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以运用多媒体网络测试平台为例

2016-02-29

长沙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

闵 俊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英语系,福建长乐 350202



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以运用多媒体网络测试平台为例

闵俊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英语系,福建长乐 350202

摘要:语言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各项技能都需要反复训练才能获得。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课堂内语言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以技能习得理论为基础,借助多媒体网络测试平台,同时在课堂之外创造多维度的外语学习和训练环境,探讨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可行性,以促进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网络测试平台;计算机辅助教学;英语运用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各学科的信息化建设。各大高校的外语教学信息化进程始于2004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改革主要围绕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展开[1]。201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提出,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要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应该把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教学应用上来,以优质教学资源应用促进教学信息化建设[2]。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让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作为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英语教学。近十年来,国内基于多媒体及网络的教学研究层出不穷, 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的共同特点是将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手段充分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或是研究多媒体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杜小红,2004;彭丽、孙晓玲,2005;蒋苏琴,2006; 潘翠琼,2008;彭文鼎,2008;郭哲平,2010;黄禧凤,2011;周雄、魏莉,2012);或是对网络英语课程教学方式的反思(王湘玲、宁春岩,2002;杨伶俐,2004;杨晓丽,2005;廖春华,2005;吴东升,2007;汪全刚,2008;王葳,2012);或是基于网络的各种英语教学设计与成效(张晓燕,2002;贾国栋、刘丽燕,2004;许罗迈,2005;陈坚林,2006;黄芳,2007;温颖茜,2008;李芳媛,2011;马瑞娟,2012;黄杉杉,2013)。

基于多媒体及网络的外语教学的文献综述,我们发现,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仅是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从而导致教学手段的转变,而且是教学理念的一场革命[3]。计算机辅助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局面,创立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个性化教学方式,而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深远的意义。但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在多媒体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与外语教学之间若还仅仅保持辅助关系不仅达不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满足不了外语教学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应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计算机作为一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外语教学的影响,要想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应先改变观念,通过将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外语课程进行全面整合,让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整个教学要素之一,而这才是计算机与外语教学关系的本质所在。

本课题将多媒体网络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把教师课堂面授与学生课外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相结合,借助多媒体网络测试平台,通过大量的练习与实践帮助学习者记忆更多信息,优化现存的教学环境,创造无限的学习空间,最终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4]。

一研究理论依据

技能习得理论(Skill Acquisition Theory)认为,语言习得和其他技能的习得一样,一般要经过陈述性(declarative)、程序性(procedural)和自动化(automatic)三个阶段,学习者的行为从最初的改变,不断发展到熟练、自动的行为。技能习得的最显著特征是随着不断的练习(同一活动的反复操练)而取得进步。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Robert Dekeyser在《二语习得理论》(2006:97-113)中提出,任何学习,不管是学习基本的计算、学习游泳、学习骑车,还是学习开车等等,开始时,人们总会对正在学的事物想得很多,而且会有专门的人,如教师或者教练等,在一旁指导。后来,通过训练、实践、操练,人们在做这些事情时不仅更快,犯的错误也更少,而且也不那么费劲了。最终,人们不会再想得很多,做起事情来很顺手[5]。就像一个驾龄多年的司机,他能够一边开车一边与人聊天,但仍然不会闯红灯,或者跟别的车相撞或追尾等。Dekeyser教授认为,“自动化的力量是神奇的,相同的事情,也一样可以应用于语言学习”。技能习得理论强调的是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学习,把显性知识视作为通向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的工具手段。同时,他还认为,在强调“熟能生巧”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练习的层次,具体来说指的是练习要精致化,即,要让学习者个体层次和练习的层次相一致,而非仅仅强调练习的量,如此才能达到练习的最佳效果[6]。

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在对学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理论,他十分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上的运用开辟了道路[7]。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在强化作用的影响下改变别人或自身的反应。他的理论属于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方面充当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在布置学习目标时将其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练习,而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在条件反射的情况下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

本课题将采取试验和实证的研究方法,选择英语阅读课程作为试点课程,选择学生水平差距接近的班级作为试点班级,开展依托网络测试平台,强化外语综合技能训练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验证了如下假设: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网络平台辅助英语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

本课题选取的测试对象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英语系大学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实验班为24人,对照班24人,笔者兼任两个班的任课老师。两个班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的英语阅读课程期末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比较接近。

2.研究工具

集团(总局)宣传部整合垦区各级新闻媒体资源,精心组织谋划,实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高度融合,报、台、网、微同步发力,消息、专题、通讯、评,专访各展所长,文字、照片、视频相得益彰,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准确及时、生动形象地传播到垦区的各个角落,传递给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实现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的全覆盖。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工具有两种:调查问卷,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英语阅读课程期末统考测试卷成绩。

(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实验班的学生。问卷就现有教师教学策略、授课方式及此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等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调查,试图从学生中得到第一手的反馈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能将学生的合理建议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2)英语阅读课程期末统考测试卷成绩。本研究对英语阅读课程期末统考的两次综合测试(刚入学第一学期期末成绩和稳定后第二学期期末成绩)进行分数统计,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水平的提高程度。考试内容包括词性转换、词义匹配、选词填空、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测试试卷的出卷题型相似、难度相同,具有可比性。

3.实施过程

实验班参加此项目时间为一个学期。对照班采取传统的教师课堂讲解的教学模式,包括新课导入、知识点讲解和课后练习操练等。而实验班在课堂之外利用网络测试平台加大学生操练和实践的比重,注重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操练和提高,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体[8]。具体操作如下:

(1)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教程配套的全套课件。课件库按教学单元分列, 提供生词学习、词汇应用、课文分析和课后练习讲解,学生可自主选择,反复使用,消除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障碍。

(2)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语言技能的练习题库。题库提供的练习分为词汇应用、词义匹配、词性转换、选词填空、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在测试题型的选择上,侧重多角度地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注重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测试题目体现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主要检测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知识完成语言任务的能力,从而避免在题海的幻觉中去摸索所谓的方法,形成定势思维。系统设置了计时器功能,限时完成,并能自动批改、评分, 记录学习活动。学生可以调阅练习记录、成绩、标准答案等,自我检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实现了自动评价和即时反馈。

(3)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困难时可以通过QQ与老师和实验班其他同学进行在线交流,也可以在每周一定学时的面授辅导中与老师当面交流。

(三)研究结论

1.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对此种教学模式态度及认识,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在实验末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表1(节选调查问卷部分问题)显示了此次调查的结果。

表1 实验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上表的调查问卷反馈得知,实验班学生对目前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上课方式总体评价高,对利用多媒体网络测试平台提高自身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辅助作用表示肯定。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教、轻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明确。而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每日按照“小步子原则”有条不紊地学习,学习效果也可以通过平台的自动批改、评分功能得到即时反馈;学生对比现在和过去的学习情况,在平时的练习和测试中感受到自己学习初见成效, 由此增强了学习信心,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同时还培养了自我管理和思辨的能力。

2.英语阅读课程期末统考测试结果

表2 英语阅读课程期末统考测试成绩比较

表2的测试成绩显示,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与半年前的测试成绩相比,平均分提高3分,与对照班成绩相比,平均分提高3分。实践证明,这项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实验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新教学模式实施中的几点启示

(1)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看出,网络多媒体测试平台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学生不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节学习进度和深度,还可以利用平台的资源库决定适合自己的练习材料,这使英语教学朝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新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利用现代化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中心,采取课堂内外,自学面授等互动互助式的教学手段。这种注重“学”替代了注重“教”的全新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深远的意义。

(3)课题研究发现,虽说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习方法、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但自主学习并不等同于自学,不是放任自由,学习者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新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看似仍与传统教学相似,如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组织等,但实质上在此过程中发生了重大转变,早已有所不同。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不断参与各种信息化建设的进修培训以掌握与多媒体技术相关的新技能,且其在学生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中扮演的角色也绝非只是后台管理和在线辅导那么简单[9]。

四结语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先以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开始,经过逐步积累而达到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课题研究发现,应用网络测试平台培养大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补充和提升作用,该模式以二语习得的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课堂教学内容的辅助学习资料和实践训练途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实验证明,学生其实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能,只要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设计合理,并能做到即时释疑,对其加以鼓励,学生不但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要求内完成课外的学习任务,还在此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综合应用能力。本课题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和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教学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理论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应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张笛.外语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建设——一项基于部分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调查研究[J].外语学刊,2014,(5).

[2]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秦秀白,刘丽燕,贾国栋.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4]翟芳.CALL教学环境与合作学习模式互补性的实证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Van Patten Bill,Williams Jessica. 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ion[M].Lawrence: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6.

[6]马拯.二语习得中的年龄效应和技能习得理论——专访马里兰大学教授Robert Dekeyser[J].当代外语研究, 2013,(9).

[7]李爽.源于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效果提高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

[8]杨韩钰.基于交互英语网络平台教学模式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5).

[9]方芳.基于Blackboard网络平台的英语阅读能力发展性评价性实证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责任编校:简子)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al English Proficiency

MIN Jun

( Department of English, Fuzhou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 Changle Fujian 350202, China)

Abstract:Language learning has strong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for acquiring skills needs to be repeat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ut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teaching of language knowledge in class, ignoring that students’ practical English proficiency should be developed in practice. Only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the language knowledge and constantly repeating practice of skills, can students really improve their Englis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kill acquisi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the network test platform to create a multidimensional learning and training environment after class, which could transform knowledge into the practical use of English.

Key Words:network test platform; CALL; practical English skills

作者简介:闵俊(1982— ) ,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英语系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网络测试平台的外语综合技能训练实证研究”,编号:FJJKCG13-167。

收稿日期:2015-12-2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6)01-0150-04

猜你喜欢

计算机辅助教学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分析和探索
当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药物制剂专业物理化学教学探讨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线性代数》计算机辅助教学初探
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站设计与实现
浅谈《卫生管理运筹学》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多媒体技术是促进美术教学的捷径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