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技能状况分析

2016-02-28浙江省平湖市总工会徐志良

工会信息 2016年34期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工

□浙江省平湖市总工会 徐志良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技能状况分析

□浙江省平湖市总工会 徐志良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市集聚。以平湖为例,截至2016年6月底,该市新居民总数已达26.3万人,其中 16~40周岁的“新生代”新居民近18.9万人,占该城市人口总数的71.86%。“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关心和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有效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是一项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最近,平湖市总工会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商业、服务业等行业40余家企业。

现状与特征

从参与调查者的年龄结构看,该市“新生代”农民工以青年为主,平均年龄为22.6岁;从来源结构看,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其中安徽、四川、河南、山东、贵州等省份的人居多;从就业结构看,从事第二产业的居多,占80%,其次是第三产业,占18%;从行业分布看,多集中在加工制造、轻纺服装、箱包、餐饮娱乐等行业。

时代性。“新生代”农民工处在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的新阶段,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使他们的需要层次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他们更多地把进城务工看作谋求发展的途径,不仅注重工资待遇,也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利的实现。大众传媒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他们能够更迅捷地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形成多元的价值观与开放式的新思维,成为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的向往者、接受者和传播者。

发展性。“新生代”农民工年龄大多二十出头,其思维、心智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因此外出务工观念亦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他们绝大多数未婚,即将面临结婚、生子和子女教育等问题,也必然要承接许多可以预见及难以预见的人生经历和变化。他们大多刚从校门走出3-5年,虽然满腔热情、满怀理想,但是职业经历刚刚开始,职业道路尚处于起点阶段,在职业发展上也存在较大的变数。

双重性。“新生代”农民工处于由乡村人向城市人过渡的过程之中,同时兼有工人和农民的双重身份。从谋生手段来看,靠务工为生,重视劳动关系、工作环境,看重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的对等,关注工作条件的改善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工人特征。但是受二元体制的限制,他们的制度身份仍旧是农民,作为农民的后代,也不可避免地保留着一部分农民的特质。

边缘性。“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城市,心理预期高于父辈、耐受能力却低于父辈,对农业生产活动不熟悉,在传统乡土社会中处于边缘位置。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与自身文化、技能的制约,在城市中难以获取稳定、高收入的工作,也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主流社会,位于城市的底层,因此在城乡两端都处于某种边缘化状态。

问题与原因

一是受教育程度不高。从文化水平看,以平湖为例,“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基础普遍较低,小学文化和文盲比例占50%,初中文化占28.2%,高中(含中专中职)占0.4%,大专(含高职)及以上学历仅占17.3%。虽然“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不高,但他们对自己的职业期望值较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这充分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将工作与未来发展结合在一起,更注重工作的前景,有着强烈的发展动机。此外,“新生代”农民工对提高自身文化知识水平有着强烈的愿景,89.3%的调查对象都表示愿意参加文化教育培训,认为培训对工作有所帮助,“没有文化”和“知识水平跟不上社会发展”是外出打工遇到的首要困难。

二是岗位技术含量偏低。调查显示,平湖“新生代”农民工从事高技能技术岗位的比例不高,仅有0.2%从事技工、工程师、管理等岗位,98%集中在普工岗位。在职业技能上,有职称的仅有6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0.03 %,其中,初级职称41人,占61.1%;中级职称24人,占35.8%;高级职称2人,占2.9%;没有职称的有1933人,占到99.7%。造成“新生代”农民工岗位技术含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由于对培训信息的不对称了解,导致“新生代”农民工产生“学什么有用”“到哪里学”“什么时间学”等困惑,但近年来逐渐有所好转。此外,高昂的人力资本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技能培训的热情,他们更倾向于参加免费或收费低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是需求与现实存在差距。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在知识结构上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十分广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知识培训、学历提升培训、劳动法律知识培训、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人文知识培训和生活知识培训最受欢迎。从具体培训项目看,“新生代”农民工最希望参加的技能培训项目分别为市场营销、计算机和创业教育,对电子电工、制造、汽修、建筑等培训的吸引力不足,其需求较高程度地指向劳动强度低而又较体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不再甘心于“脏”“乱”“差”的高劳动强度工作,渴望提高职业地位。调查还发现,目前多数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主要限于短期的操作性上岗培训,重在解决现实的生产问题,对长期发展推动不足,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长远需求。

四是文化生活方式单调。目前,“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方式主要有企业组织和自主安排两种。不少企业创建了职工书屋、企业广播、企业报等文化设施,同时组织开展文艺表演、体育比赛、观看电影等活动,但从调查结果看,逾七成“新生代”农民工对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内容“不太丰富或很单调”,其中79.12%的被调查者在工作之余选择看电视或睡大觉,而业余时间学习或参加培训的只有17%,去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不到5%,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主要集中在上网、打游戏等简单的娱乐活动上,主动参与学习型活动的较少。从原因分析来看,由于闲暇时间太少和工作强度较大,尤其是平湖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服装箱包),加班加点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享受文化生活,多数人选择成本低廉的“快餐文化”。

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职业规划,理念引领,打造心灵文化

1.教育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和难点问题。要把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到提升“新生代”农民工队伍素质具体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开展文明创建、廉洁文化教育活动,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

2.教育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确立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对农民工的职业生涯进行持续的系统安排。各级工会组织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根据自身的学历、经验、发展目标等因素,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将职业技能培训放在“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框架内进行,发挥职业培训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推进作用。

3.教育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注重培养情感责任。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工会要督促企业给予“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要将生活技能培训和心理辅导纳入“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和服务中,在提高他们就业谋生能力的同时,切实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效交流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要督促企业建设职工书屋及文化娱乐生活设施,开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爱好,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

4.选树和培育“新生代”农民工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工会组织要以通过开展“最美农民工、杰出职工、知识型职工、技能操作能手、职业技能之星”等评选活动为契机,广泛收集挖掘“新生代”农民工典型案例,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形式,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

(二)加强技能培训,整合资源,全面提升素质

1.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新理念。更新学习观念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思想基础。工会要帮助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明确学习目的,懂得持续学习、持续创造的意义,克服学习上的惰性,培养学习的兴趣。企业要制定鼓励“新生代”农民工自学成才的优惠政策,给岗位自学成才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和环境。

2.创新“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载体和形式。企业要结合生产实际,利用企业生产环境和内设培训部门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岗位技术的“订单式”培训,实施“按需培训”,做到“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学以致用。要鼓励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发明创造,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技术素质。

3.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阵地和网络。充分利用各级工会现有的职工学校、工人文化宫等各类培训和文化阵地,通过广播、电视、职工书屋等形式,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借助社会力量,使“新生代”农民工能及时掌握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赛、技术培训、拜师学艺等活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多形式、多层面的技术技能培训,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技术素质的全面提高。积极开展新形势下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搭建“新生代”农民工建功立业的平台,不断激发提升技能的热情。

(三)加强文化建设,搭建平台,丰富精神生活

1.融入城市给“平台”。各级组织要从提升“新生代”职工队伍能力素质入手,建立“想干事的给平台、能干事的给岗位、干成事的给地位、有困难的给温暖”的用人机制,对人品好、素质好、表现好、口碑好、有发展潜力的“新生代”农民工优先使用。要根据他们的特长、专业,将他们安排到恰当的工作岗位,给出任务,施加压力,释放正能量,让他们各司其职、各尽其才,营造出“天高任我飞”的良好氛围。

2.精神生活给“舞台”。比如,平湖市总工会通过开展“八个一”(开展一次十八大精神学习活动、进行一次敬业爱岗教育、提炼一种企业精神、创作一首企业之歌、创建一个职工书屋、建设一家职工活动中心、建立一支职工文体队伍、出刊一份企业报纸)和“十百千”(全市范围内培育十个职工文化家园建设示范企业、为基层送百场电影、评选千名知识型职工)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文化活动,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和企业素质同步提升,凝聚力和企业竞争力同步增强。利用工人文化宫等平台,举办符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文化娱乐、联谊交友等活动;扶持优秀“新生代”农民工创作,举办农民工才艺展示活动,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文化艺术人才。

3.提升素质给“讲台”。依托职工学校等平台,开展“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抓好学历教育、岗位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和个人成才培训,特别是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私人订制”培训菜单,激发“新生代”农民工创造活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免费向“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各类图书,把“职工书屋”建设成为工会组织引导职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加强学习、增长知识、掌握技能的有效载体。

(四)加强人文关怀,打造和谐,营造家的氛围

1.健全建家机制。创建有活力的“职工之家”,坚持“发展为先、职工为本、基层为重”的工作理念,以“扶贫帮困、关爱职工”工作为纽带,努力使各项工作抓在点子上,干在关键处。树立服务职工群众意识,贴近职工办实事;树立服务基层意识,破解难题抓创新,使工会的服务意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得到升华。

2.健全合同机制。推进《劳动合同法》等相关劳动法律和制度的贯彻落实,督促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开展覆盖“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代会、工资集体协商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保障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的民主权利和获取劳动报酬的权益。

3.健全诉求机制。切实发挥职代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等制度在“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诉求表达上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切实履行民主程序、严格集体协商办法,落实“新生代”农民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通过要约形式要求企业经营者对职工的问题和诉求及时作出回应。

猜你喜欢

新生代农民工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新生代“双35”09式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