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奖项亦需走出“国际范儿”
——浅谈中国图书奖项问题所在
2016-03-01刘雅玲
刘雅玲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图书奖项亦需走出“国际范儿”
——浅谈中国图书奖项问题所在
刘雅玲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和许多行业产品一样,图书也有着特定的认可方式,有着属于自己的奖项。每一种奖项的设定都是对获奖图书的一种认可。本文通过将中国图书奖项与国际图书奖项进行对比,希望能挖掘中国图书奖项潜藏的问题。
图书奖项;国际公信力
一、图书奖项设立的意义
对于出版社来说,图书奖项的设立无疑是一条增加图书销量的捷径,也能够为书业注入些许活力,使整个产业不至于死气沉沉;而对于文化的拥护者——读者来说,他们希望图书奖项的设立能够促进优质图书的诞生,促进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提高,能够为其在图书的选择上给予正确引导;对于作者来说,图书奖项的设立是对自己创作水平的一次衡量,是对自己的文学才能的肯定,作品的获奖无疑能够奠定其在文学界的地位;对于整个国家的文化产业来说,图书奖项就如同在国内与国际建立一座桥,图书奖项的影响力有多大,这座桥就有多长,也就意味着文化能够行多远。
二、想要借“东风”,奈何“东风”无力
我们常说“诺奖效应”,然而这种效应从何而来?为何中国图书奖产生不了这种效应?根本原因在于公信力的塑造。没有公信力的奖,难以使大众信服,评出的奖也就失去了意义,这样的奖不评也罢。
(一)政治功能过强
对比国际图书大奖和中国图书大奖的设立机构,不难发现,大多数国际图书奖项都由一些商协会组织,民间组织性质较强;而中国图书奖项政府参与度较高,颇有些官办与民办之分。例如,代表国家出版奖之一的中国国家图书奖由新闻出版总署设立,而同为国家级图书奖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则由美国出版商协会、美国书商协会和图书制造商协会设立。除设立机构外,中国许多图书奖项在评奖过程中多多少少都添加了政治意识,评奖的目的也都包含了政治功能。这种过强的政治功能化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公正、透明评奖的枷锁,可能会使得评委对参评作品评价的“新见”与“独见”被压制,使评委趋于妥协,使整个评奖过程都被置于幕后。我们鼓励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与推动以及对优秀作品的嘉奖,但并不希望这种推动是逆向的,有悖于评奖的初衷。
(二)专业性不足
中国图书奖大多讲究大而全,如中国国家图书奖涵盖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含科普读物)、古籍整理、少儿、教育、辞书工具书和民族文版图书等九大门类,而以权威著称的“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奖励数额更是多达160个。此外,国内很多图书奖虽然名曰文学奖,但其实所设的奖项并不仅限于文学类作品。在这种大而全的奖项设置下,评奖的专业程度也大大降低了。相比来说,国外的一些奖似乎专业性更强,奖项类别明确,界定清晰。例如,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的雨果奖专属于科幻类小说,与其齐名的还有星云奖;而英国的布克文学奖被誉为“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图书奖项的促进作用并不在于获奖作品的多少和涵盖的范围,而在于专业程度之高。
(三)质量良莠不齐
图书市场上不乏“获奖图书不叫座”、“获奖作品销量低”的声音,这样的声音让人怀疑获奖作品的质量和价值。同样是某一奖项的获奖图书,即便是同时获奖,销售情况也会不尽相同,有的甚至相差甚远。有的获奖图书也许在颁奖结束之初畅销了一阵,但持续不了多久风潮就过去了。虽然我们总是强调文学不应沾染过多的商业气息,但不可否认的是,作品的销量确实反映了读者的认可度,这种认可度与作品的价值是成正比的。倘若获奖图书的艺术价值与商品价值不合乎一定的比例,所授予的奖项怕也是难以产生号召力了。优秀的获奖作品应是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与沉淀的。
(四)影响力较低
国际图书奖项的“老大”当属诺贝尔文学奖,它牵动着全球热爱文学、热爱图书的人的心。因此一说到莫言,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他是诺奖得主,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此之前,他还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等诸多奖项。事实上,国际图书大奖通常本身就是一个事件,是媒体与读者关注的热点。诺贝尔文学奖结果一经颁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该消息往往占据头版头条,而国内有些图书奖项则鲜有问津。这种宣传力度的差距将图书奖项之间影响力的差距凸显出来了。读者不知道奖项的颁发时间,不知道获奖图书有哪些,甚至不曾耳闻该图书奖项,是一个图书奖项的真正悲哀。
(五)“人”成主导
评图书奖究竟是以“人”为本还是以“作品”为本,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从中国的大多数图书奖项来看,貌似“人”的因素占据太多,“跑奖”、人情奖、安慰奖……这些人的因素造就的奖似乎遍地开花。这一系列的乱象与吐槽事实上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当下文学所处的一种真实状态。的确,中国人向来讲究人情,注重人际,所以获奖作品中掺入“人情奖”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一旦图书奖掺上了这些人情,那么即便是老牌图书奖也要屡屡陷入信任危机,文学的价值怕也是要大打折扣了。
周百义先生在《书业行知录》中的《从出版人角度看茅奖》一文认为,“评奖过程要尽量减少非文学的干预”。[1]其所言的“减少非文学的干预”正是指刨除人的因素,强调文化价值的纯粹性。总之,图书奖的定位标准应当是作品本身,应当以文学为主体。只有这样,才不致使文化陷于名缰利锁之中。
(六)粥多僧少,泛滥成“灾”
对于塑造公信力,奖项本身的改进很重要,外部的大环境也很重要。倘若图书奖项泛滥过头也终会成灾,使得一些有实力的图书大奖的公信力受到影响。对于图书奖项设立太多这一问题,李长声先生曾在《日下书》里用“粥多僧少”一词形容日本图书奖项的状况。事实上,这种奖项与作品比例失调现象也是中国图书奖项目前的状况。光全国性的图书大奖就有中国国家图书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文津图书奖等,而各地还设有不同类型的多种奖项。此外,以著作大家的名字命名的文学奖也是数不胜数,如萧红文学奖、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图书奖项的多并不表明文化的繁荣,其形成的热潮只能是掩人耳目的“文化泡沫”。
我们常说,中国图书应当努力“走出去”,那么“走出去”靠的是什么?靠图书的内容,同时也需要借助图书奖项这个外力来实现。这就要求图书奖项具有“国际范儿”。
[1] 周百义.书业行知录[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321.
G239.2
A
1674-8883(2016)07-0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