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之新理念点滴谈(三)
2016-03-01深圳小学石景章
□ 深圳小学 石景章
语文新课标之新理念点滴谈(三)
□ 深圳小学 石景章
在2014年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读到了这样一个基本理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句话很明显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即大量阅读之意;第二层“在大量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即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第三层“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即适当讲授语文知识是有必要的,但不宜“刻意追求”。在这三层意思当中,第一层意思毋庸赘言,人可尽知,我也不再置喙。重点谈谈其二及其三这两层意思。
希望学生“在大量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那么,我们的语文真是这样做的吗?首先反思我们的课堂有没有安排“大量语文实践”活动呢?第一是“读”,第二还是“读”,第三仍是“读”。“以读为主”、“以读为纲”、“以读促思”、“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口号铺天盖地。进入“语用课堂”、“翻转课堂”、“高效课堂”的模式后,“合作学习”、“上台展示”又成了语文课堂的主旋律。前者的实践活动是“读”,后者的实践活动是“说”,在两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就能“体会”和“掌握”语文知识吗?只怕很难。
“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等于老师没有责任讲“语文知识”,因为要使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孩子不具有起码的“语文知识”,怎能掌握得了呢?“的、地、得”这三个不是结构助词,属于副词类,本身不具有实在意义,但这三个字的使用是有规律的。如果老师不讲清名词、动词、形容词与助词相组合使用的规律,孩子们怎么搞得明白?难怪在学生的作文中“的、地、得”错用现象十分普遍,老师见多了也不怪了,如“他高兴的跳起舞”、“老师认真的给我们讲课”、“歌唱美丽地祖国”诸如此类的错用现象成了孩子写作的家常便饭。
前不久,我教徒弟上六年级上册《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人教版),我只教了他两招。第一招,认真解读全文最后一句话:“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而大地不属于人类。”重点是这句话中的连词“而”,告诉孩子们:这个连词“而”用在句子中常常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作用,一种是表示“递进”,如张××身体好而学习成绩也不错;另一种是表示“转折”,如爸爸个子高而我个头矮。通过链接生活的两个案例,让孩子们明白了“而”这个连词在句中的不同作用,然后回到课文中的原句中来,孩子一读,心里一下就明白了,原句的“而”表示转折,意思是说:人类是属于大地的,是大地上动物、植物等事物中的一种而已,但是大地不属于人类,既不属于我们印第安人,也不属于你们白人!这一招,不就是在随文讲语文知识吗?用具体的生活例句让孩子们掌握连词“而”的使用规律吗?我教的第二招,是顺势而导。因为在孩子们的回答中,已经提到了“我们印第安人”和“你们白人”,就顺这个“势”,让孩子们在原文中直接写“我们印第安人”的段落,并说出他们对土地的感受;接着找找印第安人对“你们白人”接受这片土地以后的“期盼”或者说是“希望”、“要求”均可,并说出分析提出了哪些要求或希望;学生由于有了第一招关键性铺垫,接下来无需老师再作任何指导,很快就读懂了全文。如果,有哪位老师觉得这两招有点意思,不妨到自己课堂上去“克隆”一下,也找找另一种全新的教法。
语文的运用,的确是有规律的,是包涵着许许多多的语文知识点,对于这“许许多多的语文知识点”,我们在阅读教学汇总时应不刻意硬塞,遇到哪一点就讲哪一点,有一种信手拈来的感觉,不要让孩子们有高深莫测之感,其实奥秘就在于“链接生活”!这也算是一位老教师为实践新课标理念支的招吧。这一招的意义,重在课标说的“体会”。
语文的运用,的确是要求要大“量”的,没有“量”的支撑,孩子对规律的“掌握”是有困难的。要使学生能较快、较熟练地“掌握”语文的运用规律,那就得靠“练”。一堂课只有40分钟,你讲的多了,读的多了,“练”的可能性就小了。所以,“精讲多练”也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