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6-03-01贵州省贵阳市第十四中学
□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四中学 李 燕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贵州省贵阳市第十四中学 李 燕
【摘要】在当今英语教学中,可尝试采用以下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探究中创新;二是设计专题作业,在实践中创新;三是引发学习兴趣,在“我要学”中创新。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精神培养策略
当今的孩子缺什么?“他们不缺语文、数学、外语……但缺少自由的选择,广泛的爱好;他们不缺读书、作业,却缺少生动的实践、丰富的体验;他们不缺考试,但却缺少质疑问难、无拘无束的展示;缺少解放和创造。”一句话,他们缺乏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一、对创新精神的认识
何为“创新精神”?《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创新即抛开旧的,创造新的;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等一般的心理状态。但这里的创新精神不仅仅是词典上的含义,对中学生来说应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它可能是一项新的发现、一个很好的设计、一种新的思路,也可能是别出心裁的一个发明,还可能是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虽无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但仍为创新。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策略
面对当今学生,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我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策略——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探究中创新。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教学中,我采用“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际应用”的模式,激发学生提问,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1)借助教材情境,激发学生提问。很多学生对英语阅读提不起兴趣,主要是认为课文内容基本能理解,没什么可学的。因此就会感到乏味和疲倦,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发展也受到阻碍。因此,教师借助教材设计,诱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能够“投石激浪”,换角度,换说法,培养学生兴趣,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如我教学人教版高一必修二Unit5《music》时就做了尝试。在学习对话之前,我先给学生听了几段由各种中式和西式乐器所演奏的音乐。刚一结束,就有一位学生迫不及待地问:“Which instrument played the music?”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议论纷纷,他们对每一种乐器都产生了兴趣,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我因势利导,从各种乐器的英文表达到谈论一支摇滚乐队的成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到下课时学生还意犹未尽。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亲身体验等实践活动,让生活和语言融为一体,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How much is it?》一课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特地安排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英语实践课──跳蚤市场。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他们课前格外努力,课中格外热情,在各小组的桌上摆满从家里带来的衣物、学习用品和水果等物品,标上价钱,“顾客”拿出准备好的“纸币”就开始买卖,不亚于人声鼎沸的现实交易市场:
Seller:Come on!Come on!Fashionabledresses! Pretty!Cheap!Good morning,Can I help you,Ladies?
Passenger:How much is this dress?
Seller:It’s only$20.
Passenger:Too expensive!Do you have a cheaper one?
Seller:Of course.Look,this one is cheaper.It’s $10.
Passenger:It fits me!Well,I’ll take it.Here is $10.
Seller:Thank you very much!Welcome again!Bye!
这样的教学,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3)在创设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消除单调感、枯燥感、疲劳感,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展示新颖而有吸引力的直观教具,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各种实物、彩图、绘画、色彩,或者亲自制作的各种教具和道具,利用这些直观教具教学是学生获得英语知识的一种最直观、最便捷、最理想的教学手段。其次,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是一门外国语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我们要尽可能地把这些语言材料放入各种能听、能看、能触摸的情境中去,调动他们的眼、耳、脑等各种分析器官协同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的不是语言的机械记忆和储存,而是语言交际的实际运用。再次,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教师可利用声音、图像更好地创设情境。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能自如地创编语段,培养创新精神。
2.设计专题作业,在实践中创新。实践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而设计专题作业让学生实践,对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精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高一必修二《Earthquake》一课需要学生学会观察地震发生时的前兆和地震中该怎样躲避,我要求学生自学课文,然后通过对汶川地震的了解来得出知识。通过做专题作业再上课,效果很不一样,学生不但能掌握知识要点,而且还有独到创新之处。学生会在课堂上说出很多他们的看法,甚至还谈到了汶川地震的一些成因及地震发生后应该如何安全逃生。
这样做,改变了那种照本宣科,让学生仅仅读课文后解决课后几个阅读题和记几个知识点就完成教学任务的传统做法。这样教学的中心显然不是知识点,而是孩子的主体性、实践性、研究能力。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3.引发学习兴趣,在“我要学”中创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入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陈景润读书时,他的数学老师描述说: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后是数论,而歌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番话激发了陈景润对歌德巴赫猜想的浓厚兴趣,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摘下了这颗“明珠”。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为创新奠定了基础。如在上高一英语必修二第4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一课时,师问:Have you ever seen a miludeer?大多数学生会回答没有见过,但也有学生回答在杂志上、电脑上见过。于是教师紧接着问:What do the Chinese people usually call them?And what does a miludeer look like?有的学生知道中国人把麋鹿称为“四不像”,但具体它为什么被叫做“四不像”,它到底长什么样,就不清楚了;对麇鹿有所了解的学生则是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供“黄金”,更要交给学生“淘金”的技术,这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义所在。笔者这几年的尝试成绩是较明显的,我的学生不仅一直在本校名列前茅,且理解、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最关键的是他们认为英语是门很有趣的学科,发自内心地喜欢它。作为青年教师,我还将把教学中的创新实践活动继续进行下去,相信我的学生和我都会在其中获益良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