先要解放自我!在长妈妈这个不幸女性的身上,作者把他的顺从、抗争、他者女性观全面地展现出来。⑥谢建武.一个女性主义范本:阿长与《山海经》[J].语文教学之友,2012,(7).
(三)有关人物形象分析
作为一篇散文,在文本解读时,应该着重关注其情感脉络的变化,但由于“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对于分析文章情感脉络至关重要,所以也有不少研究者试图通过分析“阿长”这个人物形象,以便更好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分析“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就不可能避开文章开头这两段来谈。孙绍振教授以“阿长”这个名字作为“关键词”还原分析来揭示其蕴含的深层“文化密码”,指出鲁迅通过对“阿长”的叙写,表达了他对小人物尊严被漠视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①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还原法分析和关键词解读[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P37赖建玲和郑家建认为文本的独特“破体”之创造,也是《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成功的首要之处,就在于鲁迅充分运用了其得心应手的小说笔法。在文章的开头,作者有意写了有关“阿长”称呼的两个细节。作者为什么要在有限的篇幅里专门写到这两个细节呢?论者认为,虽然是对人的一种“称谓”,但它体现了一种“权利结构”,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结构关系”,也“呈现中国传统底层女性一部无声的身份文化史”,也显现出作者对“这位底层女性命运之同情”。②赖建玲,郑家建.重读《阿长与〈山海经〉》[J].鲁迅研究月刊,2010,(9).
(四)有关文章的写作艺术
有关文章的写作艺术,论者大都围绕“欲扬先抑”、巧用词语和双重叙事视角三个方面展开解读。
1.“欲扬先抑”
关于这篇文章,很多研究者认为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鲁迅在前面写阿长的粗俗、封建、无知等,表达我对阿长的讨厌和不耐烦,后来在阿长讲“长毛故事”使我产生了“空前的敬意”,再到后来为我买到《山海经》使“我对她产生新的敬意”,直到文章最后表达了对阿长深深的怀念。整个写作过程采用了“欲扬先抑”写作手法。当然,也有人认为,阿长善良、真诚、坦率的本质性格为贯穿全文始终的线索,是其“性格基础”,后面的情节是前面行为的自然延伸。③魏小娜.《阿长与〈山海经〉》备课参考[J].语文学习,2005,(8).
2.巧用词语
孙绍振教授认为“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唤醒读者不同的情感体验。”
在这篇散文中,可以看到很多词语貌似不合语境,不符文章感情主线,实则是鲁迅巧妙用词的表现,具体而言,“大词小用”和“贬词褒用”。
就“大词小用”方面而言,钱理群认为长妈妈买回《山海经》那段内容,文章对我的反应的描写连续用了“霹雳”“震惊”“敬意”等这样的“大词”。这些“大词”用在一些“小事”“小人物”上,这是关键所在,应该细加琢磨。显然,这不是“大词小用”,而是“大词巧用”。④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P42看似“大词小用”的词语都透露给我们的是“阿长”对小鲁迅的深深的爱意,或许鲁迅在成年后,才正真领悟了“阿长”对自己的爱。就“贬词褒用”方面而言,钱理群教授认为文章一开始就说:“我”“憎恶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这似乎定了一个基调,这一大段就是写“我”对“阿长”的厌恶感。具体描述中的用词,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憎恶”之外,还有“不大佩服”“讨厌”“疑心”“无法可想”“不耐烦”等等。这些看似贬义词语却让读者读不出厌恶来,而是觉得“可笑”,而且,还有点“可爱”。从一系列含有贬意的词语背后,品味出、感受到其间鲁迅对阿长的爱意和怀念。⑤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P42
3.双重叙事视角
谈及叙事方面的内容,人们按文体内容的划分,则会将其归入小说部分。其实,在散文创作中,叙事因素也是一直存在着。有人认为散文中的叙事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往往“夹杂着议论与抒情”。⑥贵志浩.散文的叙事与叙事伦理-兼析朝花夕拾的伦理言说[J].文艺评论,2012,(5).在解读《阿长与〈山海经〉》时,带入散文的这种叙事因素,有利于解读的展开。了解先生当时被纷乱的世事所困扰的处境中,为了摆脱不得安宁的现状,在笔尖中寻找些许安慰,之前所经历的能够提供正能量的人和事,渐渐重现在先生的脑海里。儿时那位最关心自己的“长妈妈”,曾经给予积极的力量,此时此刻成为慰藉先生心灵的良药。文章前半部分用了儿童叙事视角,写孩子时代的“我”不喜欢阿长。文章的后面则是运用成年视角,表达对阿长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文末祈福式的话语是先生表达成年后内心情感的最好体现。结合作者当时的叙事视角的独特性,就主要体现为“成人视角和儿童视角的交织”。⑦苏虹.阿长与《山海经》双重视角的交织[J].青年文学家,2013,(7).
(五)关于质疑商榷之处
笔者认为,在解读文本时,我们不必一味随波逐流,可以站在全新的角度解读文本。不一样的解读声音,对于推动我们文本解读的长足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有人认为结合鲁迅先生的相关资料解读发现,先生对“阿长”的感情都是真切的怀念和爱意,没有钱理群、孙绍振等教授所说的语含“调侃”。①汲安庆.“脱裤子防炮击”语含调侃吗?——与钱理群、孙绍振等教授商榷[J].语文教学通讯,2009,(2).邓光鹏也对“阿长”形象被解读为“含笑的批判”提出质疑。他从写作背景、文章内容和写作技巧三个方面分析,作者无意“含笑批评”阿长。作者怀着感激之情来回忆、但采用童年的视角来记叙这些事情,所以我们看到作者不时对阿长表示不满,这其实只代表作者童年时的认识水平,不能认为写作时作者“含笑批评”阿长关爱我的种种表现。此外,文章选材要为中心服务,鲁迅不可能为一篇赞美、怀念阿长的文章选择“含笑批评”她的素材。作者之所以先抑后扬,是为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②邓光鹏.《阿长与〈山海经〉》的写作目的和技巧[J].文学教育(下),2009,(1).
二、教学内容述评
《阿长与〈山海经〉》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篇重要课文,教师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也是因人而异,各有侧重,但有些共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一)抓住阿长人物形象,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戴智堂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引出阿长的形象,从整体感知、提炼人物形象和探究写作技巧三个环节展开的。整体感知环节,请同学们找出描写长妈妈的事件或细节,并说说这些事件体现了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情;提炼人物形象环节,用60字以内的一句话,提炼出长妈妈的形象,并给出概括例子;探究写作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③戴智堂,刘芳等.《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10).
戴老师的教学以三个问题为主线,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文本主旨,即让学生在了解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作为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在没有将“读写”方面的相关环节渗透到实际教学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听说”环节让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实际上无异于隔靴搔痒。在实际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仔细品味作者的感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主旨的把握。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文本的需要,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有效利用,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更加有益于教学的展开,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教学的主要内容。
刘芳在教授这一课时,也是以人物形象分析为切入点,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部分:感知人物、拎出线索、品味细节和想象创新。在感知人物环节中,要求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中有关描述“阿长”的内容,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描述“阿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拎出线索环节中,解答提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怎样?文中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在品味细节环节中,读课文,要求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明确七件事情中哪些地方写的最精彩?请找出来,结合自己读文章的体会,用一句完整的语句表达出这些地方为什么精彩?品析文章的精彩内容;在想象创新环节中,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些什么?④戴智堂,刘芳等.《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10).
刘老师这节课以“阿长”人物为线索,展开教学内容设计。这节课以感知人物形象开始,以把握人物性格终结,整个教学过程以一个问题带动全篇的鉴赏性阅读,线条单纯,重点突出。此设计尤其注重“说”的训练,这种教师易操作学生喜参与的“说”,是很容易在课堂中掀起高潮的。⑤戴智堂,刘芳等.《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10).但是,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应适当有所增益,首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写作技巧方面有所欠缺即应该让学生学会“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这些内容也是学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之一,应该在教学设计中有所体现;其次,适当增加学生“读”的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益于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中应恰当增加一些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也可适时推荐一些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侧重分析作者感情
整篇课文,看似在写事,实则在叙情。许海连在执教《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了三个环节都是围绕鲁迅对阿长情感变化,第一个环节是“长妈妈”的身份和名字,将目标锁定在文章的前两段。通过分析确定本文的基调之一:对阿长深切同情;第二个环节长妈妈的故事,老师举例说对阿长的“憎恶”感的事件,请同学们把其他的事情找出来,并把鲁迅的相应感情也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将重点字词和句子做了详细分析。第三个环节是鲁迅的祈福,老师提出鲁迅向来是不信鬼神,为什么会发出文章最后一段这样的祈求?学生通过之前的分析各抒己见,老师进行归纳。①许海连,任富强.读出鲁迅回忆性散文中的真情实感[J].中学语文教学,2013,(9).
许老师执教的《阿长与〈山海经〉》选择两条线索,一明一暗,表面上在分析阿长的形象,实则侧重于暗线,即了解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任富强认为散文非常重要的两个特征是特别的情感体会和更加倾向于个人化的言说对象,需要着重落实的重要教学点。许老师在教学设计的开始部分,便从“长妈妈”的实际身份和名字由来入手,“长妈妈”不被尊重的事实,使人同情。接下来在展开有关“长妈妈的故事”环节时,许老师在读的基础上,逐渐让学生体会到,鲁迅对“阿长”的感情是比较复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同情,更包含着对“阿长”发自内心深处的尊敬;特别是到了“鲁迅的祈福”这一环节,作者那种真挚的情感表达达到了极致,教学随着也推向了高潮部分。这节课,还紧紧扣住散文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的特点。②许海连,任富强.读出鲁迅回忆性散文中的真情实感[J].中学语文教学,2013,(9).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关注到题目对于文章的重要性,没有关注到文末宣泄情感到极致的触发点是文中多次提到的《山海经》,没有层层递进式的带学生走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是说,在引导学生梳理感情时,就文章的情感脉络,即如何从“讨厌”“不耐烦”“憎恶”等消极情感走向文本最后的祈福式的语句,缺乏必要且详实的引导和分析。
(三)侧重双重视角分析
熊芳芳在教授这一篇课文时,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写到的有关阿长的事件,带领学生提炼故事,并且引导学生品味故事背后的真情实感,将整篇文章的故事分为童年的鲁迅和中年的鲁迅。之后围绕这两个视角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鲁迅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在分析过程中,将关键的字词、课内外的知识、对阿长感情的变化全部穿插讲解出来。最后,还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经验,将文本中的阿长和学生的生活拉近,让学生再次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③熊芳芳,朱震国.《阿长与〈山海经〉》课堂实录及点评[J].中学语文,2014,(2).
熊老师执教过程中,抓住了文章的难点双重视角,并且从阿长的故事入手,将阿长形象、作者对阿长情感态度的变化以及课内外知识巧妙地融入到课堂。熊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但是,熊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应该适当加入“读”和“写”的内容,这样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融入设计,并且“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会更好的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以上内容,对几个典型的教学设计进行梳理。还有老师选其他的内容作为教学切入点,有人意在通过创造性阅读,让学生在把握人物形象、领会深沉感情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感悟创造性地表达出来,学会一种创新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更高层次的阅读水平。她设计的授课思路为:领悟文章题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感情;通过品析文中有关人物的内容,准确把握“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在熟读文章基础上,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在“熟读”的基础上,结合“写”,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有的老师还认为应该向鲁迅学习散文的写人方式,在《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中,全篇没有详细写阿长的形象,但读完之后一个鲜活的阿长就出现在脑海,鲁迅这样写人的写作方式,也确实值得学习。在实际教学中,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切入点之外,还有很多教学点可以深入挖掘作为教学展开的核心内容。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们都应在尽可能深入文本的前提下,结合“听说读写”,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这样展开教学才可以算是真正的语文课。此外,教学中,老师们还应多考虑学情,适当的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在一望无知的地方能够真正的学有所得,比如,《山海经》在文中的作用?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成文末的祈福?……在许多文本解读中出现的相关内容,在引入到实际教学时,都应结合学情等相关因素考虑,这样才会真正推动教学的长足发展。
三、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非常感人的忆人散文。从梳理得内容发现,大部分教学设计都围绕“阿长”形象展开,缺乏对意脉变化的把握。笔者很赞同引导学生通过把握“阿长”人物形象,感悟鲁迅的感情。如果能在读的基础上,分析作者的意脉变化,在分析过程中,渗入写作手法的内容,这样会更加顺利把握文本主旨,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加明显。为此,笔者尝试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领会鲁迅对长妈妈的感情及其变化。
2.“欲扬先抑”、详略得当写作手法的运用。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熟悉感受文本
节课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第二篇《阿长与〈山海经〉》。请大家自由朗读,边读边找,文中作者表达情感态度的所用的词语和句子。
(设计意图:导入提到《朝花夕拾》以及它是一部散文集,目的有二:一是引导学生明确文体;二是引导学生阅读书籍。通过自由朗读,引导学生从把握文章的情感词句入手,展开文本的学习。)
2.确定文中有关情感态度的关键词
结合最初的朗读,让学生有感情读出有关表达感情方面的内容。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文中作者表达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实在不大佩服”“不耐烦”“惊异”“麻烦”“空前敬意”“恨”“新的敬意”“伟大的神力”……)
(设计意图:在读有关表达感情内容的同时,初次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在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的过程中,逐步挖掘出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感情链。)
3.分析关键词背后表达的情感,找出文章的情感链及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确定关键词基础,捋出文章的情感链:不喜欢——空前的敬意——恨——新的敬意——文眼(文章的最后一段)。
在文章的前面对“阿长”的“不耐烦”到文末对祈福式的祝福,这种写作手法采用“欲扬先抑”,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须在教师引导把握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感情。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递进式的分析,捋清文章的感情链。在此,学生对情感链的学习,对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再次有所体悟。在分析情感链的过程中,穿插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技巧,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对阿长的怀念。)
4.鲁迅在表达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时,是以怎样精彩的构思方法来表达的,并学习这种独特的构思方式
从“不耐烦”“麻烦”到文末祈祷的情感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中间经历了长毛故事的“空前的敬意”到隐鼠的“恨”再到情感触发事件:即买《山海经》的“新的敬意”,在波澜起伏感情变化中发现,情感态度总体向积极地趋势转变。可见,文章意脉变化采用了“阶梯式思路”的写法。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拟写一个“阶梯式思路”提纲。
板书:不喜欢事件——改变态度的事件——小插曲——决定态度变为喜欢的事件——表达喜欢的感情
(设计意图:在梳理“阶梯式思路”的写法时,让学生再次把握文章的意脉变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这种表达情感的独特写法,这样巧妙地将“读写”结合融入教学,有利于教学开展。让学生在构思提纲的过程中,深入教学文本的情感变化中,能够更好的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实现学生和文本的深层次“对话”。)
5.激发兴趣,拓展阅读
课后阅读整本《朝花夕拾》,增加有关鲁迅作品的阅读量,引导学生关注鲁迅作品及思想。
(设计意图:《阿长与〈山海经〉》作为了解鲁迅的一个引子,走进《朝花夕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1]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还原法分析和关键词解读[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刘海燕
文字校对:荣国
G633
A
1008-8539-(2016)04-00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