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2016-03-01张小青
张小青
(南京邮电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张小青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随着“互联网+教育”对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学生学习受到新一轮的关注与之相应的学习倦怠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是间接影响了学生、学校甚至是全民族的教育质量。在界定学习倦怠内涵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学习倦怠问题的对策,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对策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以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中国自1999年持续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2002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已经到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背景下,规模和效益这对矛盾愈加凸显。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在线教育、翻转课堂、微课、MOOC、电子书包带来的教育教学革命,让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一最能反映教育质量的指标,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然而大量的现实案例和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已经大范围地出现了抵触甚至厌恶学习的心理,学习倦怠状况引起了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大学生逃课、挂科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因心理压力而引起的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不久前发生了中南大学姜东身因毕业论文压力而跳楼的事件,死前留下极尽控诉的五千言遗书,这一事件让人警醒。
的确,学习倦怠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如学生情绪上烦躁易怒,厌恶学习,爱跑极端;行为上无助、无望、消极应对学业或直接不作为;还有自我成就感降低,感到知识匮乏、前途渺茫、自我评价低。学习倦怠导致的结果就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到社会岗位上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应该做好相应的工作。因此,对于学校而言,关注学习倦怠就是关注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声誉,学习倦怠问题必须引起学校的重视。
二、学习倦怠的概念界定
倦怠的概念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benberger 于1974年首次提出。他认为倦怠是一种慢性疲乏症、抑郁和挫折感。在对职业倦怠的研究中,Maslach等学者认为工作倦怠是一种状态,表现为精神疲惫、情绪耗竭。1980年,Pines&Kafry在以大学生和助人专业工作者为对象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在学校求学期间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助人专业工作者在工作期间的工作倦怠程度。此后,针对学习倦怠的研究越来越多。
台湾学者在对大学生和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倦怠研究中,认为学习倦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业压力、课业负荷或其他个人心理层次上的因素,产生了情绪耗竭、乏人性化及个人成就感低落的现象。Schaufeli等人将学习倦怠定义为由于过度的学习压力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情感耗竭、不愿学习以及在学习中无法获得相应成就感的状态。杨丽娴认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不得不为时,就会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疲惫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本文采用连榕的观点,即学习倦怠是学生“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
三、学习倦怠的原因分析
综合现有的研究文献并结合现实状况,文章从社会、学校、教师和个人几个方面来探究导致学习倦怠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因素
1.时代发展带来的不适应性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滋生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这种唯钱权是从的观念给尚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以无形的压力,甚至导致大学生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尽管知识经济时代早已到来,但不难发现,这时的知识仍然是经济的修饰。物欲横流的现实环境,使得知识都成了钱和权的附庸,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想状态短期难以真正实现,不甘落后而追名逐利让很多大学生疲惫不堪。另外,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时代加速了教育的信息化,泥沙俱下的数据信息雨点般向人们狂轰乱炸而来,这些信息让大学生应接不暇、无所适从、力不从心,应付不当难免产生倦怠甚至焦躁之感。
2.扩招和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随着大学数量增多、学生数量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不均带来教育质量的下滑,很大程度上导致大学生毕业时竞争力减弱。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有限,就业体系不够完善,出现了岗位空缺远远小于人才输出的问题。激烈的竞争势必给大学生就业造成挑战,这种毕业即失业的压力或多或少地造成大学生的社会焦虑症。一方面排斥就业所要面临的竞争,另一方面学习动力不足,出现学习倦怠现象。
3.现行教育制度存在弊端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一钱学森之问,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我国教育的现状,令整个教育界开始深刻的反省。
首先是严格的选拔性高考制度造成师生对不同阶段教育的认知错误。老师和家长从小就给我们灌输,上了大学就是到了美妙的天堂,中小学的教育就是为升大学做准备的。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中小学阶段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这种认识造成中小学教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当前的学习成为升学的工具,自然苦不堪言。但进入大学后,许多学生发现大学并不是天堂,管理的放松和诱惑的增多让他们无心学习,时间一长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形成一系列消极态度和行为。
其次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自科举之后,应试教育延续至今。满堂灌,一刀切的灌输模式使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才是学习环节的主导。长此以往,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杀,没有收获后的成就感,学习积极性自然不高。这时再对其施压常常会适得其反,必然带来学习上的倦怠感。即使是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社会,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和纷繁的网络课程给课堂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通过感官刺激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发散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但是,若过多地依赖感官刺激,势必使课堂教学因片面追求“新”而让学生难以适应,或者因过于偏重形式而疏于教学内容的设计。如果是这样,这一做法也只是从过去的“人灌”模式变为“机灌”模式,久而久之还是会让学生产生学习倦怠。
(二)学校因素
在严进宽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多被学生当做了学习生涯的最终目标。学校管理宽松自由,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大学生对刚接触的新鲜事物过于好奇又过分放松,以至于在玩乐上投入太多;或者由于不适应没太多约束的学校氛围,暂时迷失自己,对学习产生厌烦。此外,课程设置只为应付教学目标而存在陈旧或冗余现象,不能紧跟形势适时做出调整,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不足,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不高。再有就是考核方式的问题。学校往往缺乏对学习过程的评估,只是每学期进行一次或两次考试。这样的终结性评价只需要学生在期末考试的前一两周做准备,对已经划好的重点进行次突击。平时放开玩,大学生们已经没有了学习的习惯,考前临时抱佛脚,也会疲惫不堪。
(三)教师因素
如今教师评价制度未将学术型和教学型教师区别对待,导致很多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忙着搞研究以致教学投入不足,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学生就更加放任自己,学习时间很少。即使教师在教学上花得时间较多,若是教育教学能力欠缺,不会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也不能持久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有的老师死板、教条、不知变通,教学方法陈旧,不会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来辅助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时间一长学生都产生学习疲劳感,当然没了学习的兴趣。
(四)个人因素
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信息素养不高。面对各种诱惑以及大数据下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感到迷茫和困惑。喜欢模仿,但是辨别力、自控力不够,难免做出错误选择。这种不适应会导致选择出现错误,于是惧怕选择,消极心理和倦怠情绪就钻了空子。大学生自身受大环境风气和整体观念的影响,会有错误的学习观或焦虑感,比如很多人提出的“学习无用论”,又比如实用主义倾向,即认为学习只是功利地争取奖学金、争取文凭、提高社会地位的工具,实际上对学习本身没有丝毫兴趣。
另外,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低是产生学习倦怠很关键的一个原因。自我效能感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的自我感受。它对个体的思想、动机和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影响行为的努力水平、坚持性和活动选择。在学业活动中,自我效能与这些动机指标都联系在一起,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会做出更大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可见,大学生的学习倦怠还源于其自我效能感低,学习动机不强,内部激励不足。
四、解决学习倦怠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在学校层面上优化育人环境
1.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校园文化
精简课程设置,并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式,实施成功教育,增加学生亲历的成功经验。在课外,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倡导大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习过程的互动。大学相对宽松和自由的环境恰恰为课堂以外的社团组织提供了基础,丰富的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的活动,帮助大学生在和谐轻松的学习空气中活跃学术思想,开拓知识面。这种多样的校园文化迎合学生身心发展、人际交往的需要,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激情。
2.开展教师职业培训
增加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培训,使教师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增加授课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而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掌握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深度整合,防止造成因教学手段单一而让大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还可以针对如何处理学生事务,在辅导员之间进行相关活动或竞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辅导员服务学生身心的意识,提高指导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3.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活动,如心理健康月。调动相关部门和教师的积极性,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对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另外在课程安排上,加强心理课程实施的力度,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4.完善考核体系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不应仅局限在科研能力上。高校教师有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和教学为主型几类,分类对其进行考核能改善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教学能力和水平能有所提高。在对学生的考核上,也不应采取分数决定论的态度。关注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往往比终结性评价更能说明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在教师层面上提高教师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师自身首先要提高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在提高师德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准备授课内容,组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时要因材施教,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学生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即使是大学教学,也要做到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要求的“小、多、巧”,即小步子、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巧反馈(如请他做正确示范),从而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激发学习兴趣。师生互动中,教师应在知识传播中形成权威效应,并搜集学生学习成绩或其它方面的突出事例,为学生提供借鉴和学习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总之,教师不仅要做到重视学生的学业情况,还要关注大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与学生做生活上的朋友。营造出的良师也是益友的学习氛围能帮助大学生放松身心,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在个人层面上增强自我效能感
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研究表明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可以降低情绪衰竭和提高自我成就感和个体对学校的承诺。在广泛的参与中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增加学业成就感,远离倦怠情绪。
就学生内部心理而言,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坚定实现理想和获得成功的信念。获得成功时,归因于自己的能力;遭遇失败时,归结为是自己不努力或一定的外界影响,这样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实现高自我效能。发现自己出现学习倦怠的症状时,及时调整或积极寻求帮助,这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以化解学习不适感。
[1]Freudenber H J.Staff Burnou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59-164.
[2] Pines A,Kafry.D.Tedium in College.The We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Meeting,Honolulu,Hawaii.1980.
[3] 张治遥.大学生内外控信念、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D].彰师大辅导研究所,1989.
[4] Sehaufeli W.B.,et al.Burnout and engage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A cross-national study.Journal of Cross-Cutural Psychology,2002,33(5),464-481.
[5] 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2).
[6]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1).
[7] Bandura A.Self-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1977,(3).
[8] 郭本禹,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9] 刘俊英.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7).
责任编辑:刘海燕
文字校对:荣国
G645
A
1008-8539-(2016)04-00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