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四点法”培养学生音乐欣赏力

2016-03-0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胡银凤

新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乐句陕北情境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 胡银凤



巧用“四点法”培养学生音乐欣赏力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 胡银凤

【摘要】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学生音乐欣赏力的培养应通过四个关联步骤来完成,即:情境激趣为起点,激起学生求知欲;咬文嚼字为切点,引领学生进门道;合理安排解重点,带动学生起共鸣;巧用方法解难点,提高学生获审美。

【关键词】欣赏力音乐课堂情境激趣

在当今音乐课堂教学中,欣赏课已从传统单一的音乐欣赏课充实为更具意义的文化感受与欣赏课,从这个实质变化看出,当今教育时代对音乐欣赏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歌曲欣赏还是乐曲欣赏,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爱上音乐欣赏教学,付出他们对音乐的真爱,去积极地、自主地感受。

从教师的教这个角度来看,教师是主导者,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时,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规律上。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为“有效教学”。根据这一认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去感受、欣赏音乐,用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带领学生去感悟、鉴赏音乐,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欣赏的天地。爱上音乐欣赏,简单来说分为四个步骤。

一、起点:情境激趣,引入课堂

特级教师林华民说过:“让学生带着好奇与欲望走进教室,带着兴趣与信心走出课堂。”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兴致盎然地进入探求新知的心理状态。这个积极和谐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愉悦、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实际教学中,这种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如在教授《雷鸣电闪波尔卡》一课时,我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在课间布置音乐专用教室,摆放了定音鼓、镲,幻灯滚动播放着弦乐器图片;因为这些乐器是这首乐曲的灵魂,所以率先展示出来突出主题,加深印象。再配上轻快的舞曲音乐让学生踏入教室,学生产生了一种愉悦之情和好奇感,一下子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为进入这门课的学习搭建了一个完美的平台。再如在《桑塔露琪亚》一课中,引入《猫和老鼠》中引用此歌曲的一段视频,学生的兴趣完全被调动了起来,没有一位学生不是睁大眼投入到画面中,参与了歌曲的聆听、体验。在学期末的考核中,多数学生选择了此歌,问其原因是印象深,觉得有信心唱好。

二、切点:咬文嚼字,初步感知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无论是欣赏还是歌唱活动,都围绕“听”这个中心来进行。但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听,特别是带着自己设定的问题听,这在欣赏初听阶段尤为重要。它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对音乐的初步感知。对于一些标题性音乐,咬文嚼字是最适合的方法。何为咬文嚼字?就是从文字意义上去揣摩对音乐的理解,思考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它运用在音乐聆听之前。例如欣赏《图画展览会》一曲中的《两个犹太人》,感受胖子和瘦子的音乐形象,我先让学生思考、讲述他们心中胖子和瘦子两个人物的音色、音区、音乐形象分别是什么;然后再带着自己的分析对比欣赏音乐。实践下来学生对于作品的初步感知流露在洋洋得意的笑容之中,聆听的内容倍感生动形象,对作品的初步感知表现得饶有兴趣。

三、重点:合理安排,深入赏析

音乐赏析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它的最终目的是借助欣赏使学生对音乐有深层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欣赏中需要合理安排,安排作品中重点、难点内容的取材,做到突出重点;安排内容所需方法、内容组合及结构顺序,做到解决难点。再根据音乐要素去欣赏、分析、理解、感受音乐作品表现的具体风格、内涵,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后从而引起自我情绪共鸣。如《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一课,有这样一个知识点:通过这首歌曲的欣赏了解信天游的特点及陕北人民的性格特征。如何把握陕北人的性格特征?我精心选择了两张图片,一张是具有陕北特征的人物图片——头扎白羊肚手巾,身着羊皮袄;另一张同样展示陕北特有的文化艺术图片——安塞腰鼓。第一步取材取好后采用层层递进、层层引导法,引导学生去感受。先是对两张图片进行视觉观察初步感受陕北人纯朴的生活气息、性格特点,再结合视听欣赏一段安塞腰鼓表演进一步感受腰鼓磅礴的气势和陕北人刚劲的呐喊,最后结合节奏、力度、速度亲自体验陕北人豪爽的呐喊声。这样的安排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从自己的内心真正感受到了陕北人的性格特点。可以说合理安排是深入赏析音乐作品的纽带,是带动学生有心、有情欣赏的桥梁。

四、难点:巧用方法,提升能力

音乐欣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音乐中获得审美体验,在体验中提高学生的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说听是重中之首,听出门道是重中之重,而巧用方法则是欣赏的催化剂。

记得在感受《大海啊故乡》的前两个乐句时,我在一个班级中采取直接提问的方式问有几个乐句,学生都答不上来。在另一个班中则要求学生从音乐的听觉上去辨别,在听中感受音乐的力度对比及音乐所蕴含着的不同情感。经过两遍的聆听,加上我的提示,学生能总结出第一乐句好似强力度的澎湃之情,第二乐句好似温馨柔和的温暖之情。紧接着我再借助旋律形态、音区、节奏型的重复进一步证实如何判断是两个乐句。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从学生那肯定频繁的点头中得到了证实,他们领略了音乐体验所带来的美妙,捕捉到了理解音乐的那份快乐。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和欣赏能力在无形中提高了。长此以往,学生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也就自然而然了。

猜你喜欢

乐句陕北情境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刘文西陕北过大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党建地图·陕北
钢琴演奏中划分乐句的方法及表现乐句的策略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我国传统琴乐句尾叠音手法的运用及其美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