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之“舞”
2016-03-01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固戍小学莫文清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固戍小学莫文清
语文教学之“舞”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固戍小学莫文清
当今,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在学习时不再是冷眼旁观老师卖力独舞的观众了;而整个课堂就是一个大舞台,在“我来展示,我有质疑”的诱人的氛围中,孩子们情不自禁地拉起身边的友谊之手,亦歌亦舞起来,下面我就撷取其中的几个“舞之魂”来回味回味吧。
一、“舞”之“核心问题”篇
一节课40分钟,怎样才能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呢?按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老师一个个问题问下去,一堂课下来,老师自己就占用了15分钟,那无疑就是在独舞了。那么是否可以通过一个核心问题,在整节课中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让学生从中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提高表达能力呢?就像六年级上册的《山中访友》一课,我提出的核心问题是:“从课文中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其实就是抓住作者的感情进行文本解读。
在整堂课中,每个学生都是“舞”台的主角,时而与老师“舞”之,时而与同桌“舞”之,时而小组“群舞”。他们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及时给予补充、评价,以及提出自己的质疑。在一片片补充、质疑声中,整个课堂的氛围变得那么和谐轻松,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也在不断地升华,他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而又在交流中,碰撞出独特的思维火花,既拓展、充实了自己的文化积累,又能够回到文本,引起和作者的情感共鸣,达成本堂课的知识共生。
二、“舞”之“辩论主题”篇
语文课是否可以上成辩论课呢?当廖校长向各位语文老师提出这个建议时,我们都跃跃欲试:“学生可是最喜欢辩论时的唇枪舌剑了,语文课堂就变成他们的辩论堂又何妨!”于是我们六年级就有了辩论课《孔明智退司马懿》。辩论主题:一个是聪明得近乎“妖”的诸葛亮,一个是诸葛亮唯一害怕的司马懿,谁更厉害?
学生为了准备这次辩论赛,可算是做足了工夫,课前再次赏读已经读了N遍的名著《三国演义》(六年级的必读名著),并认真预习课文,详细批注下自己的辩论观点。当在各小组讨论交流时,每个人都在“摩拳擦掌”,一场“对攻战”可谓是一触即发。
当“司马懿最厉害”的反方代表走上讲台,亮明自己的观点时,不用老师多说什么,一场充满智慧的“口水战”就此拉开了帷幕。这篇课文是一篇古文,我之前还担心学生存在着很多的阅读障碍,会导致他们在文本中找不到论据,可他们为了更好地反驳对方,硬是把古文都读通读顺了。正方通过解读课文中的诸葛亮“三笑”的句子,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来点明诸葛亮的厉害之处:沉着冷静、知己知彼、布局周密、料事如神……而反方也不甘示弱,他们首先从课文描写司马懿的句子“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望北山路而退”,以及他说的话“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中推出他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这是作战中必备的心理素质,而司马懿就已经具备。他们又结合《三国演义》原著里的诸葛亮用马谡失误导致失守街亭之事来批判诸葛亮的用人失策:马谡自幼熟读兵法,机智过人,但只会纸上谈兵,而诸葛亮竟真的重用他,导致司马懿攻占街亭,又直攻蜀军的都城。于是他们总结出司马懿厉害在于善于打持久战,且“内战外战皆在行”,心机缜密得天衣无缝——“遵循”曹操篡汉的模式,培养孙子当上了皇帝,冥冥之中,创造了惊人的历史巧合……
就这样,在一堂意犹未尽的辩论课中,辩论对手双双“翩翩起舞”,“舞”得不亦乐乎,“舞”得酣畅淋漓。
三、“舞”之“找词主题”篇
教材中写人生主题让篇目居多,此类文章的辩论性不是很强,那么老师该怎样来“制造战争”呢?且看我们学校的刘锦优老师上的《跨越百年美丽》这一课。她采用的是“找词”模式。
上课伊始,她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居里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写到黑板上来,学生纷纷到黑板上写下:“美丽、工作认真、热爱科学、执着追求、勇于献身、淡泊名利、废寝忘食”等词语。接着,刘老师说:“对黑板上的词语,你是表示赞成还是反对?请在课文中找出论据,批注下自己的观点。”孩子们专注地记下黑板上的词语后,便默读课文,静思默想,批注下自己的感受,在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最后,是全班交流,学生大部分都能从课文中找出自己所赞成黑板上的词语的观点,从而促进了学生对人物居里夫人的美好品质的理解。一个女生从课文的句子“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的衣裙、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为工作废寝忘食的人。这样精彩的小讨论可是比老师口干舌燥地生硬讲解居里夫人是如何的“废寝忘食”强一百倍啊!在辩论中,很多东西都已经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了;一堂语文课,给学生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老师给他们讲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自己知道了些什么。甚至若干年后,有可能学生都不记得这堂语文课,而只记得有过有趣的辩论。
小组合作中老师的作用体现于见机行事中,体现于“忍得住”中,体现于“善于等待”中,体现于“相信学生”中,更体现于乐于与学生情景交融、水乳交融的“翩翩起舞”中!
虽然我们小组合作中的语文教学之“舞姿”还比较稚嫩,有待成熟、变得更有“神韵”,但是我们都相信,因为有了幸福的语文课堂,有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练舞”,他们的“舞姿”会变得“魅力四射”!当然也包括其中的“舞伴”——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