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则案例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2016-03-01江苏省苏州市相城中等专业学校石钟玲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石钟玲
从两则案例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中等专业学校 石钟玲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教育就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鱼对水说:“我的眼泪你看不见,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你的眼泪我看得见,因为你在我的心里。”“水”能看见“鱼”流的眼泪,因为“鱼”在“水”的心里。同样道理,作为班主任,在教育学生、处理班级问题时,也要时时刻刻把学生“装”在心里,做一个有心、细心、耐心、慧心的教育追问者。下面笔者借助二则教育案例的处理,来反思、探索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一、触及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1.案例。在班级里有一位“特殊”的学生,情绪一直很低落。在与他的交谈中,我吃惊地发现,他竟然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很痛恨,尤其是他的母亲。在他的心里,母亲一点都不关心他,不信任他,经济上对他太苛刻,从不肯多给他零花钱,让他在与同学交往中特没面子,即使是学校要收取的费用,也要反复核实后才会给他,以至于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在他倾诉的过程中,我发现,他满含泪水,情绪激动时,甚至咬牙切齿,可想而知,他对父母的不满,甚至痛恨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他那表情,让我心惊。
2.处理。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他和父母产生水火不容的矛盾,接下来,我进行了一系列调查,事情的原委慢慢浮出了水面。这位学生初一的时候学习成绩很优秀,后来因沉迷网吧,成绩就一落千丈。他的母亲没有文化,因“怒其不争”,很少与孩子交流,只一味通过“钱”来控制孩子上网。平时遇到问题,轻则责备,重则怒骂。久而久之,该生就偏激地理解为母亲不爱自己,总和自己过不去,遂产生一种畸形的痛恨心理。
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有一句话:“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正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我首先和他的母亲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谈了孩子目前的处境及心理状况,并强调了这种状况的危险性。他的母亲听了,也有很大的触动,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并请求我帮帮她。从她那六神无主的眼神中,我体会到了她内心的焦虑与担忧。于是,我这样提醒她:首先,在生活上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其次,要常来学校看看自己的孩子,嘘寒问暖,要让他意识到母亲是非常关心我的。最后,要多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千万不能动手打孩子,要注意去呵护孩子脆弱的心灵,要注意保护一个男孩子的自尊。
当然,“心病还需心药医”,我和那位学生也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我对他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天下没有一个母亲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父母辛苦赚钱,省吃俭用,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你的母亲在生活花费上对你限制,一方面确实是家庭并不富裕;另一方面,是怕你沉迷网吧,影响学业。然后,我又从网络本身对他进行心理疏导。我先从肯定网络对使用者产生的正面影响入手,让他从中感受群体归属感,但同时强调了网络带来的严重危害性。那次谈话,从他沉默的表现中,我感觉到了他内心深处的触动。
事情过了一段时间后,为了让他真正了解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我让他事先不要通知父母,中午回家吃饭,看看父母的午餐。下午,他回来后,满眼噙泪,哽咽着对我说:“老师,我父母中午吃的只是一盘炒青菜,他们工作那么辛苦,我……我一切都明白了。”从他悔过的神态中,我从心里笑了。
3.反思。这件事情让我想起了美国一位作家珍妮·艾里姆说过的话,“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这件案例,也再一次证明了——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击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二、用“心”呵护犯错的孩子
1.案例。“老师,我的手机被偷了。”电话里传来了班级里一位学生焦急而又略带哭腔的声音。我忙说:“别着急,究竟是怎么回事?你讲清楚点。”那位学生说:“下课时,他去上厕所,手机就放在课桌上,回来后,就发现不见了,借别人的手机打了一下,发现已经关机了。”我一下子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事情发生在班级内课间休息短短的10分钟,显然,班级出现了“内贼”。我忙安慰他,别着急,我就来。
2.处理。在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先稳定了那位学生的慌乱情绪,对他说;“不要慌,手机在班级丢失,也许是哪位同学和你开玩笑,你先不要声张。”那位学生走后,我陷入了思考,该如何去解决如此棘手的事情,如何在不伤害拿手机学生心灵的前提下将手机找回。
第四节上课铃声响了,我镇定自若、面带微笑地来到课堂,对大家说:“同学们,刚刚课间班级有位同学的手机丢失了,他特别着急。其实,我知道,拿手机的同学并不是想真正地偷手机,你想,哪有在自己班级里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偷手机的。”学生都笑了起来,刚刚紧张沉闷的气氛一扫而空。
“同学们,我班从未发生过偷窃事件。其实,这只是同学之间开个玩笑,假装将他的手机藏起来,让他着急。但丢手机的同学,一着急就大声嚷嚷,手机丢了,手机丢了,这种情形下,拿手机的同学反而不敢把手机拿出来了,因为他怕同学说他是小偷。”不少学生在点头,他们也赞同了我的推断。
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我都在留心观察所有的学生,发现学生都很平静,很投入,就和平时一样,唯有一位学生,从我开始上课起,就一直坐立不安,一反平时积极发言,参与课堂的常态。直觉告诉我,他一定心里藏着什么,也许……
在课堂教学环节之一拓展迁延时,我又有意识地引入一个售假商贩自我救赎的案例:2009年2月16日下午,在北京参与售假的湖南青年刘曼,在妻子已有七月身孕之际,到国家工商局自首。“湾仔码头”饺子、蒙牛小布丁、伊利巧乐滋……许多冒牌货,经他之手流入超市。直到有一天,看着妻子日益隆起的肚子,他开始胡思乱想了,“将来孩子出生后,奶粉只能买国外的。”“你卖注水肉给我,我卖假冰棍给你吃,彼此互相欺骗、伤害何时是个头?长此以往,下一代还怎么生存?”讲完后,我很有感触地对学生说:“同学们,敢于承认错误,是一种勇气,承认错误是改错纠错的起点,是向善的表现。美国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也犯过错,当他敢于承认错误时,他的父亲对他说过,‘敢于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德,只有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有时候,犯错对我们可能是不可避免的,面对错误,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它,不要试图逃避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我们应该承认错误、担负责任植根于内心,让它成为我们脑海中一种强烈的意识和人生的基本信条。”课后,那位学生悄悄地把手机交给了我……
3.反思。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我又想起唐若水翻译的《迷途笛音》中的故事:一位小男孩迷路后,卡廷先生听到哭声时判定他迷了路,但他并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而是吹响柳笛以便让小男孩发现他,并跟着他走出困境,就这样,卡廷先生以乡下人的淳朴,保护了一个小男孩儿强烈的自尊。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也让我明白了:作为教育者,一定要用“心”呵护犯错的孩子,做到有心而无痕。
三、结语
泰戈尔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像“水一样的载歌载舞”而不是“捶的打击”。滴水穿石,潜移默化。教师只有用真心、用爱心、用慧心去对待学生,悄悄打开学生的心扉,触及学生的心灵,用心呵护犯错的学生,就一定可以迎来班主任工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妙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