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让思维载着语言一起飞翔
——以《钱学森》教学为例
2016-03-0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朱耀琴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朱耀琴
生本课堂,让思维载着语言一起飞翔
——以《钱学森》教学为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梅堰实验小学朱耀琴
新课改以来,外出听课的机会很多。每次听课回来,总能听到老师们羡慕地交谈:×××学校的学生真好,上课发言妙语连珠,滔滔不绝,怎么我们的学生就不如他们呢?是的,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发现学生的回答存在着这样的“通病”——表达不够具体,说话只言片语。如何改变“只言片语”的现象,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笔者便有心观察语文课堂学生口语表达的现状,发现:生本的课堂,教师要善于做到一个“让”字,让学生说,让学生学,让学生思,这样才能让思维载着语言一起飞翔在语文的晴空。下面以《钱学森》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让说:教师脑中有每一次提问
【现象描述】一位青年教师在学生初读《钱学森》一文时抛出问题:读了课文,你觉得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问题刚抛出,学生不假思索就举了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当一个学生回答“爱国”之后,林立的小手呼啦啦地倒下了一大片,不用说,大多数同学都是这么认为的。老师显然不太满意,继续又问:你们还觉得是怎样的人呢?学生面面相觑。随后,有的说才华横溢,有的说科学成就很伟大……总之,答案越来越偏离主旨。
【问题诊断】这样的教学场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还是较为常见的,教师往往都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问。一来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二来学生的回答容易多元化。可是,这样宽泛的提问容易造成学生的回答不是不约而同的一致,就是漫无边际的发散。
【教学对策】那么如何使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不是只言片语,而能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呢?其实,让学生说,教师脑中设计好每一个提问就行。上述的提问只要稍加改动,添上一些指向性、启发性的语言即可。教师可这样问:读了课文,你觉得钱学森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选用课文的语言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我觉得钱学森,是因为。这样,学生就不会急于举手,浮躁的心能静下来,去留意书本,去组织语言,再形成完整的语言片段。
二、让学:教师眼中有每一位学生
【现象描述】为了训练学生语言的内化,教师在学习了美国将领说的那段话后用投影出示了这样一道练笔请学生说话:当美国人限制了钱学森的人身自由,钱学森心里想什么,他还会对留学生说什么?学生一个个昂着头,若有所思,大概两分钟以后,有几只手陆续举了起来,教师随即请了两位同学来说话。这两位学生说得较好,教师十分满意。
【问题诊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应该体现公平,每一位学生都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努力搭建舞台,为每个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补白,是很多语文教师善于抓住的拓展训练点。这位教师设计得不错,教学过程也很顺利,但总觉得少了什么,有些遗憾。究其原因,是这部分教学中,老师的眼中就那么几个优等生,课堂成了个别人的舞台。
【教学对策】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此处教学,教师可以将这处补白以练习纸的形式发到每位学生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填写,教师也有充足的时间在巡视的过程中关注到困难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给予点拨指导。随后不要急着指名交流,而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各自的语言,让每位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最后再选派代表交流。
从“自我学习”到“小组合作”到“代表交流”,可以实现学生语言的多次内化,螺旋提升。
三、让思:教师心中有每一类课文
【现象描述】教师在解读文本,感悟钱学森的爱国形象时,请学生从文中找一找最能体现他爱国的语句,学生都关注到钱学森的两处语言描写。教师在指名朗读后问道:这两句话在表达什么意思?那你从这两句话中读懂什么?除了语言,还有哪些地方也在写钱学森的爱国呢?
【问题诊断】主题先行,围绕“爱国”让学生读悟重点语句,这种方式本无可厚非,但从学生的状态来看,只是“蜻蜓点水”般的语文学习,没有深入下去。教师首先要确立教学点。《钱学森》是“人物单元”中的一课,相对于另两篇课文《鞋匠的儿子》和《詹天佑》,本文在人物描写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借助语言来表达爱国之情。所以语言描写应该确定为本课的教学点。教师能关注两处描写钱学森的显性语言,但忽略几处隐性的语言,如:“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这句话是钱学森的心理语言。“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这也是隐性的说话场景。其次是找准着力点。语言描写这个教学点的真正实施还是要落实到某一个方面,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所提升。上述片段中,教师只是停留在引导学生找句子、读句子、悟句子的层面。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发展?当然没有。其实文中的语言描写值得细细品味:几乎每句话中都多次出现“祖国”二字,这种反复的手法有什么好处?每句话说话的时间、对象、场合有什么不同?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言的异同之处加以辨别思考,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教学对策】教师应该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发现学习。首先布置任务:语言描写是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用得最多的手法,请找一找这些语言。随后请学生读读这些语句。当学生只关注显性语言时,启发学生:还有哪些语言是藏在课文中的。难度加深,学生的挑战欲望就加强。当这些语言全都被发现时,教师追问:为什么有的语言要具体些,有些就一笔带过甚至不写?适时点拨:同是语言,要选择典型的语言来写。这样就自然激发学生探究典型语言魅力所在的欲望了。教师再深入一层请学生关注钱学森对自己和对留学生说的两处话语:同是表达回国的愿望,有什么不一样?同中求异的思维方式是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欲的。
因为教师心中关注每一类课文,能敏锐捕捉到该类课文的教学点和着力点,所以在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学会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