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化视角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方略
2016-03-01郑荣
郑 荣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故事化视角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方略
郑 荣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
摘 要:纪录片的发展历史较早,其作为一种影视形态,以人为中心,能表达出作者的直观想法。与电影等其他影视形式相比,纪录片作为一种非虚构性质的影片,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关键词:故事化视角;电视纪录片;创作方略
纪录片的兴起较晚,但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且发展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其创新的思想和艺术化的表现手法,使它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故事化也成为吸引观众的一种方式,通过真实的纪录,再加上一些艺术元素,增强了故事的影响力。
1 以故事为基础
纪录片其实就是讲述一个故事,从最早的《北方纳努克》开始,弗兰哈迪讲述了纳努克一家人的生活,创造了纪录片这一形式。利用生活中的冲突设置悬念、铺垫下文,使情节波澜起伏,对拍摄的素材进行故事化编辑,突出生活的戏剧性。纪录片的意义在于从平常的生活点滴中发现最有意义的、最具表现力的东西,讲出自己的主旨和意图,增强故事性,这无疑也是纪录片提高收视率的途径之一。
2 故事化的叙事
近几年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以故事为线索的纪录片,采用故事化叙事手法介绍美食,使观众更加喜爱。每一集美食,都有一个与之相关的主人公,接着,再讲述主人公与美食之间的故事,这种叙事比平铺直叙的讲述更能打动人们的内心,唤起人们最原始的感动。
生活是琐碎的,纪录创作要对此加以选择,使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张力,结构条理清晰,能支撑整个故事的发展走向。故事化的纪录手法,就是将零碎的生活变得集中,使细节得到展现,使现实生活被艺术化加工,从而赋予纪录片新的意义。故事化的叙事,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观众的情绪,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再加上通过其他手段渲染气氛,使观众完全融入故事之中。故事化虽然能为纪录片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纪录片的最根本的意义是纪录真实,不能因为故事而故事,一定要坚守纪录人的底线。
3 故事化的创作技巧
一个好的纪录片,选题是十分重要的。选题是否吸引人,有无矛盾冲突,有无兴奋点等,都是影响纪录片质量的重要条件。矛盾冲突决定了一个纪录片成功与否,电视纪录片必须及时捕捉、深入挖掘、精心策划事物所具有的自然矛盾,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一个故事的好坏取决于兴奋点的处理,兴奋点是引发观众情绪波动的段落,兴奋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兴奋的、幽默的等。兴奋点的设置是情感爆发的关键,但也要符合生活,不能违背生活的本质。
一个好的纪录片要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意义,故事不能单纯只是故事,要具有主题性。讲述故事不是纪录片的意义,透过故事让人们感受到其赋予的意义,这才是纪录片最主要的目的。纪录片的题材一定要展现社会矛盾,揭示这个时代的本质,通过讲述使观众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使其在心灵上产生波动。
4 掌握好叙事节奏
在当前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叙事节奏越来越得到重视。一个好的作品,必须要全方位展示生活,不仅要有明确的主题和合理的叙事,还要有适宜的叙事节奏。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真实的事物叙述形式,其拍摄基础也应建立在客观的事实上。与其他形式不同,纪录片要展示给观众的不是故事,而是一个主题,主题的每一个部分相连接就是一个整体,这也形成了故事化纪录片的叙事节奏。从本质上来说,节奏的把握,其实是对总体叙述的安排,表现出了特定的情绪。
具体来说,无论是导演、后期,还是摄像,其在把握叙事节奏方面,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导演要整体把握节奏,安排故事线索,发现细节、精心编排各个环节。其对于叙事节奏,起到了关键作用。把握好情节发展的内在节奏,能使故事呈现出不同的情节,主次清晰。同时,把握叙事段落的长度和新信息的加入,这种对叙事内在的把握,能弥补长镜头一味展示情节的不足,使观众自己分得清主次,增加观影的新鲜感。
在把握叙事内在节奏的基础上,也要控制叙事过程的外在节奏,因为每个画面的剪辑长度不同,所表现的内容也不同,观众接受的信息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所以,要想使纪录片符合观众心理,就要精心挑选画面,使得节奏变幻符合观众的情绪,从而增强纪录片的故事化。
叙事的节奏也要依靠音效营造出不同的环境,音效与画面的配合,能使故事情节更加贴入人心,渲染整个故事情绪,加深对观众内心活动的影响。
5 结语
纪录片的意义是还原真实,通过故事化的展示,让人们的内心有一些动容和反思。但是,无论选择以哪种方式讲述,都是要让人们明白生活的道理。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纪录片故事化也成为了一种趋势,人们对纪录片越来越关注,其实,也反映出人们心灵上的缺失,人们希望借助纪录片,找回最初的东西。满足人性的需要,才能使故事化纪录片走的更远,更长久,从而开拓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张雅欣,毛凌野.视觉时代的记录与突破——2014年中国纪录片创作回顾[J].中国电视,2015(4).
[2]孙振虎,丁山.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创作路径的改变[J].中国电视,2015(5).
[3]张小龙.试论纪录片的物象传播方式及其美学效果[J].中国电视,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