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实践与思考

2016-03-0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特殊教育学校陈国萍

新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随班助学伙伴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特殊教育学校 陈国萍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实践与思考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特殊教育学校陈国萍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在教学中,老师要关注这些特殊孩子的成长,用无私的爱,让随读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利用伙伴助学,帮助随读儿童克服学习障碍;教学中实施分层目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给予他们适度的关注,使其树立学习的自信。

随班就读爱心倾注伙伴助学分层目标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能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教育形式,是中国大陆吸纳现代“融合教育”理念而开展的一种特殊教育办学形式。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接触过不少随班就读的学生,下面就结合平时工作中的一些实践,谈一谈随班就读的认识和思考。

一、爱心倾注,让随读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

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随班就读的儿童一般都是心理发育较差、智力低下,并伴有一定的适应性行为障碍。在正常的孩子面前,他们表现得比较自卑,不愿意与人交流,经常躲在角落里,显得非常孤立,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关心与关注。

如我们班的H同学,学习基础较差,理解能力低下,上课经常走神、发呆。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不善于与人沟通。课堂上行为基本能自控,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理解和反应迟缓,时常不自觉地发呆。在学习能力方面,语感比较差,读书不连贯,背诵基本不能完成,阅读理解基本不会。回答问题时好长时间才能说出一句,也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英语单词只能记住简单的几个,句子几乎不能自己完整地说完。简单的重复性抄写作业能够自觉完成,较难的题目则会乱做,但该生学习态度较好,能够根据老师的批评及时改正缺点。

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每天放学我都会去跟他沟通,拉拉家常,谈谈一天的收获。每次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就及时对他进行鼓励,给他发放尚美积分卡,帮他树立学习的自信。一段时间后,他好像也慢慢地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这种特殊的爱,变得主动与同学交往了,有不会的题目会主动来请教,在学习上也有了自信,学习的态度也明显好转。

教师的爱是打开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是孩子产生积极情感体验的重要源泉。实践证明,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关注这些随班就读生,对他们的点滴成功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的关怀。即便他们在学习上反应迟缓,或者成绩不理想,多次讲解依然不见成效,我们也不能用犀利的言语指责他们,以免挫伤他们的自信心。

二、伙伴助学,帮助随读儿童克服学习障碍

“伙伴助学”就是选拔同班学习能力和工作责任心较强的同学,经过适当训练,让他们做随读学生的辅导“老师”。在助学伙伴的挑选上,要有以下标准:(1)思想品德优良,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善于团结同学,乐于帮助别人;(2)能够从情感上真正接受随班就读儿童,正确看待他们的残疾和障碍,不歧视、不冷漠,尊重人格,理解随班就读学生的困难处境;(3)自身学习成绩优良,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在教室座位的编排上,助学伙伴和随班就读学生坐同桌,这样更有利于帮助他提高学习效果。“伙伴助学”的同学不定期地对随读儿童进行学习辅导,比如朗读正音、写字默词、启发思考、检测反馈、批改纠错及提醒监督等。这些经常性的帮助,对培养随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十分有效。

三、分层目标,激发随读儿童的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随班就读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突出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要求的双重性:既要满足普通学生学习的需要,又要满足随班就读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教师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要确立适合随班就读儿童的教学目标,明确随读儿童的障碍类型和程度、特殊需要等基本情况,并评估其在该学科上原有的水平,分析其学习上的优势和弱项、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

比如在教学《莫泊桑拜师》一课时,一般学生要达成的目标对随读儿童来说难度较高,很难达到。针对我们班的随读儿童H,根据其学习能力,要求其只需会读会写本课生字,朗读课文,基本做到通顺流利,知道课文讲的主要内容,以及莫泊桑、福楼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即可。

四、关注课堂,树立随读儿童学习的自信

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对随读儿童给予多一些的关注,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随班就读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都应该有所侧重,做到心中有数,简单的问题可以让随读儿童回答。

还是以《莫泊桑拜师》为例,在导入部分,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比较简单,我就设计了让随读儿童H来回答,并让他跟着读一读人物和课题,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分角色朗读时,我请了他和同桌来试一试,虽然可能没有达到预想的那种效果,但至少他能把课文读通顺,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老师要给予肯定。

在课堂上,凡是老师估计随读儿童能够完成、能够回答的,就要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机会,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

特殊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班就读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深远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关心随班就读儿童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让我们用无私的爱,用扎实的工作,为随班就读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猜你喜欢

随班助学伙伴
萌宠和它的伙伴们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伙伴
新伙伴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我国随班就读政策演变与发展
——基于“渐进主义模式”的分析
最好的伙伴 等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