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西藏高校开展红色教育的思考
2016-03-01陈敦山温文芳
◆陈敦山温文芳
新时期西藏高校开展红色教育的思考
◆陈敦山温文芳
摘要:红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方法,在新时期也能够继续发挥其重大作用。红色教育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度,增强教育实效性,也有利于抵制“三俗”文化的负面影响。在新时期,西藏社会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需要在西藏高校开展红色教育弘扬社会正能量。主要可以通过倡导红色旅游、唱红歌、讲红色故事、品红色经典作品以及建立红色网站等方式开展红色教育,发挥红色教育的积极育人作用。
关键词:红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西藏高校;正能量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教育事业也迅猛发展并取得了辉煌成就。就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教育内容不断增加,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甚至出现了一些时尚的、时髦的名词及做法,思想政治教育也在很多方面有了一些创新和突破。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影响不断深化,国际间、国内不同地区间交流日益频繁,致使我国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而且,在市场经济的深度影响下,其负面作用带来的危害性也不可低估,拜金主义、“快餐文化”负效应、教育急功近利等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以培养接班人为目标,有些好的传统做法,还值得弘扬、值得提倡。就红色教育来说,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一种好的传统,新时期需要提倡红色教育,继续发挥红色教育作用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优化、再造,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以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红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针对青年学生和社会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都经常采用红色教育。红色教育是指教育主体以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为党、国家和人民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先进人物、事迹、纪念物、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教育客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1]红色教育具有创新性、趣味性、实践性、导向性等特点,具有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真实生动、感染力强等独特优势。红色教育最能弘扬主旋律,将爱国主义精神通过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对于我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主要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关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来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人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所期望、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显然,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红色教育主要依托“红色资源”来实施。“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3]红色资源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红色资源类型多,内容丰富,有红色革命遗迹、革命传统精神、红色歌曲、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红色影片等。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深入开展红色教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由上述内容比较来看,红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紧密,但是也有很大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有很多内容的教育,红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一种,因此,从概念的外延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比红色教育的外延大,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红色教育。红色教育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二、新时期在西藏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教育的积极意义
新时期,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我们的党情、国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党具有重大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与时俱进,不断在扩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力求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应该继续发扬红色教育的优良传统,赋予红色教育新的内涵,挖掘红色教育新功能,从而积极发挥红色教育更大的作用。总体来看,新时期开展红色教育有如下积极意义:
1.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是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教育;以我国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观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人生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遵守纪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法制观教育;以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等为内容的道德观教育。通过专门的红色教育,一方面能够将以上有关内容融入到红色教育当中,使已有的教育内容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活泼;另一方面红色教育也是将有关资源进行全新打造而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内容,因此说红色教育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能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使命,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4]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与之相联系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比较多。经常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和咨询辅导法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要随着现实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红色教育就是我党宣传思想工作在现实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新的方式方法,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国情、中国共产党党情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环境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特别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出现了新特点,必须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在历史上曾经运用过的红色教育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符合时代特点的新的红色教育新方法。
3.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密切配合才能很好地开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从信息接受的角度分析,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受教育者的态度和主动性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受教育者完整地完成内化和外化两个环节,才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好的效果。首先,受教育者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主动地吸收,转化成自己思想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是内化过程。其次,受教育者将内在的思想意识转化成外在行为和行为习惯,这个过程是外化过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比较多地采用了教育者灌输,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的方式。这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理论性比较强,教育形式相对枯燥,可接受度不高,往往造成受教育者内心抵触情绪,受教育者将枯燥的教育内容主动内化的意愿不强烈。而红色教育,可接受度高,形式灵活多样,互动性好,更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喜欢参与,因此,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况且,西藏高校藏族为主的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大学生感性思维优于理性思维,更喜欢并擅长于社会实践活动,红色教育能让青年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度,更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4.有利于抵制“三俗”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场经济如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近些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我国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比较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现象,愈演愈烈的追星现象使青年人价值错位,追求时尚代替追求高尚。在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既有崇洋媚外、追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建设成就而贬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建设成就的现象;也有否定我党我国历史、否定我国领袖英雄人物历史功绩的历史虚无主义现象;文艺界和文化界也出现了庸俗、低俗、媚俗之“三俗”不良风气。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消极方面的文化现象更加放大、肆意传播。在2010年,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份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也提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5]新时期,积极树立正面的文化文艺之清风,倡导红色教育,重新整顿文化和文艺领域不良现象,有利于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三、新时期西藏高校要努力拓宽思路,开展富有新意的红色教育
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很多困境,市场经济负面影响还在持续发酵,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我国的野心不死,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还在继续其罪恶行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受负面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不良道德现象冲击,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一元价值导向面临严峻挑战。另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够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力需要继续发掘。而且,西藏高校还面对达赖分裂集团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等各种现实的挑战,以及西藏浓厚宗教氛围的影响,我们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挑战现实,努力拓宽思路,开展富有新意的红色教育。
1.倡导学生参与红色旅游,在红色旅游过程中实施红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途径,是整体育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红色资源在很多时候、很多地方都以一定的人文旅游景观而存在。比如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建设时期形成的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等都是重要的红色教育素材。这些红色教育素材往往都通过这些精神的遗址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展现出来。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信念,昭示着华夏儿女的高尚情怀和价值追求,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道德,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好题材、好载体。[6]在西藏境内,红色旅游资源也比较丰富,先遣连遗址、两路精神、谭冠三烈士陵园等旅游资源蕴藏着丰富的革命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怀,西藏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或倡导学生开展红色之旅,让学生在红色旅游过程中受到教育。
2.组织学生唱红歌,在唱红色歌曲过程中实施红色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现方式。青年大学生喜欢轻松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尤其是来自西藏生源的学生大多能歌善舞,喜欢户外文娱活动。在课余开展一些积极健康向上、轻松愉快的校园文化活动,能陶冶人的情操,能缓解学业压力,也能寓教于乐,能够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是非常好的教育形式之一。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总免不了要搞大合唱、歌咏比赛等歌唱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纪念日如“3 28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纪念日”、五四青年节、国庆节、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一二·九”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当中,组织学生唱红歌,《北京的金山上》、《唱支山歌给党听》、《游击队之歌》、《黄河在咆哮》、《太行山上》、《歌唱祖国》、《团结就是力量》等红歌激起青年学生爱国之情,振奋青年学子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豪情。当然,主张唱红歌并不是一年四季让学生在校园当中唱红歌,而是适时、适度地在校园中组织学生唱红歌,将唱红歌恰到好处地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以发挥红色教育的作用。
3.主张学生讲红色故事,让学生在听红色故事过程中得到教育。大学教育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在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学校生活的各领域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对于提高其综合素质非常有必要。有些高校也通过利用早晨上课前的一段时间开展早读、课前十分钟演讲等班级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在实践中,也可以融语言表达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于一体,要求学生利用早晨班级组织的课前演讲融入讲红色故事,或晚上就寝前的时间启发同宿舍同学轮流讲红色故事,开展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既锻炼了口才,也提高了思想素质,让青年学生摒弃整天沉迷于网络的不良习惯。这种主张学生讲红色故事的实践活动,既对讲故事者有很好的锻炼作用,对听故事的学生也有良好的教育,使大家都受到红色故事的感染和教育。
4.倡导学生品红色经典作品,让学生在品红色经典作品过程中得到教育。好的文学艺术作品蕴涵着积极健康的思想内涵,能够振奋人的精神,激励人奋发拼搏,并能给人生导航,也能陶冶人的情操。比如苏联著名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经典文学作品激励了多少优秀青年成长发展,我国著名的红色经典文学及电影《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作品很有教育意义。现在,能够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青年学生越来越少,他们更多地接受网络信息,接受快餐文化,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品味一些经典文学艺术作品。其实,读好书、欣赏好的影视作品是提高修养、提升文化素养的很好途径,特别读红色经典、品红色影视作品能让人心灵得到净化。西藏青年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如果对其业余时间没有正确引导,他们可能会受低俗文化、垃圾文学、低品位影视作品吸引,他们很容易把路走偏。因此,西藏高校应加强对青年大学生业余生活引导,倡导他们读红色经典、品红色影视作品,提高文学艺术修养,让他们在品味红色作品过程中精神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启迪。
5.建立红色网站,利用网络开展红色教育。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针对青年大学生喜欢上网的现实,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工作创新的一个方向。在西藏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教育,也可以发挥网络优势,利用网络开展红色教育。目前,在网上开展红色教育的可行做法就是建立红色网站,将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资源在红色网站中以不同栏目挂在网上。西藏各高校可以在校园网上单独建立红色网站,栏目设置可以分为红色图片、红色歌曲、红色影片、红色文学、红色论坛等。当然校园网上的这些红色资源相对来说是固定的,需要青年学生点击学习了解方能让其真正发挥作用。为了将红色网站建得更活泼、更有吸引力,吸引学生点击、浏览,必须要发挥网络互动性优势。各学校要安排专人维护红色网站,在红色网站与访客进行网上互动,在论坛中开展讨论,切实发挥红色网站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甘孟,秦慧玲等.红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传承,2008(10).
[2][4]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221.
[3]耿琪.“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
[6]刘党英.红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藏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及其管控机制研究”(15XKS02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吝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