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学校德育的困境和思考

2016-03-01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上屋小学

新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道德教育困境

□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上屋小学 周 丽

当前学校德育的困境和思考

□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上屋小学周 丽

现实中的道德教育主要存在着两重困境:教育困境和价值困境。面对教育困境,学校德育的根本出路就是回归生活化的德育;面对价值困境,则需从传统文化,从国学经典中去寻找资源,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对接,培养孩子做有“根”人。

学校德育教育困境价值困境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道德教育无疑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学校除了要向学生传授专业化的学科知识,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外,还必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我国教育法中就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中可以看出,德育的地位是非常高的。道德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到培养的人的规格,涉及到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然而在我们当下的社会中道德教育却正处于一种十分窘迫的境地,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正逐步降低,它逐渐远离学生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空泛和苍白。那么问题出在何处呢?

现实中的道德教育主要存在着两重困境:教育困境和价值困境。

教育困境是表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我们的道德教育重知识传授和规范约束而轻意义引领,道德教育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世界。教育困境的根本问题实际上是:知识中心主义。随着经验自然科学兴盛与工业生产方式的兴起,西方的丛林教学及东方的游学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知识的需求,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了学校和班级授课制,并一直沿用至今。以知识为中心、教授知识是学校产生的最初功能,但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地把教育孩子的任务转移给了学校。家长本来首先要负起这个责任,慢慢地却把任务转移给了学校,学校的功能进行了扩展。学校的功能就是传授知识,然而这只适合教授学生,不应该适合于家庭,这就导致生活非教育化与教育非生活化的矛盾出现了。“子不教,父之过”是生活的非教育化,现在却把这种“子不教之过”放在了学校,教育与生活越来越远。我们的教育学理论里面没有专门研究学校里面的生活,而且也鲜有学校开设生活课。教授的知识学生会忘记,而学校的生活对孩子的影响却是终身的。

在“知识中心主义”大行其道的情况下就衍生出道德教育的荒谬,如应试的道德教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精确到“分”的道德评价;令人啼笑皆非的“泼水行善”(如学生为了做好事,在冬天街道上倒水结冰,有老人家走过时,学生马上上前“做好事”),等等。

我们的道德教育过于知识化。然而,个人道德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校所传授的道德知识只有经过学生的内化并通过其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这其中还有一个学生选择、认可、吸收、内化的过程。实际上道德除了“知”这个要素外,还有情、意、行等其他部分,但当下学校中似乎更重视“知”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难道学校所传授的这个“知”就一定能为学生所接受吗?学校所宣扬、提倡的道德总与社会主流价值是一致的吗?显然,从现实的情形来看,这是难以成立的。因此,过于注重知识化的道德不得不面对来自现实的无情的挑战。

另外,当前的学校德育从形式上看,尤重外在规范的强制作用和约束规制,即更注重对道德行为的约束,强调学生对规范的遵从。从各种各样的学生守则、学校规章制度到严格的班级纪律,都可明显地看到这一点。诚然,强制性的约束对于人的成长是必需的,它会使人懂得准则的意义,明确自己的行动界限,对于个人顺利的社会化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实的问题是,过于注重对规范的遵从,却缺乏意义的阐释,学生不能明确规则的意蕴,因而过多的强制与约束反而更易引起他们的反抗与蔑视。

价值困境是道德教育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现实社会中的价值观多元化使得道德教育处于一种迷惘的境地。当今,我国正处在空前广泛而深刻的巨变之中,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强烈冲击,而与社会转型相一致的道德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导致社会道德出现了某种混乱和无序。在这一社会快速变迁与转型的时期,道德和道德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价值失落,道德的困惑和困惑的道德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社会道德变得无所依从、多元文化并存的时期内,我们不得不经常面对价值选择和道德冲突的问题,而作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来说,他们就更难免经常处于一种困惑的境地。我们知道,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而事实上这三种环境中其道德的价值取向并不完全一致。学生常常会发现自己处于种种矛盾与冲突之中:他们在学校中所接受的道德教育经常同家庭尤其是社会中所实际存在的道德价值相悖乃至严重对立。如南京的“彭宇案”,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是老人倒地要去扶,但是结果为什么受伤的反而是自己?又如学生在学校学到要孝敬父母,但是家庭中自己的父母可能并不孝敬爷爷奶奶,社会上也有“公务员殴打父母”、“无情子女饿死九旬老母”等现象。这些社会现象都会对学生造成困惑甚至冲击。

价值观的多元化使得学校道德教育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学校逐渐发现它所提倡的价值观念与宣扬的道德事实上与社会经常处于一种分离乃至对立的状态。实际上,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学校不可能脱离社会的影响,社会的思想文化无时不在侵蚀着它,甚至会支配它,这无疑会削弱学校道德教育的成效,有时甚至导致它的无效或负效。

多元的价值观对学校道德教育带来了冲击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多元化经常会导致学校道德教育处于一种不知所措的迷茫之中。像我们当前的社会中就广泛存在着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念,而个体价值观不同其对道德的选择也就不同。在现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似乎更加关注自身的利益,关注个人的自由,而以前我们所推崇的以集体利益为重、舍己为人等观念也似乎不再得到那么广泛的认同,甚至几乎所有的道德都要重新拿来予以检验和审视。因此,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面对形形色色的道德观念的冲击,如何对它们进行有效的甄别与选择,如何增强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成为当下的学校道德教育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面对这些困境,作为道德教育主阵地的学校,我们如何才能迎接这些挑战呢?

面对教育困境,我们学校德育的根本出路就是回归生活化的德育。其实人类社会早期,道德教育是为了人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展开的,随着学校的产生,教育从生活中分离出来,由学校进行专门的教育。而目前学校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学校的德育工作只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把道德规范和道德知识教授给学生。其次是德育方法的非人性化。现实学校德育没有把学生作为自己道德生活的主人,在德育过程中采取的是强制、灌输的方法,说教多于体验,停留在“舌尖上的德育”。以至于有人提出:“学校道德教育方法本身是不道德的。”再次就是德育评价的形式化。学校德育评价重知识掌握,而忽视了人的日常生活的表现。把掌握道德知识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而忽视对学生行为的考察,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两面性的虚假人格。这就直接导致了“知行不合一”,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严重脱节。德育是隐形过程、主体过程和情感过程,应该是内生的,由内而外的,而不是教授的。“细雨湿身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德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学校应该提倡生活化的德育,给孩子知、情、行、义的全面熏陶,发掘生活的教育价值和意义。首先,学校德育的内容要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学校要从学生的视角,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真实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能触动学生心灵的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那样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认同,更易于学生的体验。其次,德育回归生活,就要让学生做自己道德的主人,允许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有选择的生活才是自己的生活,有选择的道德才是自己的道德。我们应把主体性思想落实到德育实践过程中,而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摆设。第三,德育回归生活,就要让道德评价在生活中进行。道德评价要看人的行为,而不是考查道德知识。同时,道德评价要注意行为一致性的评价,不能只看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而面对价值困境,我们教师同样可以有大作为。其实价值困境就是人类的普适价值观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矛盾。而如今我国社会的伦理价值的丧失、道德水平的滑坡是有根可寻的。由于拜金主义对文化的全面否定及文化史上“欧洲中心论”的盛行,造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以边缘化、碎片化的形式存在着,国学的边缘化和传统文化的丧失直接导致了社会伦理找不到落脚点,人人以利为先,大家没有精神头,国民没有道德感。社会的伦理和道德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的。而具体到学校德育来说,我们的德育如果不与传统文化对接,就始终漂在水面上,寻不到根。学校德育要从传统文化,从国学经典中去寻找资源,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对接,培养孩子做有“根”人。

面对这些困境,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要指望立刻看见彻底的胜利,但是要坚信那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到来!因为今天的社会是以前教育的结果,而未来的社会是今天教育的结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而孩子留给我们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教育工作者留给世界什么样的孩子!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道德教育困境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困境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