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16-03-01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陈建坤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 陈建坤
寄宿制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陈建坤
当前,随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贯彻实施,我国基础教育正在飞速发展,一大批学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各类办学经验精彩纷呈,取得丰硕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近几年我国在教育发展中引入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不少学校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果。笔者所在学校为地处五指山山区的一所寄宿制完全中学,有师生近3000人,实施精细化管理至今已有近8年,办学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成果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成为海南省一级甲等完全中学,在中南部地区具有较广泛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本文从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实践角度出发,做些探讨性的思考。
一、要吃透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精髓
“精细”从字面上解读即精密细致之意。在古代,宋朝大理学家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提倡凡事都要尽量做到“精益求精”。而现代意义上“精细化管理”则是来源于日本企业,它对企业最大的贡献在于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成为风靡全球的管理策略。从实践上看,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的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它既是管理理念,又是管理方法和过程。世界上许多企业就是借此理念,将企业做精做强,如中国著名企业海尔集团提出“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不小,把每一件易事做好就不易”就是始于这一理念,由此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就了企业帝国。但是企业生产对象是产品,是“物”;而我们教育的对象则是“人”。按照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把育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以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教师为导向,改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要求出发,我们从辩证的角度以寻求并攫取适用于教育的精华。实际上“精细”的“精”就是要求学校在目标确定、计划制定、工作分解等突出重点,要时刻把握“人”的教育本质,有所为有所不为。“细”就是要求学校的管理覆盖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树立“校园无小事,处处都育人”的教育观,实际上就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引入一种更加细致的管理,追求更加精致的管理效果,实现一种更加规范的工作过程,达到一种新的校园文化高度,以求得“管而不管”的奇效。笔者所在的学校在管理上提出“注重人文,管理精细”的管理理念,倡导管理要以人为核心,把日常中看似简单的“琐事”、“凡事”,列为重要事件,细心、严谨、精致地把它们做好。久而久之,形成精细管理的新常态。这,必然推动学校管理迈上科学、规范与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二、要夯实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1.从管理层面建立完整而规范的工作流程。学校建设规范的制度和精细管理办法,这是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学校管理层要用智慧做好学校的“顶层设计”,全面建立和完善管理层级,分清工作责任,细定工作流程,形成学校可依可行的精细规定和工作流程。
2.要培养推行精细化的执行者。从实施的过程来看,同样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流程,不同的人由于学识、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容易造成执行力不到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从学校实践的过程上看,虽然已建立了《党政管理方案》、《德育管理方案》、《教学教研管理方案》,甚至对应地初步建立《精细化管理方案》,各类规章制度已比较完备,覆盖了学校党政、德育、教学、后勤、安全等,但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队伍。如在执行过程中,少数人由于受到主观思维的阻碍,对精细化管理的深刻内涵理解不透,在事务处理上还只是处于简单的经验管理范畴,导致管理过程不够细致、不够流畅,成效不够突出,甚至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米饭一边熟一边不熟”的现象,部门之间、同事之间就容易出现沟通不畅、信息不灵,彼此协调配合不够的问题,精细化管理效果也就打了折扣。所以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长期培训好执行队伍,尤其是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队伍,要下工夫培养他们,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使其成为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精英骨干。
3.要虚心引入他山之石,营造自己的山水世界。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盲人摸象”,更不能闭门造车,要结合学校实际,借鉴成功经验,减少管理盲区。在实施初始,我校组织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先后到上海、天津、江苏等地学习和交流经验,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洋思中学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实践,学习杜郞口中学管理经验、临川二中的办学经验,等等。2014年上海援教专家来校进行长达一个学期的指导性建设,推动学校精细化管理。以上所列学校在管理上都有相似之处,他们“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大到卫生区的管理,小到教室教学文具的摆放都有明确的规定,处处都从小处着眼,处处抓精细,处处显精细,使全校教职工感受到精细化管理对学校管理的深远影响,产生管理共鸣,从而把精细化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树立起“精心、精细、精品”的工作观念和品牌意识,创设精细化管理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要紧扣学校工作建立完整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1.要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操作上,要求先设定总目标,然后分阶段目标,尔后再分解为小目标。在办学过程,我们要根据办学的总目标来设定阶段目标,并逐项分解责任明确的工作小目标,建立精细化的目标体系。
在实施前,对目标的制定要广泛征求学校各方意见,对其进行充分的论证,确保管理总目标的指导性和子目标的可操作性,并将目标简明扼要地分解到部门和个人。细到每个教育教学环节,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明确到每一个人。在管理中,校长必须授权于中层管理者,放手让他们管理好自己所分管的每一块工作,唯有这样,才能释放管理人员的能量,提高学校整体工作的效率,获得学校工作的最佳成绩。当然,工作中严格执行“谁分管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活动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提高教职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2.要做好执行的跟踪管理。执行过程中,信息沟通是避免理解不一致导致执行结果偏差的需要。跟踪执行管理要根据制度规定的类别特征、重要程度、独立完成性质等因素,按照一定的权重比例划分跟踪信息的层级,对制度执行实施全过程监督控制。要把握各部门及个人目标达成的趋势,及时调整措施。同时,对各类工作性质还要建立精细的业绩考核体系。考核制度是所有制度执行的保障,不但要重视考核工作的结果,而且要重视考核工作的过程,还要建立目标达成的问责制。只有将考核激励与精细化接轨,才能使精细化落到实处。
四、要把管理单元网络化,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全覆盖
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的管理体系,它有德育、教学教研、后勤保障等,既有师生成长的,也有物资管理的。因此,我们既要按分工不同划出工作单元,又要如同网络般把各项工作联系起来,既要在不同的领域建立富有针对性的精细化管理,又要在整体工作中互相牵动,缺一不可,优化管理成效,提升管理水平。如在德育方面,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普遍住校,学习、生活、活动都在学校完成。因此,学生行为的养成教育要强调“细”,细致地从宿舍卫生、坐立行走、课堂纪律、学习常规、礼仪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班级管理也要建立班级精细化管理体系,细化班级管理制度,细化班委会职责,强化监督检查机制,营造“自主、民主、和谐”的班级精细化管理环境。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主要是教学常规的精细化,包括备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教研等的精细管理。精细化还可以进入对教师发展的管理,如我校精细化专注“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检查每一堂课的设计,每一个堂课提问的统计分析,从而使上课教师得到提高,听课教师得到启发。后勤服务精细要做到以人为本,做到卫生无死角,维修无漏洞,工作无事故。作为寄宿制学校后勤服务还要构建一个快速反应的精细化管理应急处理机制,对较复杂的突发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流行性疾病的爆发、食堂卫生的中毒事件等都需要快速而有效地处置。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也要遵循精细的原则,如电插座、充电器等的安全性,桌椅比例、教室采光等的舒适性,标语选择的语言美和教育性,建筑物与校园绿化布局设计的愉悦性等,都要考虑周全。那么,在许多工作中,也要协同作战,挖掘潜力,有研究人员提出“会议是精细化管理的影子”,我们经过多年实践,会议的精细化工作确实发挥了部门之间的合力效应,如我们召开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暨开学典礼,就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规范流程,将会务工作分配为统筹组、宣传组、场地组、联络组,把环境卫生、宣传录像、表彰过程、代表发言等精细元素都分解给每个人,落实到每个人,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任务,保证大会取得预期的、令人满意的工作效果。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境界,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形成文化,需要我们通过努力实践,不断总结,将精细品质内化成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学生的良好品质,成为推动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